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然而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呢?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又是经过怎样的特殊训练被培养出来的呢?日前,记者有幸进入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零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员的训练生活——  相似文献   

2.
人物资料: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龙江县人,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5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9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航天员。聂海胜:1964年9月出生,湖北枣阳人,1985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七飞行学院,曾在空军航空兵某师任飞行员,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9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航天员。  相似文献   

3.
正圆满完成欧空局洞穴训练的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近日回到北京。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参加并完成国际洞穴训练,也是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叶光富首次亮相。这次洞穴训练任务有6名航天员参加,其中包括2名美国航天员和俄罗斯、中国、西班牙、日本各1名航天员。在15天的训练时间里,航天员们组成乘组在意大利撒丁岛  相似文献   

4.
随着神七的升空,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走人人们的视线。那么,这3名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向记者介绍了神七航天员乘组的选拔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第四节 航天飞机上的炎黄子孙 在20世纪中国航天员登上太空之前,人类遨游太空的幸运儿当中,有一位是炎黄子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代表。这位航天员是谁,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7.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8.
近日,空军招飞局局长隋国胜大校透露,空军第8批女飞行员选拔工作全面展开,和前七批招飞相比,这次的标准更高、更严,甚至增加了选拔航天员的部分标准、条件,原因就是,将在这批女飞行员中选拔我国首位女航天员!此次招收的女飞行学员进入空军航空大学接受4年的培训后,选拔出优秀学员,再接受2—3年的航天员训练,力争在2012年前,让中国的女航天员飞上太空。  相似文献   

9.
陈彩连  夏丹 《太空探索》2006,(12):23-27
金秋十月,应中国宇航学会的邀请,美籍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来北京作了参观访问,我们杂志社特地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我国航天员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航天员们在火箭升空时及在飞船返回中,总会穿着一种很特别的衣服,它外表蓝白相间,全身还有一些管线。这种特别的衣服,就是航天员们的生命守护者——压力服。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的关键就在于航天员能否上天,而航天员的生活与训练又是绝对不能受到外界干扰的。因此,中国的航天员始终是一个隐晦的话题,他们的头上笼罩着神秘的光环。随着神舟飞船第四次发射的成功,中国的载人航天也进入了倒计时,那么中国的航天员现在都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是如何选拔、训练与生活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披露——  相似文献   

12.
航天飞机的航天员分为三类:驾驶航天员、任务专家航天员和载荷专家。不同类型的航天员选拔标准不同,在航天飞机的三类航天员中,对驾驶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最严,对载荷专家的要求最宽。根据美国航宇局的新规定,对驾驶航天员申请人的基本要求是:获得工程、生物学、物理学或数学方面的学士学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优先;具有1000小时以上的喷气式飞机驾驶经验,曾当过试飞员的优先;身体符合航宇局的Ⅰ类体检标准,而且要视力良好,血压正常,身高在1.6米至1.9米之间。当然必须是美国公民。这些要求与20世纪50年代末期选“水星”计划航天员时的标准相比,没有太多变化,当然有些地方也有放宽,如对年龄没有明确规定,不一定要从空军试飞员学校毕业,飞行小时从1500下降到1000小时,但对身高的限制放宽明显。  相似文献   

13.
《飞碟探索》2008,(10):5-5
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升空。在此之间,“神舟”计划的两次载人飞行分别是1人和2人,而这些是3名航天员飞上太空。这个数字变化说明,“神舟7”号在内部空间和舒适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方网站上,自称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专业人士”的网民宣称:“以我从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航天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记者:您是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的?请谈谈您的成长经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您成为我国第一位航天员?
  杨利伟:我当飞行员时就知道世界上有航天员,因为飞行员毕竟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一种职业,至于自己是否能够成为航天员,当时真的是不敢想。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虽然立项了,但最初整个项目主要是从科研的角度来做。那时候国外的航天员有很多是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的,当航天员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毕竟,当时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水平还没发展到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9月7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报告,称美国航天员人数不足以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载人航天之需。报告说,航天员队伍规模的不断缩小对美载人航天投资构成威胁,NASA应采取步骤扩大航天员队伍。  相似文献   

16.
蔡洋 《太空探索》2023,(1):16-19
<正>2022年11月29日,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不久,3名航天员飞入“天宫”,在太空中首次同时出现6名中国航天员的身影。与此同时,太空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国外商业空间站建设蓄势待发。可以说,未来在轨工作生活的人必将越来越多。专业航天员和太空游客会经历哪些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为支持更多人在轨,科研人员需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7.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已经开始,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招募"不单单从飞行员当中选拔,还要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比如相关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大学。不单单选拔男性航天员,还有女性航天员。"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1时01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出舱,本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九次太空远征,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自从6月5日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以来,  相似文献   

20.
在谈到载人火星飞行时,首先想到的是航天员,在谈到航天员时,首先考虑的是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虽然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会遇到许多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莫过于航天员的选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任何复杂的技术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挑选火星航天员是另一回事。因为火星航天员面临着许多常人难于忍受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