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强烈地震,造成光缆断、电力断、道路断,四川、陕西、甘肃境内的多个县市的5400多座移动通信基站均受到损坏,使灾区的常规通信全部中断。另外,由于郊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导致通信设施的抢修也遇到了巨大困难,车辆开不进去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当天下午,总参谋部为抗震救灾部队紧急配发260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装备,为抗震救灾提供应急导航定位保障。截至20日17时,根据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的监测显示,已经有103部各型"北斗"装备进入灾区。"北斗"系统累计为抗震救灾提供定位、通信服务3000多次,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历程,其应用领域已十分广泛,从传统测量应用及军工相关应用已渗透到许多崭新的行业。通信行业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做时间同步;电力、有线电视、城市地下管道采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布设线路;交通、运  相似文献   

4.
1 频率和轨道是人类有限的自然资源□□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使用必然要占用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 ,要想每颗卫星都能正确、有序地工作 ,事先必须对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进行分配。1 .1 频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各种业务都离不开无线电频率 ,如通信、广播、测定、导航定位、气象、地球探测、天文、安全和救援、家用电器等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就拿通信业务来说 ,就有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 ,而卫星通信又有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和非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 ;另外 ,国内外各公司的卫星通信业务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大量的业务需要大量的频…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具有高精度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特点。自开通以来,“北斗”系统已经在我国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森林防火、通信、电力调度及救灾减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激励、示范项目的开展和联盟与产业园的涌现,促进了“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雨中雅安、震中芦山,海鹰无人机一次次紧急起飞,升空拍摄;连续4天,8个架次,雨中、雾里、山间,"海鹰"冲锋在前;一次次低空盘旋、一张张影像图片,震区灾情逐渐清晰……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巴蜀大地再添疮痍。震区环境复杂,虽有救援力量突进,但通讯不畅、灾情不明,给应急救援带来严峻挑战。黄金救援72小时在一分一秒过去,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灾区人  相似文献   

7.
8月29日,来自加勒比海的5级飓风“卡特里娜”登陆美国,席卷墨西哥湾,祸及美国沿岸各州,受灾最重的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几乎完全变成一片泽国,哀鸿遍野。据美国媒体报道,“卡特里娜”飓风是自1906年旧金山地震和火灾以来美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为帮助灾区居民抗灾抢险和重建家园,美国总统布什紧急调动军队参加救灾工作。目前进入灾区救援的美军人数已超过5万人,是美国历史上为救灾派出军队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制定发展自己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案.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既能弥补地面移动网的不足,又可以作为地面移动网的延伸,从而满足漫游通信以及地面通信网覆盖不到地区进行通信的需要.使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解决占国土面积50%左右、地面蜂窝网难以覆盖的稀路由通信地区的通信;能满足大量的货运、海运、航空、野外勘探、抢险救灾及国防等移动载体“动中通”业务的迫切需求;它是解决全国不能通电话的自然村通信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可为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掌握灾区情况,决策救灾部署提供依据的重要通信手段;同时,它也是解决灾害发生过程中通信的唯一应急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世界震惊。在牵系所有中国人的救援大行动中,天上的卫星为抗震救灾做出独特贡献。目前,中国共有九种型号十五颗卫星为抗震救灾提供支援。“导航星“定位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0.
高精密时间频率系统是现代化战争中实现精确打击的基础,而守时工作是精密时间频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随着卫星定位定时系统的不断发展,利用远程传输的标准时间信号在本地获取高精度的时间成为一种相对便宜而方便的方法。对与标准时间服务相关的时间同步方法及守时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种10-9量级高精度时间同步和保持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力、交通和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潜艇只在必要时刻才浮出水面,对实时通信和导航定位造成极大制约。蓝绿激光具有深水穿透性高、衰减系数低等优势,已在机载和星载平台对潜艇通信中得到验证。借鉴GNSS导航信号产生原理,结合蓝绿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与低轨卫星自身精密定轨,提出了基于蓝绿激光通信的低轨卫星对潜定位算法。通过在激光通信中增加载波相位调制,实现潜艇激光接收器的伪距测量,联合其高程测量信息实现水下定位。以一带一路海域,特别是中国南海区域为服务对象,优化星座参数设计了3颗卫星组成的低轨稀疏星座。潜艇在星座覆盖区域内保持静态,间隔1~3min完成至少两次通信测距和导航电文接收,联合两组观测数据、精密星历及高程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解算。仿真结果显示,在卫星过境期间,考虑卫星定轨精度,激光在空气、水下传播误差等因素,潜艇可在水下实现X、Z方向定位误差优于100m,Y方向误差约100~150m的高精度定位,对提升潜艇的战场作战能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已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是我国自行建设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它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目前系统服务区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可以保证我国重点用户在导航定位方面不依赖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人造地球卫星有哪些用途? 人造地球卫星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方面的应用,如通信广播、导航、交通指挥与调度、防盗报警、野生动物跟踪保护、放牧、救援、气象预报、矿产和水资源探测及管理、环境监测和管理、大地测量、农作物长势和产量预报、森林火灾和虫害防  相似文献   

