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本文应用Monsanto加工性能测试仪,研究了国产三元乙丙胶的挤出性能。结果表明,在三元乙丙胶配方中增加炭黑含量,对剪切应力增加的作用不明显,但可大幅度地降低制品的挤出膨胀率;在配方中增加环烷油含量,对剪切应力降低的作用非常显著,但对制品挤出膨胀率的增加却很少。这对三元乙丙胶的挤出性能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同时还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三元乙丙胶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律方程。并且证明了随着温度的增加,三元乙丙胶的挤出膨胀率降低,是由于当温度增加时,其应力松弛时间缩短,使得胶料在毛细管内的弹性应变衰减速度加快所致。  相似文献   

2.
温杰 《国际航空》2007,(8):68-71
从商业客机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开始,速度一直是航空界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出现一种经济上可行,又满足环保要求的超声速运输机,很有可能将相当一部分的亚声速运输机挤出国际空运市场。  相似文献   

3.
三元乙丙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耐热性和耐臭氧性 ,其密度小 ,适合加入大量填充剂配炼成混炼胶 ,该混炼胶成本低 ,它与其它饱合链结构聚合物相比 ,在高达 150℃时仍具有良好的耐臭氧性。使用三元乙丙配炼成混炼胶并经硫化加工 ,已成为多数橡胶加工行业 ,特别是汽车密封产品制造行业的理想加工方法。本成果对三元乙丙混炼胶在微波、盐浴及热空气等不同硫化挤出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产品挤出加工时流道的设计计算方法。三元乙丙混炼胶制成的汽车密封产品的加工 ,是依靠生产线进行连续挤出硫化 ,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挤出机复合挤出产品、超高…  相似文献   

4.
材料挤出成型是一种典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通过高温加热,将热塑性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熔融挤出,而后逐层累积成型。它具有无需模具、可成型复杂零部件、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聚醚醚酮作为一种半晶态超强热塑性聚合物,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佳等优异特性。利用材料挤出成型工艺制备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可实现零部件的高性能低成本快速制造。介绍了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成型工艺机理、技术发展及性能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系统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挤出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发展北京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对北京经济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然而,奥运对北京经济同时也具有不利的影响--挤出效应.文章具体分析了奥运对北京经济的挤出效应,以便更好的利用这次机遇促进北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凯恩思理论出发,评价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及其带来的财政风险,认为由于我国的利率非市场化和高储蓄倾向,积极财政政策并未产生挤出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风险.考虑到国债投资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减和民间投资的逐渐复苏,积极财政政策会逐步淡出.  相似文献   

