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2017年10月4日20时左右,我国云南省迪庆州发生了一起"火流星"空爆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仅引发了人们寻找陨石的热潮,也让大家想起了一部十几年前曾经很热的美国电影《天地大冲撞》,更有人直接把这次事件定义为"小行星撞地球"。小行星真的会撞地球吗?撞上了以后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小行星和地球之间发生过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王文轩 《飞碟探索》2013,(11):54-55
在100余年前,地质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海的深度是永恒的吗?从那时起,特提斯海就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孜孜以求的热门研究课题。那么,它的持久魅力何在……希腊神话所叙述的故事,离我们足够遥远的了,但精彩动人的故事一直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至少有45亿年的历史,人类只在最近大约30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与人类相比,地球有着远古的历史。神话故事、地球历史都能令人深思,产生遐想,它们之间也就会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候涛 《飞碟探索》2010,(9):14-14
<正>除了1938年"火星人入侵美国"和1949年"外星生物入侵基多"这两起举世闻名的恐慌事件外,全球各地还发生过众多鲜为人知的"外星人入侵"集体恐慌事件。从这些事件中,科学家和社会学者担心,一旦宣布外星人来到地球,那么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将被彻底打乱。  相似文献   

4.
齐郁 《飞碟探索》2012,(4):47-47
抬头看看夜空,数一数,月亮有几个?只有一个吧!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只一个”的话,一定会有人对你投以异样眼光!但即便你看不见,绕着地球公转的月球,数量绝对不下于一。话说,地球确实有个大月亮环绕在侧。所谓的“地一月系统”,是指地球和月球二者共享一个重力中心。在地球过去的历史中,某一段时问,它可能曾经有过两个大月亮,直到比较小的那个撞上了比较大的那个,形成了月球背面的大凹坑为止。该事件发生于40亿年前,不过这里要讲的重点也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5.
宗华  张珂  森凤 《飞碟探索》2010,(6):26-28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人类的历史不过短短200多万年,而在地球长达46亿年的历史中,直到距今38亿年前,才在海洋中出现了构造极为简单的原核单细胞菌藻类生物。之后又是茫茫30亿年,地球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以及冰封地球的雪球事件,仅孕育出蓝藻、绿藻等低等生命。直到距今5. 45亿年的前寒武纪,生命的奇迹才在这一刻突然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地球生物的不断进化和地质时代的更替,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也遭受了诸多毁灭性的灾难。有史以来所记载的数次全球性洪灾,无疑是人类所遭受的最大灾难之一,而且,这种灾难大都与宇宙活动有关。有记载的最早一次洪灾发生在公元前120世纪...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美国行星际监测卫星IMP-H和IMP-J同时在弓激波上游的极佳时机(1976年1月21日—22日)探测的结果, 比较了两个卫星同时测得的离子脉冲(E≥125keV/Q, Q≥1)的计数率和各向异性.分析表明在IMP-H比IMP-J离地球远的四个事件a—d中, a和b事件时, IMP-H上测得的计数率大于IMP-J上计数率, 各向异性从太阳指向地球;c事件时, IMP-J上计数率大于IMP-H上的测量值, 各向异性从太阳指向地球;d事件时, IMP-J上计数率大于IMP-H上的相应值, 各向异性改变方向, 从地球指向太阳.它们可以用太阳风中扇形边界样的磁场反转形态磁重联产生的高能粒子的假说来满意地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8.
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从距地面约2.7万千米的高空掠过地球。据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平均每40年就有一颗小行星在地球附近掠过。同一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导致1000余人受伤。在俄罗斯历史上,遭受这种天灾还是第一次。两起事件的发生让如何保护地球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在2021莫斯科航展上展出的"宙斯"核动力太空拖船TEM的概念惊掉了很多人的下巴,它的造型如同星际战舰,可以执行从地球到月球、地球到火星、月球到火星的远距离运输任务,可以执行地球附近的航天器轨道调整任务,大大节省火箭发射的费用,而且寿命长达几十年.  相似文献   

10.
骆昌芹 《飞碟探索》2009,(12):26-26
半个多世纪以前,英国的一家电台曾经播出过一部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描述火培飞船降临地球以后,给地球人带来巨大灾难的情景。成千上万的听众信以为真,万分恐怖.纷纷四出逃难,成为新闻史上的一桩著名事件。  相似文献   

