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将发射"卫讯"在研的3颗"卫讯"3卫星中的一颗。该公司尚未决定将由"宇宙神"5发射其中哪颗卫星,但称发射将在2020—2022年间进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将采用"宇宙神"5能力最强型号551型(配备5米整流罩和5台捆绑助推器)来发射这颗重量很大的"卫讯"3  相似文献   

2.
正位于美国加州的卫星运营商卫讯公司计划在2020到2022年间采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其3颗"卫讯3"大型通信卫星中的一颗。这项合同是"卫讯"第二次试图用"重鹰"发射。由于"重鹰"研制出现严重推迟,该公司原定用"重鹰"发射的"卫讯2"卫  相似文献   

3.
<正>4月12日19点04分,国内首颗Ka频段点波束卫星中星16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16号卫星(又名实践13号)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在完成试验验证以后,卫星将纳入"中星"系列,命名为"中星16号"。"高通量卫星"的特征中星16号卫星是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通信总容量超过20吉比特/秒,超过中国此前研制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中星16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又一重要标志性成就,使中国卫星通信能力实现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新的预测,商业与民用卫星的发射,在今后五年内达到最高峰,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迅速下降。美国Teal Group公司对空间系统的预测报告说,从1993到2002年的10年间,已知的可能送入地球轨道的有效载荷为792个,其中商业通信卫星525颗,占66.3%;军用卫星100颗,占12.6%,科学卫星61颗,占7.7%;其余为地球观测卫星、实验卫星和微重力试验卫星(见下表)。未来的500多颗通信卫星中,绝大多数将是拟议中的近地轨道小卫星群。 Teal Group公司的首席分析科学家认为,通信市场的需求,可能仅仅足以支持少数几个近地轨道小卫星群,但是,目前预测哪些公司将发射这些卫星群,尚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5.
<正>6月1日,"阿里安"5ECA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美国卫讯公司的"卫讯"2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欧洲通信卫星"172B通信卫星。两颗卫星总重9969千克,价值合计约8亿美元,创下了静地转移轨道商业发射有效载荷重量和价值纪录。"卫讯"2由波音空间与情报系统公司采用波音702HP平台建造,发射质量约6418干克,采用大容量Ka波段点波束技术,  相似文献   

6.
吴超  谢伟 《国际太空》2021,(3):20-24
1 卫讯公司的发展历史 卫讯公司(以下简称"卫讯")创办于1986年.公司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积累阶段:创办之初,公司业务集中于军用卫星地面设备市场.1986-1996年,得益于通信卫星市场的兴起,卫讯连续10年盈利.1995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900万美元.1996年底,公司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  相似文献   

7.
许菁菁 《国际太空》2011,(12):37-43
1 概述 美国卫讯公司(VIASAT)与美国劳拉公司联合打造的卫讯-1(ViaSat-1)于2011年10月19日发射。它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宽带卫星。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于2010年12月发射的“Ka频段卫星”(Ka-Sat)。这2颗卫星均采用美国卫讯公司的新一代“冲浪波束”(SurfBeam)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卫星容量,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卫讯-1 美国卫讯公司与美国劳拉公司签署了关于卫讯-1的研制合同,其合作伙伴还有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太空飞行工业公司下属黑色天空公司遥感星座项目的首颗实用型卫星现已建造完成,将在今年晩些时候发射。这颗名为"全球"1的卫星重55千克,是太空飞行公司计划在一年内发射的4颗卫星之一。这些卫星以2016年9月发射的"探路者"试验卫星为基础,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正12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宇宙探索局的全球变化观测任务-气候(GCOM-C)卫星。本次发射的起飞时间仅比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铱"星早72秒,创造了航天发射最短间隔时间纪录。GCOM-C又称"色彩",发射质量1950千克,设计寿命5年。它将运行在高798千米、倾角98.6度的轨道,对云、气溶胶、海洋水色、植被和冰雪等进  相似文献   

10.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4):9-11
美国航宇局气候研究卫星发射失败3月4日,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航宇局用于加深对地球气候系统认识的"光辉"卫星和3颗微小卫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发射服务商天外发射公司将利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今年12月的一次拼单发射任务把多颗微小卫星送入轨道。该公司已为近百颗卫星提供了有效载荷集成和发射安排服务,但这是其首次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发射服务协议。天外发射公司尚未明确其将利用这次发往太阳同步轨道的任务发射多少颗微型卫星和立方星。  相似文献   

