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近空间飞行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定义和分类,阐述了各国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状况,论述了低速和超高声速等两类主要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潜在优势,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预测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临近空间飞行器信息系统一体化载荷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啸  唐博  张天虹  秦开宇 《航空学报》2016,37(Z1):127-133
介绍了临近空间日趋受到各国的关注和研究、临近空间的概念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概况。从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层面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信息系统多任务需求和现有设计的矛盾,指出研究临近空间飞行器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信号交链和多任务一体化协同技术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临近空间飞行器信息系统一体化载荷平台的研究,构建了采用冗余备份技术的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的统一开放的柔性系统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3.
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艳 《国际航空》2006,(9):84-85
临近空间特有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对临近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正成为各航空航天大国关注的热点.为此,它们甚至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临近空间飞行器,并已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本文介绍、分析了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思路,并从其中的技术难点出发,对我国利用临近空间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临近空间超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发展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近空间超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前沿方向,简述了目前国外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发展概况,梳理并分析了发展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对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临近空间在网络中心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近空间各类平台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推动,导致临近空间迅速成为各国在空间控制和空间利用中竞争的新热点。本文在阐述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及作战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临近空间在网络中心战中的应用方向,给出了应用优势及应用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和应用将可能对未来整个作战体系和作战思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临近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研制具有高难度性,存在诸多技术难题。考虑现有的应用需求和技术基础,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先进概念进行研究,提出具有技术发展可行性的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概念和方案,重点开展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研究。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满足长达数月的抗风驻留飞行和机动,为持久驻留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研制奠定技术基础。研究提出一种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气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分析和天地往返设计,文章详细介绍结构设计部分。结构设计采用复合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研究表明:采用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轻质复合材料能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结构重量。  相似文献   

7.
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国  周军 《航空学报》2014,35(2):320-331
针对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出现的新的控制问题,分析和总结了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控制进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首先,基于飞艇和浮空器等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其飞行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这类飞行器的当前发展状况,从飞行器控制角度出发,着重介绍总结了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在控制系统执行机构配置、数学模型、姿态控制、定点控制、速度控制、航迹优化、轨迹跟踪控制、升空和返回控制、压力控制,以及应用的多种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最后,在已有的控制问题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在控制研究领域所要解决和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临近空间飞艇国外发展现状,分析变体飞艇系统重量轻、飞行升限高、环境适应性和持续驻空能力强的独特优势,论述临近空间飞艇的高效变体模式,阐述临近空间变体飞艇的关键技术,如飞艇变体控制技术、飞艇飞行控制技术,为临近空间飞艇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Ma4-6级别临近空间飞行器材料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a4~6级别临近空间飞行器飞机表面瞬态温度的计算方法及表面温度分布;阐述了热防护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重点讨论了高马赫数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材料的使用要求,以及满足Ma4~6级别临近空间飞行器热防护要求的材料体系方案;提出高马赫数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天文导航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冰  郑勇  陈张雷  章后甜  刘新江 《航空学报》2020,41(8):623686-623686
临近空间是航天与航空业务领域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超声速飞行器是临近空间力量部署的重要载体,已逐渐进入应用部署阶段。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任务条件对导航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总结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导航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天文导航技术的应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5个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星图采集效能、光学误差模型、视场观测机理、姿态更新速率、小型化模块化工程化等。研究结果可为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天文导航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叙述了临近空间的定义及临近空间的飞行器类型,回顾了美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猎鹰计划的研究目标及军事应用,重点介绍猎鹰计划中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宏伟  郭建国  林鹏  周军 《飞行力学》2012,30(3):250-253
