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家好,我是新一代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家族的一名新成员。5月5日傍晚,我的"试验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先行一步进入太空,开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试验验证,为未来的我打下坚实基础。神舟系列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相信你们一定听说过吧,但对我这个"新飞船",大家可能还不熟悉,  相似文献   

2.
正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目,此次的试验船也搭载了不少"乘客",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8日,在为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时,由于运载火箭发生爆炸,导致箭毁船亡。虽然现在只有俄罗斯的"联盟"号一种载人飞船可以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乘员的天地往返,但是能为它提供物资运输的货运飞船却有多种,除了"天鹅座"外,还有俄罗斯的"进步"号货运飞船、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日本的"H-2转移飞行器"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  相似文献   

4.
正新一代载人飞船是面向我国载人星际探测、空间站运营等需求而论证的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模块化、多任务、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增加乘员人数和提高运货能力。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发火箭发射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简称试验船)送入太空。随后,船箭分离,试验船进入近地点近170公里、  相似文献   

5.
正不管"天船"是不是靠谱,印度至少已经拥有一种载人飞船的雏形了。要把它送进400公里高的轨道,当然还需要一种大型火箭。ISRO通过艰苦的努力,研制出了一种外形很壮观的火箭,这就是GSLV MARKIII。GSLV MARKIII的基本性能GSLV MARKIII的外观令人印象很深刻,它的一级采用捆绑式设计,采用粗壮的L110液体芯级,两个略微纤细一点的S200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捆绑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如果按计划顺利实施,国际空间站会在5月初迎来第一艘由私营企业研制的飞船——即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设计制造的"龙"(Dragon)货运飞船。太空探索公司有两个特征:一,它是一家小公司;二,它是一家私人航天商业公司,但它却正在实现着以往只有航天大国才能完成的壮举。2010年12月,它曾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5月8日中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区平安着陆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立即对返回舱进行了现场处置,并利用蟒式全地形履带车连夜将返回舱运出沙漠。5月15日,返回舱顺利运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并在此举行了欢迎及交接仪式。解读:返回舱平安着陆后,想要回到阔别多日的"娘家"并不容易,而是经历了一段颇为周折的旅程。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20日,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并将开展一系列试验。未来,"天舟"货运飞船将承担起为中国空间站运送货物、在轨补加燃料的使命。货运飞船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在中国"天舟一号"升空之际,回顾目前世界上几种主要货运飞船的发展历程,了解其技术特点,分享其成功经验,对中国货运飞船的发展或许能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平树 《太空探索》2005,(1):14-17
据最新消息,我国计划在今年适当时候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它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该船拟载2名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5天,而且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科学试验活动。为了满足这一全新任务要求,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科研人员已攻克神舟六号飞船因多人多天飞行带来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方面的新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2月1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一艘龙货运飞船。执行的是美国宇航局"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代号"龙"CRS-13。飞船2天后抵达空间站,在站上停靠1个月时间。本次发射所用的火箭第一级和飞船增压舱均是此前飞行用过的产品。这是"猎鹰9"首次利用回收的第一级发射"龙"飞船。所用火箭第一级曾执行过"龙"CRS-11货运任务,完成任务后在卡角空军基  相似文献   

11.
<正>既然要登月,火箭和飞船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似乎不缺少飞船,正在研制的载人飞船就有"猎户座""载人龙"和"星际线"这三种。然而"载人龙"和"星际线"并不是为星际航行准备的,也就是说它们只能飞到距离地球表面三四百公里的高度,在这里地球的电离层能够为航天器提供相当重要的防辐射保护。超越这个高度,就必须为载人飞船研制更加厚重的防护层,防止宇宙射线对航天员的健康造成破坏。从目前来看,只有猎户座飞船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     
<正>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4月27日19点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俗称"太空加油"。它为长期驻留的空间站输送"养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必须突破的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 X公司)旗下的"载人龙"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了"发射中逃逸试验"(In-flight Abort Test),作为该船正式载人前的最后一项全船重大测试,成功证明了飞船具备发射阶段任何时刻将航天员带离火箭的逃逸能力。发射中逃逸试验是指在发射过程中最极端的气动载荷条件下验证飞船的逃逸系统性能。此次试验的飞船由一枚  相似文献   

14.
一林 《太空探索》2003,(9):14-16
2002年秋,美国肮宇局重新审查了它的航天运输系统计划,提出要研制一种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该运输器取名为轨道空间飞机(OSP),从而引发一场关于是研制空间“飞机”还是研制“飞船”的争论.这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在制定载人航天发展蓝图时发生的“以飞船起步、还是以航天飞机起步”的争论颇为相似。不过,美国的争论是在高起点.高水平基础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正4月9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使用"猎鹰"9号火箭再次发射"龙"飞船。这是有史以来最重的"龙"飞船,它携带的"比格罗可扩展活动模块"(BEAM)也引人注目,但这次名为CRS-8的任务最受瞩目的还是它的附加任务:火箭海上回收。火箭发射后8分半钟,第一级完好地降落到海上浮动回收靶场上,开创了历史性一幕。艰难的海上落船今天的世界,人们对航天发射早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2月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了执行美国宇航局"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16。"龙"飞船上装载了2573千克补给物资和仪器设备等。船上还搭载了将从站上投放的3颗微小卫星。这是该公司2018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2,(11):F0002-F0002
<正>当地时间2012年10月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私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使用"猎鹰"9号火箭再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10日,搭载453.6千克货物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成为首艘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商业飞船。"龙"飞船国际空间站货运合同的单次费用为1.33亿美元。16亿美元购买12次货运发射,这是SpaceX公司与美国航宇局2008年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2002年SpaceX公司成立时,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的想法很明确:打造更轻便、精简的火箭推动器,改变整个火箭领域。事实上,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18.
正5月5日18时0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0日1时56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成功把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正式开启。飞行约6.5小时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后向对接,中国空间站再次转入三舱(船)组合体状态。为了确保中国空间站建设顺利推进,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多方面分别进行技术革新、程序优化,以全新姿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5月5日18:00,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s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此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搭载的试验船和试验舱,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第二研究院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