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世界商业航天异军突起,成了近年来航天领域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亮点。在这其中,商业运载火箭尤其得到了大量创业者的青睐。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上百家的商业运载火箭初创企业。然而,创业艰难,成功实现火箭入轨并投入商业运营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在这其中,就有美国的火箭实验室公司及其所拥有的电子号运载火箭。如果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抓住了大型运载火箭发射市场,那么,火箭实验室在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市场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来,商业航天尤其是商业运载火箭的创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成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一轮推动力量。然而,航天领域相比于其他行业,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技术门槛高等特点,而如此高的风险之下投资的利润率和回报率却并不明朗,因此很多公司在创业初期融资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初创的航天企业大多选择低成本的商业模式,采取规避高技术门槛的思路。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3.
张蕊 《国际太空》2016,(6):44-48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蕊 《国际太空》2016,(5):28-36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业务范围正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政府从私营企业购买商业发射服务和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科学公司(OSC,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等为代表的新兴航天企业快速崛起,以谷歌公司(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军航天。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对传统航天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美国在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立法基本反映了美国太空发射商业化历程,而美国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商业化历程基本也可以反映美国整个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在美国一系列促进太空商业化的法规政策支持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等商业公司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世界航天加速发展。除了各主要航天国家外,拥有航天抱负的各国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支持本国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随着私营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并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航天。最为关键的是,各国科研人员已经在商用器件(COTS)宇航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1商业航天市场态势分析商业航天是按市场化机制开展的航天活动,在新兴技术持续突破、"太空+互联网"跨界融合、新兴航天企业蓬勃发展、商业资本涌入的促动下,全球即将进入新太空时代。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业务应用日趋成熟。对比2013年前后数据,微小卫星技术试验应用占比从55%降为20%,而对遥感、通信等领域业务应用占比由12%增长为52%。微小卫星已成为商业航天应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1 SpaceX公司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航天强国逐步调整自身的航天政策,强调扩大国际合作、增强空间安全及发展商业航天.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美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商业航天发展对于整个航天领域的促进作用.在美国《国家航天政策》中特别提到"美国政府将致力于鼓励并推动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满足美国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闫青 《国际太空》2014,(9):20-20
近日,90后少年创办的中国首家私营航天公司公布了其发展规划,3年后他们将推出首枚商用探空火箭,搅动长期被两大国企—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集团垄断的市场。航天发射产业这块长期以来尚未被私营资本所涉足的处女地将由这些90后少年开挖第一铲,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消息啊!私营企业开展火箭、卫星等的研制、生产和发射业务,可以加深航天事业对私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开放,鼓励支持私营企业与国有航天企业的合作,推动航天产业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曼倩 《国际太空》2016,(12):83-83
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  相似文献   

12.
正航天发射场负责将太空装备快速、准确、安全地投送到预定轨道,为执行导航、通信、预警、侦察、作战等任务提供支持。近年来,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技术愈加复杂,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对航天发射场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世界主要航天大国为了能够占领国际航天市场、提升商业航天竞争力、适应新型运载器发展,大都对本国的航天发射场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新建及扩建。世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苏联空间技术的成熟,航天活动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苏联的航天活动不仅向本国的地质、气象、农、林、渔等部门提供信息服务,而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例如,质子运载火箭和联盟图像公司的卫星图像都已投放国际市场。最近,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上第一个商业有效载荷的成功返回,又拉开了和平号商业应用的序幕。和平号上的第一个商业载荷是美国有效载荷系统公司的一项微重力实验,也是美国运往苏联的第一个有效载荷。有效载荷公司  相似文献   

14.
正当潮水退去,投资开始回归科技。资本寄希望于核心技术能够构筑起足够宽深的护城河,站位国家战略和政策,穿越周期,收获一份实业情怀和可持续的价值回报。商业航天是典型的高精尖领域,自强自主,星辰大海,符合当下投资界关于"硬科技"的一切幻想。资本加持和政策鼓励之下,商业航天方能搅动中国传统航天的市场。它能否引领航天产业的变革?能否印证市场之手的神奇?能否成就军民融合的愿景?能否承载科技崛起的雄心?本文结合投资视角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开发低成本航天器、开放航天基础设施、开展航天保险业务是商业航天不可或缺的三个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低成本航天器全面开花,航天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向商业领域倾斜,航天保险却相对发展滞后。航天和保险原本是并不相干的两个领域,但基于航天器固有的高投资、高风险属性,要想吸引社会资本开展商业化运作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损失管控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历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健全的行业不仅仅能够得到发展或获得创新,同时还能发现市场发展的机会并巧妙利用。在小卫星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上掀起一股商业小型运载火箭的热潮。日前,国外多家小型卫星发射公司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商业航天发射小卫星的需求牵引着小型运载的研制和生产,"快速、机动、灵活、廉价"正成为商业小型运载火箭新的发展趋势,诸如萤火虫空间系统公司(FSS)、英国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等私人航天公司,正是凭借其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商业运作模式获得了小卫星发射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新格伦”火箭简析及其与“猎鹰重型”火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全球发射市场对低成本商业运载工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21世纪商业航天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多家私营航天企业,其中的佼佼者除了伊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之外,要属由亚马逊公司CEO杰夫·贝索斯于2000年9月投资创立的蓝源公司(Blue Origin)  相似文献   

18.
正印度重视航天系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就,并获得国际广泛关注,已然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成为日益重要的航天力量。政府通过调整航天规划模式,引领航天系统和技术的开发;逐年增加航天预算,为增强本国航天能力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制定了广泛的航天政策框架,为本国航天的发展提供规范和指导。印度航天发展战略将重点围绕保证空间安全、发展商业航天、深化国际合作、提升自主能力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市举办。这个由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论坛,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站在发展潮头谋划战略布局与蓝图的一个里程碑"。够不够得上这样高的评价,暂且不论,能够在当前世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聚合各方专家资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把脉,还是非常必要的。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  相似文献   

20.
正1前言当前,世界宇航市场风起云涌,呈现30年来未有之变局,既有新兴的宇航公司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一网公司(OneWeb)等以低成本理念改变国际宇航市场生态法则,又有传统的宇航公司积极开展战略转型提升竞争力,更有许多企业正在蓄势待发进军航天。航天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