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6:27,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利用猎鹰-9(Falcon-9)火箭将欧洲通信公司(SES)的欧洲通信卫星-10(SES-10)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在这次发射中,猎鹰-9火箭使用了2016年4月回收的火箭一子级,并且再次成功回收。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SpaceX公司已经掌握了火箭一子级动力垂直回收和复用的技术方案。此外,SpaceX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在任务后的采访中表示,这次还成功回收了火箭整流罩中的1瓣(整流罩分为2瓣)。  相似文献   

2.
正3月1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进行了第六次"星链"星座组网发射,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一枚此前已飞过4次的一级火箭。但这枚箭在尝试进行落船回收时未能成功,在上升飞行过程中有一台发动机也提早关机了,好在最终并未影响卫星入轨。马斯克承诺,会在下次发射前对提前关机事故做彻底调查。这是否会造成后续发射任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2月19日,猎鹰-9v1.1全推力型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LC 39A发射台成功发射,成功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Dragon)货运飞船送入轨道,执行该公司第10次"商业补给服务"(CRS)任务。火箭升空后8min15s,第一级返回大气层,成功在陆上着陆场实现软着陆。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在白天完成陆上回收火箭,第3次实现陆上回收,以及第8次完成火箭回收。本次任务也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次启用肯尼迪航  相似文献   

4.
杨开 《国际太空》2016,(6):37-43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6月15日,美国猎鹰-9在完成预发射任务后回收第一级时,因1台发动机故障而回收失败。不过此前的2016年5月27日,猎鹰-9改进型执行泰国通信卫星高轨任务时,在海上回收获得成功,这是猎鹰-9连续第3次成功在海上回收。自2015年12月以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火箭一子级回收计划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从低轨任务的陆地回收到低轨任务的海上回收,再到高轨任务的海上回收,猎鹰-9火箭不断刷新纪录,一子级回收技术渐入佳境,证明了有动力垂直返回技术是一种可行的重复使用方案,但目前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黑店"的从良重复使用是现在火箭领域超级热门的一个话题,除了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第一级反推降落的回收方式外,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在取代"宇宙神"5和"德尔它"4的"火神"火箭设计图中,也首次引入回收概念。不过和"猎鹰"9完整回收火箭第一级不同,ULA只计划回收火箭第一级的两台BE-4或AR-1引擎。有趣的是ULA的首席执行官托里·布鲁诺以"聪明回收"称呼"火神"的回收方式,言外之意便是"猎鹰"9的回收方式是"愚蠢回收",颇有些对已分了ULA发射任务半壁江山的太  相似文献   

6.
<正>1月15日凌晨1点54分,10颗新一代铱星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这是去年9月1日"阿莫斯"6卫星事故后"猎鹰"火箭重整旗鼓的一次发射,火箭第一级也成功实现了海上回收。时至今日,"猎鹰"火箭的一级回收试验从屡战屡败发展到众人习以为常,一级火箭的反推垂直降落回收技术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去年对外公布了其拟在20年代用来送人上火星的载人运输系统构想。但那种巨无霸火箭共需设42台"猛禽"发动机,技术难度极高。近来马斯克表示要针对其中某些技术和资金问题公布一个"修订版"的火星殖民方案,并暗示把火箭直径缩小到9米,取消外圈的21台"猛禽"发动机,把全箭发动机数量从42台减至21台。虽然在发射和飞行中管理起来依然会很复杂,但21台发动机似乎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2月7日,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之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随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公司创始人兼CEO艾隆·马斯克回答了记者们感兴趣的问题。曾想象猎鹰重型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记者:这次发射的情况,请您大致介绍一下马斯克:截至发布会召开时,猎鹰重型火箭的飞行基本正常,但也有瑕疵。发射前,我对于可能出现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4:45,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首枚"猎鹰重型"火箭,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任务中成功陆地回收了两枚助推器,但芯级海上回收失败。该任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首次验证飞行情况此次发射的首枚"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改装过的红色"特斯拉"电动跑车发射升空,任务中火箭运行情况良好,按照预定目标完成了火箭的一级点火、升空、助推器分离、芯级与二子级分离、二子级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1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将一颗日本通信卫星JCSAT-16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并在海上平台成功回收了该火箭的第1级。而就在2个月前的6月18日,"猎鹰"9为国际空间站发射了第9艘"龙"货运飞船,随后,火箭的第1级在陆上成功回收。至此,"猎鹰"9的第1级已先后成功进行了2次陆上回收和4次海上回收。这表明,"猎鹰"9第1级回收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从而为未来打造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大幅降低运载火箭发射  相似文献   