14.
自动车辆定位调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虽然具有话音通信调度能力但是缺乏用户定位导航能力,GPS(全球定位系统)虽然具有导航定位能力但是缺乏用户之间的通信能力.因此,如何将GPS与集群通信系统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组成动态的自动车辆定位调度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研究Motolora智慧网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自动车辆定位调度系统需要解决的几个技术难题:识辨和提取控制信令和话音信息,自动建立GPS数据链路以及信道负载平衡等,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实践结果已证明了这些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免不了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自古以来,水灾、旱灾、风灾、火灾、地震、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灾难和威胁。但人类也同灾害不断抗争,不断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灾害的有效监测、防范和评估,许多高科技产品在灾后救援和重建中大显身手。可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灾害的斗争史。大家对航天技术预测、防范甚至是救灾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航天技术能为灾害评估和灾区重建做些什么,恐怕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月球中继通信与导航技术研究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磊 《国际太空》2014,(4):51-54
月球背面、两极和边缘等对地不可见区域的探测或将是未来月球探测中的重点,其中继通信与导航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对月面中继通信、月面定位与连续巡视的导航以及星间自主导航需求,广泛调研月球探测的中继通信和导航方式的国外研究进展,提出基于平动点的中继通信和导航方式作为未来月球探测任务的通信与导航手段,并给出了后续研究建议及应用前景,可为我国后续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中的中继通信与导航方式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自身定位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部署在三维空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传感器节点自身定位方法APIT-3D(Approximate Point-In-Tetrahedron),通过判断传感器节点是否位于由锚节点组成的四面体的内部,筛选出可能的位置区域,并最终计算这些区域交集部分的重心,作为待定位节点的位置.仿真实验表明,作为一种不基于测量设备的定位方法,APIT-3D可以达到节点通信半径的40%以下的较高精度的三维定位,而且通信开销相比于二维定位方法增幅不明显.APIT-3D定位方法无需复杂的测距设备和昂贵的外部设施,且通信协议相对简单,因此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维自身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图匹配定位是一种主流的车载导航定位方法,其以车辆轨迹数据和路网地图为基础,将车辆位置估计输出到路网地图上。该过程可对车辆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是车辆导航、交通诱导、交通预测等应用的基础。针对现有地图匹配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算法流程依赖路口匹配精度,在较大初始误差场景下寻路正确率较低,以及寻路结果错误易影响后续匹配精度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卷积的地图匹配方法。利用图像卷积方式对比了车辆轨迹与道路的几何特征,以实现匹配定位,从而确保了初始误差较大场景下的匹配精度,并且避免了由寻路错误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卢朋 《国际太空》1998,(12):6-7
卫星的减灾应用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卫星应用新领域,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卫星减灾系统实际上是由各种功能的卫星构成一个综合卫星数据信息系统。它综合应用气象、资源等卫星对地观测获取的各种信息,依靠通信卫星对信息的中继和传输,以及导航定位、搜索救援卫星的...  相似文献   

20.
卫星定位通信系统是具有10米以内高精度的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达到高精度的关键是应用了伪随机码扩谱及差分定位技术。诸如星历误差、电离层时延变化和地球模型不准等误差,通过应用差分技术可以大部分消除。本文阐述了差分技术的应用和系统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