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公司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型号软件测试、测试技术研究、测试环境和工具研发以及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机构。公司长期承担国家众多宇航/军工型号关键软件及FPGA的第三方评测任务,具有专业的评测资质、完善的第三方评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公司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型号软件测试、测试技术研究、测试环境和工具研发以及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机构。公司长期承担国家众多宇航/军工型号关键软件及FPGA的第三方评测任务,具有专业的评测资质、完善的第三方评测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公司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型号软件测试、测试技术研究、测试环境和工具研发以及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机构。公司长期承担国家众多宇航/军工型号关键软件及FPGA的第三方评测任务,具有专业的评测资质、完善的第三方评测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软件测试及FPGA验证解决方案。公司自主  相似文献   

4.
<正>公司简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型号软件测试、测试技术研究、测试环境和工具研发以及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信息技术机构。公司长期承担国家众多宇航/军工型号关键软件及FPGA的第三方评测任务,具有专业的评测资质、完善的第三方评测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软件测试及FPGA验证解决方案。公司自主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50年来,从东方红一号实现零的突破到如今中国航天的"群星闪耀",物资保障始终是型号研制中重要的基础保障工作,在确保型号成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创立于1957年11月16日,初期为国家火箭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各类火箭(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已成为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研究院,是国家防御技术总体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多个系列型号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春节航天京区计量座谈会上的讲话刘晓林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是贯彻落实《航天总公司改革与发展纲要》的一年,也是航天型号研制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和非常关键的一年。工作繁重,形势严峻。为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圆满成功,总公司下发了19...  相似文献   

8.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国 《国际太空》2016,(10):67-72
随着全球航空航天国防预算自2013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各国政府部门在预算压力下都在考虑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包括引入民营商业公司,更多地采纳民用成熟技术,型号中应用更多的商用现货(COTS)等策略、手段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及一网公司(OneWeb)等一批私营企业的崛起,给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和研发生产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发射服务,使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也使得中国在商业发射领域依托低成本和可靠性取得的优势面临挑战。在美国一些智库预测中国制造业无论低端还是高端,都会在未来10~20年全面超越美国的背景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却以“猎鹰”(Falcon)火箭和“龙”(Dragon)飞船为例,宣称这是一个创新战胜劳动力成本的一个实例。同样,一网公司在2016年4月正式宣布,其与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ADS)在佛罗里达的合资工厂将吸收飞机制造业的量产经验,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批产和测试,实现每周15颗卫星的批产和交付速率,并将每颗卫星的成本控制在50万美元以下,这同样颠覆了卫星价格高、小批订制的传统印象。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软件应用与系统学科 新建了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新技术实验室和先进网络技术实验室,前者于2000年申报并获批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211工程”的建设,计算机软件应用与系统学科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人均科研经费数量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前茅。 航空宇航推进技术学科 建设了一体化发动机设计和发动机状态监视、诊断、控制实验室,改造了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实验室、热动力实验室及火箭发动机实验室,完善了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承担了一批重点项目。多项成果应用于型号研制。“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1997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带弯扭扰流片的压力机处理机匣”1999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10.
重点建设了通信与导航、航空电子信息与信号获取与处理技术、飞机电磁特性三个实验研究单元,成为航空电子实验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项目建设期间,承担了包括多项型号研制任务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电子电路基础”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甚高频数据链的自动相关监视系统”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11.
正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和结构的规模要小很多,在制造、试验等方面的更容易实现,而美国、欧洲等工业基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为其提供相对完备的制造设备和试验设备,所以近年来小型运载火箭成为新兴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公司的宠儿。根据网上的统计信息,目前正在开展小型运载火箭研制设计的商业公司接近20家。其中部分型号已经完成了设计生产,即将开展飞行试验;还有部分公司在探空火箭或运载火箭相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     
<正>中国航天2014年安排14次宇航发射1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2014年型号工作视频会,系统总结2013年型号科研生产工作,并对全面完成2014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作出部署。2014年计划完成14次宇航发射任务。(航讯)空间交会对接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13.
从1960年开始,美国休斯公司研制行波管已有26年的历史了。26年来,该公司所研制的行波管不但为国内通信广播卫星所需要,而且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采用。该公司最初研制的2.5W,2GHz 的行波管(型号为314H)曾成功地用于美国最早的通信卫星——“辛康”卫星,从而证明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用于空间通信的可行性。从那时以来,行波管的功率和频率不断增加。所研制的第一批 K 频段行波管用于应用技术卫星(ATS-6),这颗卫星1974  相似文献   

14.
风暴一号创造了中国航天多项第一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前身为上海机电二局)已经有了探空火箭和地空导弹研制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探空火箭搞了好几年,各种型号和成功的次数比较多,这方面的经验也较丰富。正因为有了这一基础,再加上上海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国营大型企业多,工业基础比较厚实,还有多所国家重点科研院校。因此,将火箭和卫星任务交给上海研制,是党中央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5.
计量是型号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基础。要做好对计量工作的管理,就必须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国家的计量法令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做好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为科研生产提供可靠的计量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计划在今后5年里花费20亿美元来发展针对敌对国家电子干扰进行加固的新型号GPS卫星。美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宣布将就2019财年开始生产22颗改进型GPS-3卫星开展一项全面而公开的竞标。美空军已从洛·马公司订购了10颗GPS-3卫星。这22颗卫星的建造  相似文献   

17.
伍华 《国际太空》1995,(3):10-10
为了减少风险,卫星制造商们在发展大型卫星平台的同时,还保留了中型平台的制造能力。当前正在运行的主要民用通信卫星生产线的主承包商都说,他们不会停止他们的老型号卫星的生产,有些承包商还计划利用新技术增加老型号的能力。所利用的这些新技术包括可以减轻卫星位置保持分系统重量的电子推进器,增加使用星上处理器使卫星接收处理更复杂的命令,以及减轻卫星天线的重量。休斯空间通信公司尽管已成功地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平台HS-601,但仍将保留HS-376的生产,HS-376是当前最流行的通信卫星平台。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同…  相似文献   

18.
阿里安-5火箭的最新型号——阿里安-5ME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该火箭由阿斯特留姆公司建造,是阿里安-5火箭的第5个衍生型号。  相似文献   

19.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4):508-509
<正>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了中国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的新方向。实验室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院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赤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万卫星院士。1.总体定位面向空间科学国际前沿和国家对空间天气应用服务的需求,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空间天气变化过程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2001年,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红公司")成立,为我国宇航能力提升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成立10余年来,该公司在小卫星制造领域多次力拔头筹,成绩喜人。特别是今年高分-1卫星的成功发射,更为我国今年航天发射取得了开门红。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东方红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平台)、科研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重点型号等,本刊记者对东方红公司总经理葛玉君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