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涵  姜通  张国升 《上海航天》2012,29(1):47-51
提出了满足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测控要求的测控天线设计方案,采用测控天线斜装实现卫星变轨时天线波束覆盖。在FEKO电磁仿真软件中进行了仿真,讨论了单天线的性能及整星状态星上布局条件对测控天线的影响,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所选测控天线设计方案可行,满足卫星测控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卫星星座的出现给传统测控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利用机械扫描式的测控天线对卫星进行的一对一测控已不能很好满足大规模卫星星座的测控需求,具备快速指向能力的多波束测控天线是解决大规模星座测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多波束测控天线的调研,介绍了多波束测控天线的发展概况,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多波束测控天线在星座测控中的优势,并提出基于多波束测控天线的星座测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星载测控天线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测控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星地测控链路通畅至关重要。根据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测控任务的特点,简要介绍了测控天线的设计原则;基于单副天线的覆盖区分析,提出了采用两副天线组阵工作以提高测控信号覆盖区的建议,并分析了两副单元天线异频组阵与同频组阵工作模式,提高测控天线覆盖区的技术方案及对测控天线...  相似文献   

4.
刘靖  宋岳鹏 《遥测遥控》2012,(5):51-55,69
相控阵天线是运载火箭天基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波束指向的正确性决定了天基测控系统工作的有效性。文中对造成天线波束指向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述,并以某型号飞行弹道为例,重点分析运载火箭姿态角误差对天线波束覆盖性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可作为运载火箭天基测控系统设计和工程研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继卫星的定点位置,对我国中继卫星-空间站的几何覆盖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空间站中继测控覆盖率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不同舱段的2副中继天线融合使用,并通过调整天线安装布局提高中继测控覆盖率的方法。经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站中继测控覆盖率,可为我国空间站中继天线的安装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日定向姿态卫星在轨没有固定指向地球的一侧,若采用在卫星对天面和对地面反向对称各安装一副测控天线以实现准全向覆盖的传统布局设计,在测控弧段中地面站方位跨越测控天线组合方向图干涉区的过程中,测控链路极易受到该区域天线增益的剧烈波动而出现链路中断,从而对测控任务产生较大影响。太阳同步轨道具有轨道平面和太阳矢量保持相对固定夹角的特性,若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采用对日定向姿态,则可利用该轨道特性,结合我国地面站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特点,通过优化测控天线在星上的布局,减少测控天线干涉区对测控链路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给出该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并给出不同轨道高度和降交点地方时对应的测控天线推荐安装角度,可为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对日定向姿态卫星提供测控天线布局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向Ka频段航天测控设备天线标校工程应用需求,分析了大口径测控天线相位校准方法原理,论证设计了轻量化、模块化的组合式测控应答机无人机装载模式,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的S频段天线自跟踪叠加偏置进行Ka频段天线快速校相的方法,并进行了跟踪精度分析.计算了在不同地面测控天线口径下进行相位标校的链路余量,规划了无人机飞行航路和试验步...  相似文献   

8.
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测控系统可实现全空域范围内任意分布的多达几十个目标的同时测控,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地面测控系统,能够适应未来测控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概括基于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测控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深入分析在测控系统中应用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主要性能考虑,最后对天线阵面及结构热控等主要的系统设计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国内外航天测控标准化的基本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国际组织测控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标准的现状和采用ISO相关标准的工作思路,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航天测控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应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编制《同步轨道卫星测控天线设计规范》的意义和基本思想,介绍了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举例说明了本规范对卫星测控天线研制工作的指导作用,同时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处理1989~2018年台风路径数据,对登陆海南的台风源地、移动路径以及登陆台风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结合测控天线抗风力等级和测控任务要求,提出了海南地区卫星测控天线系统防御台风的具体措施。研究表明:(1)登陆海南的台风源地为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南海海域,登陆时间集中在6~10月,登陆地点集中在海南的东部和南部;(2)登陆海南的台风风力在8级以上的数量占89.13%,按照测控天线“8级风保精度,14级风不破坏”的抗风力等级要求,遇有台风正面登陆且监测风速大于17.2m/s时应申请退出航天测控网,对天线进行收藏和插锁;(3)针对台风降雨引起的卫星下行信号衰减问题,需要采取去衰减的应急操作,提高跟踪信号的AGC电压,确保测控天线满足自跟踪条件  相似文献   

