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集群卫星网络所具有的高动态拓扑、信息异构及灵活组网的特性,使其对信息层面的拓扑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现有的卫星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深入解析集群卫星网络信息拓扑控制内涵的基础上,根据集群卫星网络特点,提出通用的集群卫星网络信息拓扑模型及星地拓扑控制策略,并对现有的卫星拓扑控制算法进行分类说明,根据拓扑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卫星拓扑控制技术在运用于集群卫星网络中的限制条件,最后针对应用需求及技术特点,指出集群卫星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月球着陆器着陆缓冲机构是月球着陆探测的关键部件,其展开锁定过程为一拓扑结构变化的过程.由于该过程较为复杂,研究方法多采用试验研究,而对于其内在运动特性分析不够深入.为了量化分析着陆缓冲机构展开锁定拓扑变化过程,评价设计的正确性,获得其运动过程中的机构运动特性,需要开展机构动力学分析.文章采用奇异性分析法,建立展开锁定机...  相似文献   

3.
用于小行星探测的离子电推进屏栅电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小行星探测中离子电推进多工作点调节的需求,将离子电推进电源处理单元(PPU)屏栅电源的拓扑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国内外屏栅电源的现状与应用场合,分析了各个屏栅电源拓扑结构的特点,最后得出了LLC拓扑可以满足任务要求。通过对LLC拓扑的工作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时域增益曲线模型,以适应宽范围输入的要求。结合目前对于LLC拓扑的研究,提出数字化控制方式、三电平谐振变换器和混合控制3方面的技术展望,可为今后研制高效率、轻质量的离子电推进PPU屏栅电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卫星结构的拓扑优化与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晋  陈昌亚  王德禹 《宇航学报》2004,25(6):673-676,693
在已知某卫星主承力结构的空间大小、约束及载荷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对一连续体进行拓扑优化得出主承力结构的最优结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卫星上十五个结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和尺寸优化,计算结果证明由连续体通过拓扑优化得到桁架结构的最优拓扑是可行的,若再结合灵敏度分析及尺寸优化,可以大幅度减轻卫星结构重量,改善卫星结构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航天》2015,32(1)
对空间杆状构架式展开机构,提出了一种变胞机构型综合与分析的方法。用拓扑理论由平面三自由度机构综合出十杆机构,根据展开机构工作特性,讨论了变自由度机构的结构特点和运动链结构变化规律,对该类机构自由度变化过程进行了型综合,分析了机构的拓扑性能。研究为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变胞机构的型综合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可用于变胞机构快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设计与分析一体化实现。  相似文献   

6.
李学锋  邹蓉 《航天控制》2001,19(2):49-55
在电路网络树拓扑模式被识别出来的基础上 ,推导出网络树的基本拓扑模式图形生成算法 ,以便于分析设计人员使用拓扑模式图形的方式对电路系统进行具体的潜在电路分析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复杂外结构的环境热流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创  夏新林  戴贵龙 《宇航学报》2011,32(3):683-687
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适合飞行器复杂外结构环境热流的计算方法。采用由环境映射面组成的封闭结构对空间飞行器进行包覆,根据飞行器的轨道特征及瞬时位置,确定映射面上环境热流的大小及方向。在映射封闭结构与飞行器表面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中,通过蒙特卡罗法结合设备表面的镜、漫反射特性,计算环境映射面到各设备表面的辐射传递因子,进而获得在轨飞行器不同位置的瞬时环境热流。计算中考虑了结构表面间的遮挡及多次反射问题,解决了空间飞行器因设备众多、尺寸差异大、表面辐射特性不同等给热流计算带来的困难,并为后期的热分析计算提供精确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MPPT技术的国外深空探测器电源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对于光强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深空探测器,具有一定的优势。对MPPT电源系统拓扑结构及其在国外深空探测领域的典型应用,如"罗塞塔"(Rosetta)、"信使"(MESSENGER)探测器电源系统等,进行了调研和综述,分析了3种MPPT拓扑结构的特点,并指出光强、温度等空间环境因素,以及负载特性、系统稳定性对电源系统的影响,可为MPPT技术在我国深空探测器电源系统设计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交叉类比”学习法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分立器件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是掌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中的一个基本知识点。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通过"交叉类比"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由各类分立器件构成的不同组态的放大电路特性。本文以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特性的授课为例,从不同的电路拓扑入手,分析了"交叉类比"在授课中的应用。几年来的教学效果评估显示,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轨姿控发动机部分振动试验夹具存在质量偏大、频率特性差等问题,采取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典型试验夹具进行了结构设计改进。基于Optistruct的拓扑优化模块,讨论了动力学拓扑优化模型及多目标优化的实现策略,介绍了离散度参数及最小成员尺寸等优化控制参数的设置。通过对推力装置块状试验夹具的拓扑优化,研究了优化目标及控制参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优化后夹具频率特性满足试验要求,减速效果明显。通过实物振动试验,验证了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试验条件下夹具控制响应平稳,满足试验容差要求。最后,通过对某型轨姿控发动机整机锥状试验夹具的结构设计改进,进一步拓展应用了拓扑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夹具的模态频率和动态响应特性显著改善,为后续发动机振动试验夹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改进型 L ogistic- Map映射作了改进 ,对基本混沌序列两端分布密集的缺点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将所得到的混沌序列和修正了的对偶频带法相结合 ,又可以产生一类混沌宽间隔FH- CDM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仿真验证的结果显示 ,新序列分布比较均匀且有较好的汉明相关性 ,而且数量极多  相似文献   