12.
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A)的发射故障原因已基本查清。TDRS-A本身不带远地点发动机,在整个轨道转移过程中,直接用IUS本身携带的制导系统为整个飞行器提供三轴稳定。按正常的发射程序,在TDRS卫星/IUS组合体从航天飞机货舱中弹射进空间后45分钟时,IUS的第二级点火,把整个组合体送进转移轨道。在近地点点火后约5小时,IUS的第二级在远地点点火,燃烧105秒后,把卫  相似文献   

13.
6日苏联发射宇宙1908卫星,它是电子侦察卫星。 14日法国马特拉公司研制的,1985年5月发射的Telecom-1B电信卫星的控制系统失灵。该星的工作由Telecom-1A接替。 15日苏联用一枚火箭发射了6颗卫星:宇宙1909~1914。 20日苏联发射进步34货运飞船。 26日苏联发射照像侦察卫星宇宙1915。 30日苏联发射Meteor 2-17气象卫  相似文献   

14.
正7月28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21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一颗卫星,代号NRO L-61。从火箭型号、射向和飞行通告等信息判断,NRO L-61有可能是"卫星数据系统"(SDS)系列第四代卫星的首星,即SDS-4-1。SDS系列为通信中继卫星,用于实时传输侦察卫  相似文献   

15.
<正>1月7日,麦克萨技术公司宣布,其子公司数字地球公司的"世界观察"4卫星出现故障。出故障的是星上的控制力矩陀螺,导致卫星无法精确控制指向。2016年11月"世界观察"4发射。虽然还在继续抢救,但麦克萨技术公司认为"世界观察"4 "很可能将无法救回,并将不能再生成可用图像"。  相似文献   

16.
正正在研制"电子"小型运载火箭的新西兰火箭实验室公司与旧金山的顶尖公司签订了为后者发射多颗小卫星的合同。根据合同,顶尖公司将用"电子"火箭从新西兰进行12次发射。发射拟在2016年底启动。要发射的卫星数量和合同额尚未透露。卫星在箭上的具体配置和数量仍有待确定。火箭实验室公司从去年开始在其网站上出售火箭上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2月15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搭载104颗卫星从萨提斯达瓦航天中心发射,将制图卫星-2D(CartoSat-2D)遥感卫星和103颗纳卫星送至太阳同步轨道(SSO),打破俄罗斯"第聂伯"(Dnepr)火箭"一箭三十七星"发射记录,创下运载火箭单次发射卫星数量世界记录。1发射任务情况"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基本情况"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系列包括3种在役型号,基本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G为捆绑6枚固体助推器的四级运载火箭;芯级型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A为不捆绑固体助推器的四级火箭;增强型极轨卫  相似文献   

18.
据《国际飞行》杂志2月20报道,原来预计用长征3号火箭发射的西联星6S,可能改用其它一次性火箭发射。这颗卫星将被休斯公司从特里卫星公司(Teresat)和西部联合会手中买下来。休斯公司认为,由于美国一次性火箭恢复生产,长征火箭正失去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势头。休斯公司力图说服政府允许用苏联质子火箭发射卫星。 2月13日该杂志报道,原拟由中国长征火箭发射的邮政卫星暂时冻结。瑞典空间公司将在1991年下半年搭载长征2C火箭,发射技术卫星  相似文献   

19.
褚淮 《太空探索》2022,(3):68-71
静止轨道空间态势感知高机动卫星 2022年1月22日,宇宙神5 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NROL-8任务的2颗"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卫星,将它们送入了地球静止轨道.GSSAP卫星此前已发射4颗,都是采用德尔它火箭一箭双星的方式.此次发射为宇宙神5511构型火箭,这也是该构型火箭的首次,此次发射的2颗卫...  相似文献   

20.
正维珍银河公司同澳大利亚空天全球公司签署了涉及4次发射的一份合同,将采用"运载器一号"空射型火箭为空天全球公司拟建设的卫星星座部署卫星。每次发射将携带多颗卫星。合同具体条款未对外披露,但维珍银河此前曾表示"运载器一号"每次发射的费用不到1000万美元。这将是"运载器一号"执行的首批低倾角轨道发射任务,但并不清楚该火箭的波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