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罗廖夫逝世以后,世界上有很多报道。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苏联的所有报道都隐瞒了科罗廖夫早期被苏联政府流放的历史。但西方报道有些地方又好像有些夸大。本文是根据苏联“军事评论”、美国“空间世界”、英国“空间飞行”和流亡到西方的部分苏联学者所撰写的专著中提供的素材加以分析编写的,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2021年12月14日,天链二号02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二代中继卫星系统的首颗装备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传输等服务.我国发射中继卫星数量增加至7颗,两代中继卫星相互兼容、在轨协同组网工作,天基中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将为我...  相似文献   

3.
8月2日,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4.
5.
非洲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升空□□1998年4月28日,价值1.58亿美元的尼罗河卫星-101(Nilesat-101)由一枚阿里安-4火箭从库鲁发射成功。这是非洲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与它同时发射的还有一颗由休斯空间与通信公司制造的日本BSAT-1b电视...  相似文献   

6.
谈煦 《太空探索》2013,(3):48-49
1975年12月3日,中国各大报在头版左下角刊登了一条让举世震惊的新闻:"我人造地球卫星按计划返回地面。"笔者保存了当时记录这段航天史实的报刊资料和外电评论。37年后的今天,笔者将这些资料拿出来,供读者观看,是想让年轻读者关注这段航天史实,了解我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1982年4月,欧洲确定了 Eureca 卫星(European RetrievableCarrier)计划,预计1988年首次发射,它将是欧空局第一颗可重复使用的卫星。Eureca 计划的费用目前已上升为1亿9千5百万个计算单位,约等于13亿法郎。这些资金将由八个欧空局成员国提供:主要是西德(42%)、法国(15.5%)和意大利(15%),其次是比利时、丹麦、西班牙、  相似文献   

8.
1982年3月24日,欧空局十四个成员国在巴黎开会,讨论并批准了欧洲第一颗地球遥感卫星的研制计划。此计划由该局应用处地球观测计划办公室管理,西德道尔尼公司领导的工业集团负责研制。计划在1983年底开始研制,1987年底用阿里安火箭发射。卫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沿海的开发,包括冰水域的开发,同时通过卫星获得全世界海洋的气象资料,改进全球气象预报。星上装备的合成孔径雷达,将用于陆地遥感及海洋观测。  相似文献   

9.
美航宇局在1978年10月24日发射了“雨云”系列(共七颗)的最后一颗卫星——“雨云-7”,任务是监测人为的和自然的地球大气污染。这颗卫星又是能提供连续环境数据的第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0.
日本1984年1月23日,将用N2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大崎发射场发射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第二颗将在1985年8月发射。卫星定点在东经110度静止轨道上。使用单位是通信和广播卫星组织及日本广播协会。用来进行新的广播技术研究实验和其它未来卫星广播普及的应用验证。广播卫星能够覆盖日本整个国土,具有地面广播和电视所达不到的高音质和清晰图象的能力。BS-2有两个电视频道,家用电视机可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和有关公司为能经常地到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现正研制第一颗称为“空间飞行器装置”(SFU)的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计划在1994年由第三枚H-2型运载火箭发射,运行6个月左右之后由美国的航天飞机回收。SFU可以在太空进行各种试验,特别是在材料实验方面将  相似文献   

12.
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卫星目前正在TRW公司进行测试,准备在明年一月用航天飞机发射。第二颗卫星正在装配,预定在明年年中发射。这种大数据率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用在地面用户和其它轨道飞行器之间传输数据的轨道中继系统,该系统包括东、西两颗卫星,两星的定点位置相距130°。第一颗星早已装配完毕,并经过测试和部分验收,后来接到进行修改的要求。这些更改包括:为适应从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1月27日,航天飞机将第一颗 Ku 波段的通信卫星 Satcom-2送入轨道。该卫星由美国 RCA 公司空间电子部设计和制造的。RCA 的 Ku 波段通信网包括三颗卫星。第二颗计划于1985年12月18  相似文献   

14.
日本计划于明年初用H1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它将进入570公里高的极地轨道。卫星重1340公斤,星体为3.1米×0.9米×1.8米的箱形,装有分辨率为10米的全天候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为18米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数据发射机和数据记录器等,合成孔径雷达上装有11.9米和2.4米的雷达天线。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设计寿命为3年。日本ERS-1上的合成孔径雷达采用L波段频率(今年发射的欧洲  相似文献   

15.
正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34年出生于俄罗斯克麦罗沃州,1953年参军。他很喜欢科幻著作,尤其喜欢苏联火箭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地球之外》,这本书中对外太空的描写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当苏联宇航部门再次招募航天员人选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由于自身条件优秀,1960年,列昂诺夫正式成了一名光荣的航天员。1961年,苏联著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成功进入太空。这极大鼓舞了  相似文献   

16.
1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决定1986年夏,用 N-2火箭发射第一颗海洋观测卫星。为了发展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和评价星上观测整个系统的性能,现在正用飞机进行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以及微波辐射计的验证飞行,时间为八个月,预计收集筑波、平塚、扎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10日,在万众瞩目中,我国首颗X射线脉冲星试验卫星开始了太空探索之旅。作为中国航天在原始创新、技术革命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X射线脉冲星试验卫星的发射,对于尝试建立一个长期稳定运行的时间基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征"家族派出的第100位成员顺利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6月1日零时08分,被一场大雨冲刷后的大凉山空气清爽怡人,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如腾龙般一跃而起,拖着长长的橙黄色火焰,直奔天空。一个新的记录随之诞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向太空出征。  相似文献   

20.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