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黄硫化体系、含硫黄复合硫化体系以及不含硫黄复合硫化体系对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工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制备的复合材料交联密度要远高于其它三种硫化体系,而促进剂会影响过氧化物的交联效率;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制备的硫化胶,其拉伸强度以及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最佳,而含硫黄硫化体系具有优异的抗撕裂性能;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容易造成产品分模线撕裂,而含硫复合硫化体系可以显著改善这一状况;硫黄以及促进剂容易造成三元乙丙橡胶的喷霜。最后,不含硫的复合硫化体系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以及工艺性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三元乙丙橡胶的配方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金属与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体材料的未硫化橡胶材料之间的粘接质量,提高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硫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了预热工艺、硫化模式和降温模式对性能的影响,完成了产品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工艺方法能够有序地释放和消除粘接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应力,最终保证了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结构的完整性和粘接界面不受到应力作用而被破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壳体共固化过程是实现绝热层性能的关键工艺过程。为了优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配方性能,科学制定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的共固化工艺制度,提高壳体绝热层成型质量,研究了常用硫化剂种类对EPDM绝热层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热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PDM/过氧化物体系的起始硫化反应温度较高,硫化速率快,EPDM/硫磺体系的起始硫化反应温度较低,硫化速率较慢; EPDM/过氧化物体系硫化较短时间即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而EPDM/硫磺体系随着硫化时间逐渐延长,其力学性能呈明显增加趋势; EPDM/过氧化物体系硫化胶片在80℃下的失重率明显高于EPDM/硫磺体系,而且过氧化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硫化产物的种类,从而导致不同种类的过氧化物硫化胶片的失重率亦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中温硫化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中温(80℃)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的各项性能,考察了促进剂种类对EPDM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对中温硫化EPDM的硫化促进作用最好,该中温硫化EPDM绝热层的本体性能与高温硫化胶相当,且综合性能优良;发动机壳体修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性能和工艺性能均满足发动机修补要求。  相似文献   

5.
三元乙丙橡胶粘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接面处理、粘接压力、胶层厚度、胶层涂刷方式等方面对三元乙丙橡胶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应喷砂后阳极化、三元乙丙橡胶生胶用乙酸乙脂擦拭、熟胶进行表面打磨;采用三次刷涂,胶层厚度控制在0.1~0.15mm;硫化压力5~10MPa是较好的粘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别制备了预分散酚醛中空微球填充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和梯度化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旨在开发低密度的新型高性能绝热材料。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预分散酚醛中空微球能完好、均匀地分散于三元乙丙橡胶基体中。由于酚醛中空微球具有很低的粒子密度和高的热阻性能,随预分散酚醛中空微球含量的增加,绝热层的密度、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显著降低,同时绝热层的比热容明显增大,表现出优异的绝热性能。与芳砜纶浆粕填充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酚醛中空微球填充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相比,梯度化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和耐烧蚀性能,同时又具有很低的密度,将在火箭发动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使用JH103胶粘剂后硫化粘接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与金属的试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橡胶组成及其力学性能、表面特性和胶粘剂性能及粘接工艺等因素,对EPDM-金属后硫化粘接性能有明显影响.适宜的表面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可使JH103胶粘剂粘接的EPDM/石棉-金属接头显示理想的胶裂破坏,获得比硫化粘接更稳定、耐久的接头,应用于固体发动机内绝热层制造,可望提高发动机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对三元乙丙橡胶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润湿性进行表征;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三元乙丙橡胶改性前后的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功率为4 kW,工作气体流量为0.8 L/min,处理时间为20 s,以此作为工艺参数,运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三元乙丙橡胶后,接触角减小了86%,剪切强度提高了142.6%,扯离强度提高了98.2%,而且三元乙丙橡胶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粘接强度为通过手工打磨处理后的粘接强度的2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为基体橡胶,芳纶短纤纤维和硼酚醛树脂为耐烧蚀材料,过氧化二异丙苯为硫化剂的绝热层体系,研究了不同阻燃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综述了影响机理,期望对耐烧蚀、抗冲刷的绝热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谢伟浩 《方舱技术》1996,5(4):15-20
本文计算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主要组分的配比、硬泡容重、搅拌时间与发泡反应时泡沫体中心部位的关系,分析了发泡地泡沫体中心部位温度以遥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丙烯腈含量、增塑剂种类、硫化体系以及增塑剂的用量对制备耐低温、耐油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随着丙烯腈含量的增高,丁腈橡胶胶料的硫化速度加快,耐寒性下降;对比研究葵二酸二辛酯(DOS),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以及聚醚类增塑剂(TP-90B),发现采用DOS制备得到NBR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要低于其他2种增塑剂,该种增塑剂制备得到的胶料耐低温性要优于其他2种增塑剂;通过研究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以及复合硫化体系3种硫化体系,发现复合硫化体系制备得到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要比其他2种硫化体系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低,采用该种硫化体系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的耐低温性也更好.另外,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变得越低,耐低温性越好.  相似文献   

