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人航天中任何人为操作错误都会对载人航天器系统和航天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文章对载人航天器系统中人的操作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保证载人航天器安全而进行的防操作失误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载人航天器系统防操作失误设计的方法以及提高航天员操作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上,迄今还只有中、俄、美三国的航天员乘坐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到太空飞行,但已有其他近30个国家的40多名航天员和3名太空游客搭乘俄、美两国的载人航天器上天遨游。无论谁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中国第一批预备航天员,是从1506名飞行  相似文献   

3.
正近一段时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让不少人失去了健康,也给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然而大家或许有所不知,在载人航天飞行中,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也给航天员生命健康和航天器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多麻烦。为了保证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科研人员和航天员也要同这些微生物"斗智斗勇"。威胁航天员身体健康在美国"阿波罗7号"的飞行中,3名航天员在任务开始后同时患上了感冒。在后续的任务执行过程中,被疾病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门     
正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居民住宅都离不开它。不论何时何地,门都像一名忠诚的卫士终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防寒防暑、防贼防盗。对人类来说,门是安全的象征,给了我们高枕无忧的安全感。同样,载人航天器(包括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作为航天员在宇宙空间工作和生活的"太空之家"也离不开门。没有门,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密封舱就形不成和地球相似的生态环境,航天员也就难  相似文献   

5.
用 Clohessy-Wiltshire 方程求解航天员出舱运动轨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Clohessy-Wiltshire方程,求出方程的分析解,研究航天员出舱后的运动轨迹。其结论可推广到对接航天器分离后的运动轨迹、卫星和运载分离后相对运动轨迹、航天器上抛射物体的相对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6.
1 "阿波罗"出舱活动的计划管理 □□关于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人数,在一般情况下2名航天员一起出舱最为理想,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出舱时间很短,而且又在载人航天器附近活动,也可以1人出舱;如果出舱活动任务很复杂,又需要搬运大型结构件,也可以3人或4人一起进行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7.
未来长期载人航天器需要上行更多物品,加之空间运输系统的定期补给和航天员的轮流值守,易造成航天器上物品管理的混乱。本文从载人航天器物品管理现状出发,调研无线射频识别技术(FRID)及其在物品跟踪、定位方面的先进性,提出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载人航天器物品管理方向上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8.
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莉  宋智 《国际太空》2000,(3):10-12
1 载人航天器发展的统计□□载人航天从 1 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上天开始 ,至今已有 3 9年的历史。到2 0 0 0年 2月底为止 ,全世界共进行了 2 2 1次载人飞行 (美国 1 2 8次 ,前苏联 /俄罗斯93次 ) ,共计 81 3人次 (累计 3 90人 ,他们来自 2 9个国家 ,其中女航天员 3 5人 )。最大年龄的航天员 77岁 ,死亡的航天员人数1 4人 (其中美国 1 0人 ,前苏联 4人 )。累计在天上工作约达 3 0万人时 ,航天员在轨道上持续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为 4 3 8天。3 9年来前苏联 /俄罗斯、美国和西欧先后研制和发射入轨的载人航天器如下 :(1 ) 7个卫星式载人飞…  相似文献   

9.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继上天之后,大家对航天员给予了足够多的关注与重视,也让大家更加关注除了载人航天之外更多的航天知识。实际上,除了载人飞行以外,国际国内每年发射的卫星和其他航天器都要搭载一些特殊的“航天员”,大家了解比较多的一类是试验用小动物、种子、卫生医药样本等,除了这些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太空仪器设备,其中包括马上要为大家介绍的原子钟家族中的“航天员”——铷原子钟。  相似文献   