12.
扩频角度跟踪系统是实现扩频测控的前提,研究无数据包络情况下的直接扩频角度跟踪系统,在系统建模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建模、精度分析和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扩频角跟踪精度可达到单脉冲信标跟踪的精度;精度不仅受接收机输入端噪声的影响,还受数据自噪声的影响;高信噪比情况下,角误差通道的相移限制跟踪精度,但合理设置参数仍可实现多目标、高精度的扩频角度跟踪。  相似文献   

13.
混沌码用作测控扩频码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混沌码的基本特性,提出用混沌码作为测控扩频码的构想,并讨论了混沌码扩频测控体系构成,以及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从而论证混沌码扩频测控体制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混沌码比传统扩频码有更强的保密和抗多址干扰特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抑制窄带干扰的简化方法,利用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布特点和能量聚集度准则,快速、有效地跟踪输入信号频谱的变化,从而对扩频信号中的干扰进行快速定位;通过自适应改变权系数的方法实现对强、弱窄带干扰的分别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干扰抑制法既可以有效地清除快速时变的强窄带干扰,又可在处理其他类型干扰时避免或减小有用信息的损失,从而大大提高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在复杂干扰情况下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5.
GOLD码发生器广泛应用于CDMA码分多址系统.其主要用途是产生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码序列.调制技术可以应用在一个多用户CDMA系统中的各种形式的扩频技术中.最流行的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本文对广泛用于扩频通信的m序列及其复合序列平衡GOLD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的平衡GOLD码发生器.  相似文献   

16.
位移序列多进制扩频通信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 m序列的位移序列做扩频序列的多进制扩频通信方式 ,并给出了它的系统模型 ,分析了它的通信性能。理论分析证明 ,用 m序列的位移序列构成的多进制扩频通信方式具有很高的通信有效性和通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GOLD码发生器广泛应用于CDMA码分多址系统。其主要用途是产生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码序列。调制技术可以应用在一个多用户CDMA系统中的各种形式的扩频技术中。最流行的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本文对广泛用于扩频通信的m序列及其复合序列平衡GOLD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SP的平衡GOLD码发生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扩频码(序列)容错能力影响扩频系统的性能的问题。分析了二进制序列集合作相关检测时的容错能力与序列的相关特性之间的关系,给出容错能力的理论界限;研究了相关器输出判决门限的确定及相关峰检测概率与扩频序列的容错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于混沌是一种动态的、类随机的非线性系统,且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连续的功率谱、各态遍历等特性,因此可产生伪随机序列。本文就是将混沌连续的功率谱进行反褶、平移、相加、缩放等变换构造出了一种新的伪随机序列,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初步验证了该序列的各项特性是满足了Golomb的3个公设。此序列产生方法简单,基本可以广泛应用于保密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扩频技术的隐蔽通信波形设计,采用大信号掩盖技术和跳码扩频技术,其中大信号和隐蔽信号分别以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和随机跳码扩频方式产生。对DSSS信号和随机跳码扩频信号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证明了循环平稳特性可用于隐蔽通信波形循环谱分析。首先,理论分析揭示DSSS信号的循环谱在与数据符号速率和码片速率相关的循环频率上,具有由信号的循环平稳性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征峰值;然而,在随机跳码直扩信号中,扩频码带来的循环平稳性被破坏,导致其循环谱仅在与码片速率相关的循环频率上存在特征峰值;最后,利用循环平稳特性,结合判决门限进行隐蔽信号检测的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