12.
谢伟浩  张崇耿 《方舱技术》1995,4(2):5-11,26
本文论述了方舱大板生产过程中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泡原理、泡沫的稳定,发泡后熟化温度和熟化时间的选择;指出发泡时要有最佳的模具温度和均匀的模板温度场;介绍了料温和环境温度影响发泡的情况以及提出了选择上乘发泡原材料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EPDM绝热层中残留硬脂酸含量,分析了EPDM绝热层中硬脂酸与氧化锌的原材料性能和反应活性,当绝热层中无其他组分存在时,两者在橡胶高温硫化过程中可反应完全生成硬脂酸锌,此时硫化胶中硬脂酸基本不发生残留。通过液相色谱等手段测定绝热层硫化胶片中残留硬脂酸含量,研究了EPDM绝热层组分对硬脂酸与氧化锌反应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发现在一些常用的工艺助剂,如补强剂、阻燃剂和树脂等影响下,氧化锌与硬脂酸会发生可逆化学反应,导致绝热层硫化胶片中游离硬脂酸的含量增加,影响程度与工艺助剂本身特性和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中空聚酰亚胺纤维为耐热型纤维,分别从低密度高成炭、高耐热以及分子链催化成炭三方面出发,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酚醛空心微球(HPM)、聚酰亚胺树脂(PIR)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环磷腈衍生物(CPD)复合的EPDM绝热层,并对这三种绝热层进行了硫化性能、力学性能、与金属界面粘接性能以及耐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影响室温硫化硅橡胶脱模剂表面固化时间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室温硫化硅橡胶脱模剂表面固化时间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脱模剂表面固化时间与环境温度、湿度和交联剂、催化剂、稀释剂用量,以及加料顺序有关,经实验得出了最佳配制工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恒温失重法、试片预烘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原材料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化体系可挥发逸出物的含量及种类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气体扩散理论,对逸出物逸出过程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原材料中对可挥发逸出物影响较大的组分是DCP、硅烷偶联剂和石蜡油(LPO)。DCP硫化体系中影响较大的组分是DCP和LPO,80℃预烘50 h、160℃预烘10 h时,DCP简单体系失重率分别为2.21%、2.22%;与DCP简单体系相比,添加LPO后80℃预烘50 h失重率增加43%,160℃预烘10 h失重率增加122%;此外,DCP简单体系逸出物主要是苯丙烯、苯乙酮和2-苯基异丙醇,添加LPO有大量的直链烷烃,添加其他填料逸出物种类没有变化。同时,可挥发逸出物在分子热运动和气体浓度差共同作用下,从绝热层内部不断扩散至外界大气中。  相似文献   

17.
耐烧蚀溴-锑体系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绝热层配方组分筛选的基础上,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芳纶纤维和耐烧蚀硼树脂作为耐烧蚀填料,阻燃剂为含溴的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以及少量的硼酸锌,并通过L9(33)正交实验确定了含溴的阻燃剂、三氧化二锑、硼酸锌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份、15份、3份。确定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生产出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的密度为1.188g/cm3,线烧蚀率为0.118mm/s,质量烧蚀率为0.063g/s,表明该体系初步满足了某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壁绝热层的基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一种用相容剂改善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热防护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硅橡胶/EPDM共混体系中加入自制的相容剂以提高两者的相容性,给出共混工艺。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氧-乙炔烧蚀仪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对热防护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相容剂可改善硅橡胶与EPDM两相间的相容性,使混合体系更均匀,断裂处更平整,并显著提高了共混绝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20%以上;相容剂用量为10份时,硅橡胶/EPDM共混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质量分数10%的温度提到至437.5℃,发生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时的温度提高至466.2℃;随着相容剂的增加,共混绝热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逐渐下降,相容剂用量为10份时,线烧蚀率可下降至0.058mm/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材料耐烧蚀性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芳纶短纤纤维、硼酚醛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无阻燃剂绝热层材料的基本体系,研究了空心微珠、陶瓷微珠、玻璃鳞片、聚碳酸酯、苯并噁嗪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等耐烧蚀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空心微珠、陶瓷微珠、玻璃鳞片各10份)、聚碳酸酯15份、苯并噁嗪树脂15份、甲基苯基硅树脂15份,线烧蚀率依次减少,分别为(0.203~0.222)mm/s、0.185mm/s、0.165mm/s、0.154mm/s,甲基苯基硅树脂是最理想的耐烧蚀填料,对无阻燃剂耐烧蚀三元乙丙橡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可发性聚苯乙稀泡沫塑料发泡工艺是将含有发泡剂的聚苯乙稀颗粒经预发泡、熟化处理和发泡成型制成可发性聚苯乙稀泡沫塑料制品。预发泡分热水预发泡及蒸汽预发泡两种。蒸汽预发泡的主要设备是蒸汽预发泡机,这是具有螺旋进料器、搅拌器及压缩空气与加热蒸汽通道的不锈钢设备;熟化处理是为避免塑料颗粒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发瘪,使用网眼塔形流水线容器熟化设备,通过风机管道送料并严格控制熟化温度;发泡成型使用国产发泡机,以加料喷枪将颗粒充填模腔,快速加热再通冰水冷却定型,脱模后将发泡制品烘干,最后修饰入库。通过上列工艺可获优良发泡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