11.
正继备受关注的5型猎鹰9火箭首飞成功之后,6月4日,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成功将欧洲卫星公司的一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猎鹰9"的第56次发射。显然,自2002年6月,埃隆·马斯克创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以来,他凭借"不按常理出牌"的个性及主导公司一系列航天"大动作",让商业航天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热门话题。那么,对于SpaceX来说,5型"猎鹰9"意味着什么?全球商业航天格局几何?从马斯克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1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SES-11/"回声星105"通信卫星。这是"猎鹰9"今年第15次发射。本次发射使用了猎鹰9火箭今年2月发射"龙"货运飞船时成功回收到的那枚第一级火箭。这是"猎鹰9"第三次采用使用过的第一级火箭发射卫星,也是其第二次以这种方式发射SES公司的卫星。本次发射再次在海上平台上对第一级火箭成功进行了回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发中心低成本运载器项目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群伞空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空投试验是国内首次开展的运载火箭子级回收群伞空投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为火箭子级回收技术研究以及低成本运载器项目研究奠定了基础。图为热气球展开升空。(  相似文献   

14.
正4月9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使用"猎鹰"9号火箭再次发射"龙"飞船。这是有史以来最重的"龙"飞船,它携带的"比格罗可扩展活动模块"(BEAM)也引人注目,但这次名为CRS-8的任务最受瞩目的还是它的附加任务:火箭海上回收。火箭发射后8分半钟,第一级完好地降落到海上浮动回收靶场上,开创了历史性一幕。艰难的海上落船今天的世界,人们对航天发射早  相似文献   

15.
8月2日,美国加州私营航天公司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火箭在太平洋中部夸贾林环礁奥麦利克岛上的美国陆军里根试验场进行发射时失败。火箭在起飞后约2分20秒时未能按计划实现级间分离。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埃隆&#183;马斯克对火箭未能实现入轨感到失望,但言称将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作为当代"商业航天发射"的典范,正一步步把"商业航天发射价格降到目前的10%甚至更少"、"人类廉价往返太空"等振奋人心的目标拉向现实:从2015年12月首次火箭回收成功至2017年1月14日,已经成功回收7枚火箭。2017年1月14日,猎鹰-9(Falcon-9)以"一箭十星"方式发射"下一代铱星"(Iridium NEXT)并成功回收火箭(发稿前,猎鹰-9又成功发射2次);2016年11月,该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  相似文献   

17.
晓柯 《国际太空》2015,(3):52-59
<正>众所周知,目前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所以长久以来,航天发射成本居高不下,发送质量1kg物质上天的成本约为1万~2万美元。比如,美国的猎鹰-9火箭总造价约为5000万美元,而其推进剂的成本只有20万美元。因此,打造猎鹰-9火箭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设计之初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回收以及重复使用猎鹰-9火箭的有关技术,以大大降低成本。如果能回收并重复使用火箭的第一级,可降低火箭成本80%;如果第二级也能回收并重复使用,可降低火箭成本99%。今年1月、2月,  相似文献   

18.
马斯克仅仅实现了火箭一级和整流罩回收,正在考虑二级回收.如今已经有人比他步子迈得更大.2021年,一家新兴企业先后弄到了两笔投资,第一笔价值9100万美元,第二笔价值6500万美元,准备启动全箭可回收型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9月2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称,该公司打算研制“猎鹰”9火箭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型号。重新设计的“猎鹰”9火箭将采用能利用自身动力飞回发射场的第一和第二级。现有的一次性使用“猎鹰”9火箭目前正在为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一次关键性商业货运补给能力验证任务做准备。马斯克说,火箭重复使用是非常难的工程问题,太空探索公司并不能保证肯定能让“猎鹰”9火箭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但一旦成功,这将带来发射费用的显著下降。他说,现有“猎鹰”9火箭的成本约为5000万美元~6000万美元。所以,若火箭能重复使用1000次,该火箭发射的资本成本将只有约5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月,马斯克宣布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开展卫星互联网宽带接入项目,即"星链"计划。彼时,SpaceX公司的"猎鹰"(Falcon)火箭和"龙"(Dragon)飞船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见证了SpaceX在短时间内将蓝图转化为产品的高效率。截至2020年5月底,"星链"星座已经发射了422颗,并以每月1~2批的发射频率持续进行星座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