11.
大概谁都知道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陨星撞击地球的劫难,这就是发生于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西伯利亚通甫斯的事件,这一事件以流星陨落地点附近的河流通古斯河的名字命名。但是许多年后,当许多探索者们冒险来到此地时,除了发现被削平的树木外,并未发现有陨星。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下旬,美国私人航天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的被称为"新一代航天飞机"的"追梦者"空天飞行器被运往位于美军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NASA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进行系统测试。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宣告了后航天飞机时代,一种类似小型航天飞机的设计开始回归。那么,"追梦者"是怎样的一种飞行器?其总体设计理念甚至大量设计细节是如何得益于冷战时期的空天战斗机概念的?未来,这样的飞行器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给《2020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十年调查》中的中型任务概念即"探测器概念研究"(Probe Mission Concept Studies)提供输入,美国NASA征集了相关任务概念建议,即"天体探测器任务概念研究"(Astrophysics Probes Mission Concept Studies)。此次征集作为NASA"空间和地球科学"计划框架下的一个研究机会公告(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Space and Earth Sciences,ROSES),面向  相似文献   

14.
图片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的中子星碰撞时的照片。这起双中子星碰撞事件,发生于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长蛇座南部。碰撞产生的美丽粉色云团,就如同宇宙上演的一场绚丽"烟火表演"。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堪称载人航天的"黄金月",人类载人航天历史上三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分别迎来了自己的"生日":——50年前的4月12日,载人航天的先驱者加加林一鸣惊人,乘坐东方号飞船踏上了人类首次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16.
徐菁 《太空探索》2010,(8):50-52
<正>"火星500"计划由一系列隔离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已于2007年11月完成的14天隔离、已于2009年7月结束的105天隔离、于2010年6月3日开始的520天隔离。此次的520天实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火星往返飞行全过程,包括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及返回地球等各个环节,分为3个部分:前250天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火星500"计划是俄罗斯组织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球同步轨道上目标数量多,运动形式多样.为了保障航天活动的安全,有必要开展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发生在中国专属地球同步轨道带的空间事件.2015年12月地球同步轨道带动态监视光学系统样机正式安装在中国丽江高美古观测站.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利用该样机对台站上空地球同步轨道带的样本天区开展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样机能够对27颗地球同步轨道目标进行连续监测,其中两颗为北美航空航天司令部未编目的目标;目标天文定位的内符精度在方位上约为4",在俯仰上约为1".利用多圈次观测结果对轨道进行改进,在无轨控发生时,24h和48h点位预报精度在方位和俯仰上分别优于9"和2".以3颗GEO目标为例,通过实测资料对轨道变化事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考虑了激波爆发源角宽度、能量、驱动时间、激波速度及其与背景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流体力学扰动方程建立起一个激波扰动传播模型,用于研究激波从太阳传播到地球轨道附近(1 AU处)所需要的时间(渡越时间)问题.为印证扰动传播模型的适用性,利用1979-1989年间的27个激波事件,以及1997年2月到2000年1月间的68个激波事件,对激波到达地球轨道附近的渡越时间进行了预测,并将结果与STOA和ISPM预报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所有95个事件中,渡越时间相对误差小于10%的事件数占总事件数的25.26%;相对误差小于20%的占总事件数的50.53%;相对误差小于30%的占总事件的65.26%.   相似文献   

19.
UFO信箱     
湖南唐勇军:看到《飞碟探索》2002年第3期的《UFO不侵入地球的八种猜测》,觉得还有些没说到的地方,提出一点我的补充。第一,大家普遍认为,UFO的制造者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思想境界,认为它们不会侵入地球,它们的思想已经进化到没有战争的概念。同时,为了保持地球各国发展的平衡,它们也不与地球保持联系。第二,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文明,地球文明的历史、社会结构及科学等方面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有借鉴和刺激作用。UFO对于地球文明的创造、地球生物的生理结构特别是人类的生理结构有极大的兴趣,这种生理上的特殊性有利于它们…  相似文献   

20.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4):63-63
6 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r程度。如果这种灭绝趋势持续,那么在3个世纪~22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发生第6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