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与时代价值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内容丰富、立意深远的系统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我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却以女性为主角来反映社会现实,刻画了诸如“苔丝”、“游苔莎”这样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论文以《苔丝》和《还乡》为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女主角性格、女主角命运及男权文化这五个方面,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全面阐释他对女性在男权社会抗争中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女性发展与实现自我的关注,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更让哈代的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文学爱好者在品味哈代细腻文风的同时,体会到他超越时代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哈代作品的巨大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审视冷战后美国的亚太战略对构建新时代中美大国关系意义重大。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中美两国应该从战略高度避免恶性竞争,保持良性竞争,有效管控分歧,同时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与各大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到,进一步推广空间信息服务全球化应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让中国航天取得的成果惠及世界。近年来,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灾害管理、环境保护、食物和水资源短缺,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挑战,尤其是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给人类带来严重影响,为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增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提升我国航天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亟需加快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速度,让中国航天技术和应用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10月13日至16日,第九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本届会议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市宇航学会协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探索浩瀚宇宙,共筑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近300名来  相似文献   

6.
沈羡云 《航天》2013,(11):26-29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豪言壮语:“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已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但是,人们也不会忘记巴兹·奥尔德林,他与阿姆斯特朗一起开创了人类登月的奇迹,1969年7月20日,在尼尔·阿姆斯特朗印出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串脚印之后,巴兹·奥尔德林也踏出了舱门。从那一刻起,他对月球的描述语“华丽的苍凉”传遍了世界。此外,他对航天技术研发和为太空探索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在航天史下也留下光辉足迹。9月下旬,这位80多岁的老人出现在北京举行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再一次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商业航天兴起和小卫星星座计划密集实施,空间碎片将急剧增长,逐渐占满低地球轨道(LEO)和地球同步轨道(GEO)资源,严重威胁到外空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当前空间碎片减缓管理已不能满足碎片治理需求,空间碎片主动清理和太空交通管理日益受到国际各界关注。同时,空间碎片环境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对太空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刻不容缓,亟需主动作为、全球联动、快速推进。本文基于碎片清理面临的法律和技术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以及云技术的广泛普及,互联网技术已应用于世界各个角落。图书馆是作为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类知识传播的智慧库藏。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转型发展。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视角,从互联网大环境下分析影响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对传统图书馆运行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互联网+政策、+资源、+管理、+人才等方面实施转型发展,“以推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顺利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集中力量打造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深的核心活动,主论坛紧密围绕"新起点、新征程、新愿景"主题,汇集中外航天界的领军人士,共同研讨新时代航天战略愿景与布局、前沿与关键技术领域发展、高水平开放与合作等重大课题,探讨从地球空间到地月空间再到太阳系边界探测活动等重大热点话题,研究和实践航天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提出以构建"地月空间生态圈"为契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设想等。  相似文献   

10.
孙梦婕  张潜 《航天员》2011,(2):71-74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苏联的一位科学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喷气运动理论著作《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的构思和原理图,并推导出了在不考虑空气动力和地球引力的情况下,计算火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十月革命后,他又在喷气飞行原理方面提出了燃气涡轮发动机方案,解决了航天器在行星表面着陆的理论问题,研究大气层对火箭飞行的影响,首次探讨了从火箭到人造地球卫星的观点。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科幻作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Kostantin E.Tsiolkovsky)。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10月13日至16日,第九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本届会议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市宇航学会协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探索浩瀚宇宙,共筑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近300名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乌克兰等国的航天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媒体的代表参会。14日,大会举行了开幕式。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一司司长熊攀在致辞中表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入手,提出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从形成积极认知、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品质、培育积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作为对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影响最深远的哲学家之一,在国家制度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也有着深刻的启发。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研读与批判,在学习黑格尔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马克思站在了与黑格尔从上往下看的相反的角度——从人民出发,从下往上分析适合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国家制度。黑格尔思想的真知灼见值得肯定,但经历了物质利益问题后的马克思开始重新审视其国家观。马克思批判君主立宪制,主张人民民主制;批判官僚制,提倡人民代表普遍利益;批判等级制,肯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理论,并对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阮崇智 《中国航天》1999,(10):27-29
一、中央决策发展固体推进技术  我国现代固体推进技术是在1956年党中央做出建立我国独立的航天事业的决策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艰苦创业发展起来的。从技术方面说,钱学森先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站在世界航天技术前沿,洞察技术发展动向,深知固体推进技术对国家防务的重要。他提出研制“精密弹药”的思想,并亲自参与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制定发展和建设规划。现代固体发动机在结构上采用浇铸成型、与壳体壁面粘接、内孔燃烧的药柱,为制造大尺寸、长时间工作、结构重量轻的发动机打开了道路。新型复合推进剂或改性双基药…  相似文献   

15.
安慧 《航天》2011,(4):18-21
人类失去梦想,世界将会怎样?没有梦想,人类就不可能挣脱地球的束缚,也不可能在航天领域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在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的日子里,这里要讲述一个号称"美国疯子"艾伦·马斯克(Elon Musk)创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故事。他的太空梦想、他的创业道路,以及这个公司发展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的理念和技术途径,都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航天技术是人类开展空间活动,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之一。它使人类活动范围从地面扩展到太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空间技术不断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空间应用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间科学的发展则带给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以崭新的视角。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它已不仅是振奋人心的科学成就,而且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开发新的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已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常态化的国际产能合作。中国政府组织举办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吸引10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与研讨。各级政府、节点城市、中央企业、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等积极响应,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在新一轮新基建政策背景下,中国航天加快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智慧,推动空间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将于2021年8月25日-28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第九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中国·上海)。本届会议将围绕"探索浩瀚宇宙,共筑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航天发展相关议题,推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会议现面向国内外征文,经评审通过的论文将收录至会议论文集,其中高质量论文将推荐至《上海航天》增刊、《Advances in Astronau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航天科技前沿)等学术期刊发表。  相似文献   

19.
卞奇 《航天员》2013,(3):1-1
梦想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汇集着力量与精神,凝聚着思想与文化。个人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行的动力;一个民族有了梦想,就有了共同奋斗的方向。尤其是我们人类的梦想在其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进程中从未中断过。人类梦想的翅膀从陆地展开一路向着海洋、向着天空、向着宇宙飞翔。先行者们向后人宣示着他们的预言和梦想:“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太阳系。”显然,这些预言和梦想靠人类的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努力已经并正在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子力 《中国航天》2007,(8):38-40
空间探测可丰富并巩固人类的未来。寻找诸如"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在宇宙中处于什么地位?"以及"我们的最终命运是什么?"等基本问题的答案,可在一项共同事业之下把各国团结到一起,揭示新知识,激励年轻人,并刺激地球上的技术和商业创新。"全球探测战略"对于取得这些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