12.
无人驾驶飞机侦察系统在现代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其测控系统则是神经中枢该文重点论述了无人驾驶飞机测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想、总体设计和模拟计算结果。经论证该方案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与DJS—1卫星平台及我国卫星测控网相适应的圆极化卫星测控天线。设计充分考虑三化要求,辐射单元采用了能够实现“轴向型”宽波束方向图的小口径喇叭,只要在卫星指地面和背地面各装一副天线,就可组成双向方向图。在喇叭之后加一个正交模耦合器,就可实现正交辐射;在喇叭和馈电部件之间加入一个圆极化器,就可实现圆极化辐射。从而实现了卫星测控天线的模块化和通用化。  相似文献   

14.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中继测控天线覆盖特性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初步建成,大大提高了低轨用户卫星的测控效率,但用户卫星中继测控天线有限的波束角影响了其对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覆盖率。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垂直于卫星轨道面方向的准半球状增益中继测控天线布局方式,适用于整星尺寸较大或使用晨昏轨道的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这种方式充分利用该方向对中继卫星的长时间可视弧段,能有效提高中继测控的覆盖率,对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覆盖率在95%以上。同时,单个中继测控弧段的平均时长约为60min,弧段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20min。其覆盖特性的各项指标相比于常规的对天面中继测控天线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显著提高中继测控任务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基础上,介绍不同类型天线的组成,技术性能,发展概况以及它们在航天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同时还扼要介绍了主要航天测控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高分多模卫星(GFDM-1)敏捷机动范围达到了单轴45°,机动速度达到了4.5(°)/s,大角度高速机动可能造成接收机失锁与接收星数下降导致非定位问题。文章提出了双天线同时参与解算的双频双模星载导航定位定轨体制,有效解决了姿态机动过程中接收星数减少问题,并实现了星载导航连续高精度定位。同时,采用了异构的测控分系统设计,提高了测控分系统可靠度,实现了卫星全球测控能力以及星地测控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马林  秦阳  秦嘉豪  徐明 《宇航学报》2023,(11):1757-1766
提出了一种基于拥挤度的混合模拟退火多层编码遗传算法,用于解决大型星座的测控任务规划问题。首先,建立了大型星座测控问题的约束满足模型,对任务规划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第二,采用多层编码的方法建立测控方案与解空间的对应关系,并采用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全局搜索。第三,为了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并加快收敛速度,在每代进化结束后对种群中最优的部分个体进行基于拥挤度的模拟退火。超180颗卫星,32个地面测控天线的真实大型星座测控任务规划试验表明,基于拥挤度的混合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任务完成率高达99%,归一化综合收益大于0.9,算法运行时间小于15 min,验证了该方法具备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中统-S波段(USB)、C波段、遥测、遥控、图像、话音、超短波(VHF)、短波(HF)和天线等子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与特点,以及跟踪测轨、话音通信、遥控、遥测和天线等的可靠性设计。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通信分系统都完成了测量任务,完全能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遥测地面站的布局是遥测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接收天线的最佳坐标位置、最佳角度(方位角、俯仰角、极化角)就是布局问题。布局的设计又包含被测目标运动轨迹的计算、天线的选择、地面站坐标的选择、接收天线角度的选择和多站接力布局等五方面。文中对有关问题作了简介和讨论,最后,对布局实例作了分析,提出了失败和成功的布局参数。  相似文献   

20.
小型车载测控地面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所正在研制的车载测控设备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外技术的发展及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测控的需要,提出进一步改进与发展小型车载测控站的几点设计考虑,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支持各类近地轨道的卫星、飞船、运载火箭、飞机等测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