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洋政府时期《暂行新刑律》及其修正案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洋政府时期《暂行新刑律》及其两次修正案的研析可以看出:从袁世凯当政之初的《暂行新刑律》到袁氏意图复辟帝制时的《第一次刑法修正案》,再到段祺瑞执政时的《第二次刑法修正案》,北洋政府时期刑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进步、倒退、再进步的曲折历程。《暂行新刑律》及其修正案作为历史的产物,既展示了北洋政府时期刑法典演化变迁的历史轨迹,也表明了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近日,久未露面的郭富城献身上海,为陈木胜新作电影《三岔口》举行首映式。这是一部讲述现代社会男性人生的电影。已到不惑之年的郭富城从最初的阳光男孩,到现在的娃娃脸男人,奋斗、失落、纯情和狂野,我们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了一部七彩的组曲。他的三岔口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记:你之前有听说过京剧《三岔口》吗?郭:我在毕业班毕业时演的第一部戏就是《三岔口》,当时还不知道,后来拿到剧本才一拍脑门想起来,以前在接受电视培训的时候,我演的就是这个戏,记得当时还翻了不少的跟头。记:那你觉得自己在找到感觉之前有没有经历“三岔口”?郭:我是…  相似文献   

3.
一清 《航空港》2013,(4):94
<正>如果不是诺贝尔文学奖,我可能还不知道莫言,也不会知道他的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文学王国的存在。莫言的获奖,使我像一个饥饿的孩子,突然找到了一把打开文学王国的钥匙,我的面前是文字的盛宴,从《红高粱高族》、《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干架》到《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再到《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看莫言:朋友、专家、同行眼中的诺奖得主》一书的及时面市,让我欣喜若狂。"张艺谋、大江健三郎、余华等齐聚发声,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相似文献   

4.
梁娟 《航空港》2016,(4):24-27
<正>废话不说,《老九门》打戏漂亮。明明可以拼颜值,却偏偏要飙演技。长得帅还耍帅张大佛爷本身就很有范虽然早前在《古剑奇谭》、《少年四大名捕》、《蜀山战纪》等剧中,陈伟霆已经演绎过不少勇者侠士,也没少飞檐走壁、打打杀杀,但《老九门》中的张大佛爷张启山,与他以往演的那些角色有着本质上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空》第1期和第2期与读者见面后,得到读者热烈反响。在这些读者来信中,除了继续对《国际航空》创刊40年表示祝贺和提出各种好的建议之外,也有不少读者希望提供各种资料,包括一些公司的和某些技术上的更详细的信息。这方面我们将尽可能地给以满足。有不少读者提出希望能买到《苏霍伊和他的飞机》一书,由于此书是作者直接从俄文版上编译的,在中国还没有中文版,请大家谅解。我们最  相似文献   

6.
媒体集萃     
超售后服务引发的批评8月29日云南网发表题为《机票超售是国际惯例还是国际"半"例?》对机票超售的相关问题发表评论。国内机票超售现象频发让不少乘客感到郁闷和质疑。在旅客"凭什么超售"的质疑声中,航空公司往往以一个最简单的理由"这是国际惯例"作回应。是国际惯例吗?有心人  相似文献   

7.
继12年前触电《血溅塘西》后,王杰再次重出江湖拍摄电视剧。最近剧组在上海拍摄部分场景。王杰在《侠》剧中饰演一个大反角,他从一个街头黄包车夫摇身变成黑社会老大。这种巨大的身份转变,对王杰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他觉得心理调节非常重要。虽然他再次触电,但是在拍完这部片子以后,他还是想回去做他喜欢的音乐,因为  相似文献   

8.
一、航空事业的志愿兵 方宗惠为宁波高工机民三0级《同学经历自述》写了一篇《回忆往事》; 他从学生时代起,积聚了不少照片,装帧了两本影集; 从1968年起,他记录了生活中的一些大事,题名“杂碎集”;  相似文献   

9.
一清 《航空港》2012,(11):122
挪威作家乔斯坦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苏菲的世界》里的第一句这么写道:"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你是准?我们从哪里来?在这是《苏菲的世界》里的哲学家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苏菲的世》恐怕是一部很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我说的魔幻指的是托尔金魔戒上铭刻的咒语或者某个男孩头上的闪电疤痕,那也不是伊斯兰世界中神秘的苏菲主  相似文献   

10.
自从鲍培德在姚峻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发出“遣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议论之后 ,航研界反响强烈。歌功颂德者有之 ,持批判态度的也不少。其中 ,也有人为之辩护。所谓“填补空白论”,明明是对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否定 ,而李明、曙光两位先生硬要说别人是“曲解”,是“指责”。那么 ,“填补空白论”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呢 ?照两位先生的诠释是 :“……·我 ·国虽已成为世界的航空大国 ,但 ·至 ·今却 ·没 ·有 ·一·部记载我国航空事业从起步到…  相似文献   

11.
在近来对《中国航空史》问题的争论中 ,已出现了一个突出的焦点 :1987年出版的姜著《中国航空史》,不是“史”,而只是“史料”,因而“遗憾……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新近姚主编《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才“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前者 ,因其内容也有“史料”和“史稿”之名 ,即使国防部长亲题《中国航空史》书名首肯 ,在某些不可一世的人看来也算不了什么 ,还是“料”和“稿”,绝不是“史”;后者 ,因“填补了……空白”,自然中国航空史应是姚先生等人首创的 ,当然可以举“圆梦之作”的美誉而悠悠自得。这 ,就不能不引起“…  相似文献   