10.
正1969年,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而另一位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也紧随其后,踏上了"华丽而苍凉"的月球表面。与性格稍显内向的阿姆斯特朗相比,另一位航天员奥尔德林则显得较为外向,属于霸气外漏的类型。没错,奥尔德林确有一大笔骄傲的资本: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太空航空学博士学位;他所研发的技术,比如航天器的对接技巧,是美国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人类建造的最大、运行时间最久的的载人航天器,目前常驻6人,大约每半年轮换一次。航天员在天上也成不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同样会生病,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疾病,万一真的出现重病怎么办呢?现有的"联盟"号载人飞船,甚至未来的载人"龙"飞船和"星际线"飞船都存在过载较大的问题,所以一些美国工程师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案,以成功的X-37B无人航天器为基础,研制国际空间站救护飞船。  相似文献   

12.
正这位女航天员将身体置于待组装的舷窗观察设备内,探出身体上半身留影,该设备将组装到国际空间站"命运"号实验舱朝向地面窗口航天员悠闲地将身体贴近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舱门处停靠的日本H-2运输航天器舱门上,轻松地享受休闲时光这位航天员正在使用通信系统与地面的家人通话,可以看出,此时航天员的心情格外兴奋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专注地下国际象棋休闲,这是在自己同自己比赛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结束了它的最后一次任务,宣告长达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落下帷幕。由于当时并没有新的载人航天器拿过接力棒,曾将人类6次送上月球的美国暂时失去了载人航天能力。在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道格·赫利将一面特殊的美国国旗带上国际空间站,上面写着"这面国旗只有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航天员才能取下带回地球"。也就是说,只能等到美国下一款载人航天器的投运时,这面国旗才能重归地球。这一等就是整整9年。  相似文献   

14.
士元 《太空探索》2011,(4):30-33
2011年的4月12日似乎是很平常的一天,但50年前的今天,却发生了一件极为不平凡的事。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第1艘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拉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序幕,从此人类在太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5.
第六节清除太空垃圾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只是刚刚开始,现在来谈论清除太空垃圾,防止太空污染,保护太空资源的问题,是否为时过早,甚至有点“杞人忧天”呢?不是的,今天,茫茫太空中已经积累了一批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指的是:工作寿命终止或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而被弃置的航天器;在空中游荡和燃烧完的运载火箭末级;在发射和运行期间被抛弃的航天器的许多零件、部件,如航天器的整流罩、防尘罩、螺杆、螺帽等;还有飞行器在太空中爆炸解体而形成的碎片等。此外,航天员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也是一种垃圾。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到200…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站平台的空间碎片探测与清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引言近几十年来,人类航天活动日益频繁,航天器发射数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空间碎片,包括运载工具、失效载荷以及由空间物体碰撞产生的碎片等。空间碎片的相对运动约10km/s,能够对航天器造成多种形式的危害,如严重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运行姿态和轨道,甚至可导致载人航天器的严重损毁,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目前太空中已编目的大于1 0 c m的物体约2万  相似文献   

17.
易林 《太空探索》2011,(8):34-37
5月24日,美国航宇局在其官网中揭开了其研制的最新型宇宙飞船MPCV——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神秘面纱。作为以"猎户座"航天器(Orion)为原型的下一代宇宙飞船,MPCV拥有能够承载4名航天员并在6个月内飞抵火星的飞船设计,其将成为未来美国航天员进行深空探测的全新运输系统。随  相似文献   

18.
用途广泛的国际空间站□□1998年,将开始建造有史以来最大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其可为21世纪的地球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场所。由世界各地建造的国际空间站的构件拟采用3种不同的运载工具分45次送入轨道。在历时5年中,一批国际航天员将建成属于15个不...  相似文献   

19.
在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余年里,人类共进行了200余次载人太空飞行,先后有400余名航天员乘坐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每人每日需要的热量在2800卡以上,蛋白质130克以上,脂肪10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350克以上.  相似文献   

20.
华斌 《太空探索》2002,(3):21-21
在太空中旅行得越久,给养自然就越多,这对航天器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有一个永远不停的循环系统使航天员吃不用愁,氧气永远新鲜,还能处理人造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