针对临近空间特殊的飞行环境和流场特性,以面对称的子母弹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CFD仿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腹抛分离发射方式下分离速度、高度、子弹气动力与姿态角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和分析多者之间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临近空间腹抛分离发射的分离方案,这为今后开展该领域分离发射技术的研究和临近空间气动流场的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临近空间超声速飞行器严酷的使役特点和要求给机体结构选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短时热强钛合金材料以耐高温、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制造加工成形工艺优良的优点成为临近空间超声速飞行器的首选材料。根据临近空间超声速飞行器的使役特点与选材要求,从性能、制造加工成形工艺、成本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出发,对短时热强钛合金在飞行器结构上的应用研究思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为临近空间超声速飞行器机体结构的选材、设计和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非开普勒轨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林  吴德伟 《飞行力学》2012,30(3):276-279
以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非开普勒轨道弹跳飞行为研究对象,论证了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轨道属于非开普勒轨道的研究范畴.首先给出了非开普勒轨道机动巡航段、再人段和再入瞬间的动力学方程;其次研究了再入瞬间高超声速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位置矢量求解问题,提出弹跳系数的概念;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非开普勒轨道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分析与组网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超  仇启明  彭文攀 《航空学报》2016,37(Z1):134-138
近年来,临近空间组网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临近空间飞行器运行轨迹复杂和高动态的特性为实现可靠通信增加了难度,必须使用合适的移动模型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完整的运行轨迹,利用QualNet平台建立了飞行中各个阶段的模型,并基于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向量(AODV)路由协议进行了性能仿真,仿真结果为今后设计空天地-体化飞行器测控通信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是介于航空器与航天器之间的特殊飞行器。受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储能电池能量密度的约束,提升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气动效率和螺旋桨推进效率是保证该类型无人机平台任务执行能力、具备永久飞行能力的重要技术途径。然而低雷诺数效应给全机增升减阻技术攻关和节能降耗的设计目标带来了严重困难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翼型设计、气动布局设计、螺旋桨/机翼气动耦合设计、流动控制技术、螺旋桨增效设计5个方面调研了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增升减阻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现有增升减阻措施的技术路线,分析了不同增升减阻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针对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增升减阻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拦截问题,研究了拦截弹中末制导交接班时的导引头视角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及其对红外传输的影响,表明该空域适合红外探测器工作;然后,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红外特性设计了红外导引头方案;最后,将目标视为点源目标,建立了探测距离计算模型和大气透过率工程计算模型,研究了导引头探测距离与探测视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自上而下的探测方式有利于增加导引头探测距离;拦截弹中制导段弹道宜采用高抛再入式弹道。  相似文献   

18.
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是低速临近空间飞行器中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有望成为一个理想的区域通信、中继和运输平台。实现N×24小时能源闭环的超长航时飞行,是发展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的核心问题,也是形成“区域保持+时间持久”特色能力的关键。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是解决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跨昼夜能量闭环难题的有效技术方向。当前临近空间太阳能飞机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可分为2类:不考虑风场变化的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和不考虑大范围高度变化的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分别对这2类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考虑不同处理框架给实际工程应用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认为未来应统一考虑太阳辐射、空间高度和风场变化,并融合重力势能与梯度风场对太阳能飞机临近空间持久驻留能量变化的影响,开展基于强化学习框架的太阳能飞机能量最优“通用”飞行航迹规划方法研究。为此,有必要开展临近空间风场环境表征与重构、临近空间梯度风场对太阳能飞机滑翔轨迹能量影响分析、最优飞行航迹示教轨迹生成与分类、基于示教轨迹的太阳能飞机强化学习框架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可为设计太阳能飞机能量最优航迹规划方法提供参考,为规划太阳能飞机研究技术路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滑跃式机动是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一种重要运动方式,现有文献中鲜有对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跟踪技术的报道。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的跟踪模型,其核心是将目标加速度建模为具有正弦波自相关的零均值随机过程,并据此构建了跟踪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的状态方程。通过仿真实验与Singer模型、Jerk模型和CV+CA+Singer交互式多模型IMM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模型在跟踪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滑跃式机动目标时的合理性与优势性。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平台的使命任务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平台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的关键度和成熟度,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构建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平台作战能力的评估准则。运用该评估准则对某临近空间高超声速 ISR平台的概念设计方案进行了作战能力评估,并与美国正在研制的 SR-72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对其作战能力影响较大,在相同航程条件下,高升阻比气动外形能显著提高飞行器的有效载荷装载能力,进而提高飞行器的综合作战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高超声速 ISR飞行器的论证、研制以及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