12.
文化长廊     
《航空港》2014,(5)
<正>《大分化——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徐以升许元荣著中国经济出版社美联储从过去5年的宽松转向未来5年的紧缩;美国向上,欧洲趋稳,新兴市场危机;全球从同步荣衰到大分化,中国会继续繁荣,还是遭遇考验、迎来危机?经济、股票、货币、债券、商品投资如何把握?《大分化——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现在美国的司徒伟先生向关中人提供信息,由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梁惠卿同志查找出来的.关中人不认识作者韦基舜先生,也不清楚他怎样知道有《航空史研究》、《航空女杰》和《中国妇女航空钩沉》等书刊.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作者似并未看过上述书刊,他之所以特别点出来,可能是因为他的文章就近避远,对沈慧芙的空姐经历只字未提之故、沈慧芙是不是中国首位空姐?甚至她是不是空姐?还都不了解,有待于查证.  相似文献   

14.
黄老师 :《航空史研究》2 0 0 0年第 2期 (即 6 9期 )已收到 ,这期内容很丰富 ,上面有一篇张汝火英同志的“回忆交通大学航空模型研讨会 (ASC)”一文 ,因我当年也是该会会员 ,故倍感亲切。详阅该文后 ,本着为史实负责的态度 ,对有一处提出疑问 ,即 :第 30页左栏第 1 8行起的一段中舱身橡筋动力模型第一名究竟是谁 (张汝火英 Vs王学让 ) ?创记录的留空时间究竟是多少 (1 1分 45秒 Vs1 1分 5 2秒 ) ?我当时在现场与王学让在一起 ,目睹他的舱身橡筋动力航模起飞、盘旋上升、滑翔、遇上升气液、再缓慢盘旋、在高空滑翔、远飞出视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建群是当代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其文学创作中蕴含着世界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对多元文化及思想的认同,对全人类生存状态和个体命运的关注,以及"大人类"与"民胞物与"的思想。其作品中的世界主义精神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从《遥远的白房子》《最后一个匈奴》到《大平原》,再到《统万城》《我的菩提树》,世界主义精神体现于他对各民族及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中,体现于他广阔的世界观中。发表于2019年的新作《我的黑走马——游牧者简史》,以历史上亚欧大陆各国族的交往与冲突为题材,全书对多元文化的讨论多有涉及,体现出比较成熟的世界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航空港》2016,(3)
刚刚在北京FM上和中国粉丝亲密互动的宋仲基,你见到了吗?微博热搜中的"宋太太吃货体情书",你发出去了吗?如果错过了,不要紧,还有上海站嘛!去FM之前,暂时按捺一下激动的心情,再来了解一下近来"老公"的所思所想,从韩国KBS新闻节目《News9》、娱乐节目《演艺家中介》,再到香港ViuTV、台湾Channel V《就是爱JK》专访……我们在这里为你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7.
木子 《航空港》2012,(2):24-27
从金山到小米,从天使投资人到二次创业者,雷军的回归,被彭博《商业周刊》誉为"中国安德森向中国乔布斯的转身"。这一次,雷军决定顺势而为:不像在金山那样"推石头上山",他要"先聪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他把小米手机当作最后一役,"我应该输不起。但输了,一生也就踏实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从七十年代初起才认真准备从事科技创作,包括文字锤炼、收集资料和提高外文阅读能力等。可是从一开始就走弯路,花了两年多时间写成一部十万字左右的书稿,到处碰壁,以失败告终。于是改而写短篇,到1974年才在杂志上发表第一篇作品。再过四年,出版第一本专刊。又过四年,出版第一本书。与此同时,在《计量工作》、《计量技术》、《国外计量》、《国外机械工业》、《机床》、《机械工人》、《设备维修》、《北京机械》、《航空工艺技术》、《航空技术参考资料》、《导弹技术》、《航空标准化》、《导弹标准化》、《宇航标准》、《航天标准化》等十几种杂志上发表了作品九十余篇。还有一本书已  相似文献   

19.
小老乡     
魏福春 《航空港》2014,(3):82-83
<正>这就是范哥和他的店?阿华刚从老家来,他一路风尘仆仆直奔范哥,想不到——范哥是他老乡,已在这里打拼了好些年,老家人都知道他在这大都市开了个五金店,生意做得有模有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范哥的店令阿华满腔热情化为乌有。小店就那么七、八个平米大,杂七杂八的各种五金材料堆得满满当当,夫妇俩吃住还都在里面,挣钱不说辛苦,也是不容易。这就是让家乡人无比羡慕的范哥?阿华茫然,但人已到了范哥面前,就这么走不礼貌,随口问范哥开个这样的店需要些什么。范哥哈哈一笑,说小老乡,要做的事情多了,首先得找个门面,找到合适的店面再作打算。阿华说我也想开个试试。范哥一怔,说你要在这里发展?阿华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史研究》1994年第2期(总第44期),关中人先生的《当年<大公报>关于冯如携机回国的报导》,介绍和全文引录了一篇笔者1991年撰写《冯如研究》时未见的。极富史料价值的冯如历史文献——刊于1911年3月香港《大公报》的《中国飞行家回国近状》,并据以提出“冯如回国时,到底是携回一架还是两架飞机?”等三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三个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解答: (一)冯如回国时,到底携回一架还是两架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