7.
对FGH96/GH4169异质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形貌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测量了焊接过程的界面温度。结果表明,惯性摩擦焊近界面处最高温度超过1100℃,达到母材强化相固溶温度区间。摩擦初期GH4169侧率先产生磨损颗粒;摩擦过渡期磨损颗粒被细化,摩擦界面形成高温粘塑性金属,在顶锻压力作用下开始形成飞边,夹杂物随之被挤出;准平衡摩擦阶段界面处高温粘塑性金属被持续挤出,飞边增大。焊后于焊接界面处形成等轴细晶区,细晶区与母材间为热力影响区,产生明显的变形,形貌为拉长晶粒。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粉碎方法解交联交联聚乙烯(XLPE),使用不同粒径交联聚乙烯回收料(RXLPE)填充交联聚乙烯,并对RXLPE/XLPE交联体系的交联过程和制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XLPE与XLPE一次挤出由于RXLPE吸收部分交联剂不参与交联反应而导致凝胶含量下降,二次挤出则会减少其吸收而有较高凝胶含量,制品冲击强度较高;流变仪温度扫描结果发现回收料含量的增加和粒径的减小都会导致交联反应过程变慢,平衡后复数黏度降低;相同粒径下随着回收料含量的增加,模压制品冲击强度下降,弯曲模量有一定提高;相同RXLPE含量下,随着回收料粒径减小,模压制品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DEFORM-3D有限元商业软件,利用焊合面重构技术实现了空心型材分流组合模挤压过程模拟,获取了挤压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与流动速度场的规律,结合型材挤出时模拟的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分布,研究型材挤压的晶粒分布规律并其成因。结果表明:挤压型材的横截面上的应力应变分布与实际晶粒尺寸分布有对应关系,型材挤压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集中分布是造成型材边部晶粒尺寸比中心部细小,拐角区域晶粒比直边区域细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挤压孔边残余应力的测定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供了一种确定冷挤压孔边残余应力的工程方法。采用无损检测的普通密栅云纹方法,分别测定芯棒挤入和挤出两个状态下的孔边应变值;基于这些实测的应变值,采用追踪加载路线的方法,推算出孔边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1.
一些发动机厂真空处理炉上使用的大型“O”形橡胶圈,其规格为φ2000×30毫米。原由某橡胶厂供应,但其寿命很短。一九七七年要求我厂协作。对于这种大规格的“O”形橡胶圈,我厂也未曾制造过。该圈是密封元件,表面要求光滑,若采用挤出成型,其表面质量未必能够满足密封要求。若采用模压成型,而我厂又无大型液压机,也无大型车床加工其模具。经过研究后,决定采用局部硫化模具分段成型。局部硫化模具结构很简单,如下图所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介绍了螺旋缠绕、金属丝、浇铸、离心浇铸、芯棒气化和挤出等6种聚酰亚胺管膜成型技术。指出了聚酰亚胺管膜成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强调研制和开发这一技术的必要性,展望了聚酰亚胺管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在带漆层焊接的机理中沿用漆层汽化和碳化的论点。本文在电枢绕组与换向器接入端带漆层焊接中,提出了漆层解聚液化以及换向器接线台作为焊接电极的新观点。并以漆层解聚液化挤出后的聚合物分布状况作为评定焊点质量可靠性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航空港》2011,(10):42-43
小贴士Ⅲ怎样挤出公司差旅费中的"水分"?差旅费是企业第二大可控成本,所以一直以来,自负盈亏的中小企业老板都很重视差旅成本的节省。例如,老王最近在自己的公司实施"差旅管理"——公司财务说,去年公司全部差旅支付50万元人民币。今年现金流紧张,所以老王直接大笔一挥,相关预算减少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中,常遇到图1类型的零件。其圆弧型面加工的传统方法是在平面磨床上先用挤光刀(图2)将砂轮圆周面挤出圆弧为R的凸型面,再以此型面砂轮来磨削零件,达到技术要求。但是,上述这种挤压砂轮的方法有明显的缺点: 一、工人劳动强度大。使用挤光刀时,被挤砂轮须低速旋转(每分钟数拾转,高于此速,会磨坏挤光刀)。操作时砂轮向挤光刀作垂直缓动送进,靠接触面的压应力将砂粒逐渐挤掉,而获得所需的砂轮型面。但平面磨床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防部于去年11月下旬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两个竞争小组将进入JSF计划的第二轮竞争,麦道小组被挤出圈外。这是麦道公司在国防领域继ATF、A-12、RH-66竞争失败后的又一次失利。在民用飞机领域,麦道公司也明确宣布终止MD-XX宽体客机发展计划,退出宽机客机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从简要介绍航空轮胎的制造工艺(过程)、检验和试验项目开始,重点阐述了从塑炼、混炼、压出(或挤出)、压延、胶帘布裁断、帘布筒制造、钢丝圈制造、胎圈成型、轮胎成型、轮胎硫化、检验和试验项目、人员、设备等方面如何对航空轮胎成型过程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18.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孔挤压强化数值模拟方法及参数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究孔挤压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上的应用,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孔挤压工艺的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讨论了芯棒材料、挤压量和摩擦因数对周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H4169的挤压量上限为186%,并得到了挤压量和摩擦因数的优选范围;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受挤压量控制,在挤入面和挤出面都与挤压量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但存在最佳挤压量;挤压过程中芯棒会发生塑性变形,选材时要综合考虑芯棒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摩擦因数仅影响孔边的残余应力分布,润滑不良时挤出面会因材料堆积而成为危险截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了解使用情况、复查设计制造过程、断口金相分析技术、对比试验对飞机制动缸渗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渗漏是由于制动缸活塞孔底破裂,刹车时液压油被挤出附着在制动缸表面.断口提示裂纹为多源疲劳断裂,疲劳源为内壁R2转角表面铬酸阳极化孔洞聚集处.制动缸端面内圆处承受较大弯矩是制动缸疲劳开裂的促成因素.采取改进机加和表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可熔体加工热塑性聚酰亚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发展航空航天、微电子、汽车及电器等高技术领域先进材料的角度,阐述了可熔体加工热塑性聚酰亚胺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报告了热塑性聚酰亚胺的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纺丝、涂覆等工艺;讨论了热塑性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对聚酰亚胺热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几种最新热塑性聚酰亚胺的特点和典型应用实例;指出开发新型热塑性聚酰亚胺应综合考虑可加工性、耐热性、成本以及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