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东 《飞碟探索》2012,(2):12-13
说到彗星,就不能不谈谈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正式的名称是1P/Halley)是最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年或76年就能从地球上看见,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可能以裸眼看  相似文献   

2.
张生 《飞碟探索》2012,(2):14-14
最新的研究发现古希腊人可能在公元前466年就观测到了哈雷彗星,这项研究将哈雷彗星的最早观测记录提前了200年。研究表明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时希腊北部正在遭受一次陨石袭击,这一发现使人们对彗星有了新的认识。此项研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哈雷彗星已于1985年1月10日越过木星轨道。目前,彗星距离地球六亿一千一百万公里,正以每小时五千四百三十八公里的速度运行。科学家指出:哈雷彗星将于今年十一月越过火星轨道,年底通过地球轨道。届时,地面观测网和天上卫星一起对其进行科学观测与实地探测,这是二千多年以来观测史上最壮观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简讯     
欧洲空间局批准乔托航天器延续计划欧洲空间局(ESA)最近批准了“乔托航天器延续计划”(GEM),即在1992年乔托航天器将探测“格里格·斯克吉勒鲁普”彗星。今年7月,乔托航天器将擦过地球,借助地球引力,朝格里格彗星飞去,1992年7月10日到达该星。 ESA说,乔托航天器将对格里格彗星进行尘埃分布、尘埃测量和彗星等离子体科学方面的探测。因乔托航天器在1986年3月与哈雷彗星交会时,星上的彩色相机可能因猛烈碰撞而受到严重损坏,所以,无法发回关于格里格彗星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1910年5月18日菉葭浜天文台所记录的一次地球磁暴的暴源;解释哈雷彗星凌日与磁暴开始时刻之差;分析哈雷I型彗尾的某些特征并讨论磁暴机制.   相似文献   

6.
继苏联“维加A和B”及日本“行星A”哈雷彗星探测器之后,欧空局1985年7月也将发射一颗“乔托”探测卫星,在1986年3月13—14日与哈雷彗星会合。卫星在与彗星会合时离地球距离约一个天文单位(150,000,000公里)。它将进行十项实验。在四个小时相会期间将拍摄彗发和核心照片。  相似文献   

7.
正生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吗?或许不是直接的,但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是这样的。1986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乔托号探测器跟随哈雷彗星,目的是收集和检测彗星灰尘颗粒,希望从这些颗粒中获取太阳系诞生的初期物质。科学家假想,彗星灰尘颗粒就是40亿年前地球生命"原生汤",这种汤的原始成分有氨基酸之类的物质。"原生汤"很可能是在太空闪电和地球引力的  相似文献   

8.
简讯     
乔托彗星探测器重新工作 1986年3月14日绕哈雷彗星飞行的欧空局乔托彗星探测器,自从1990年7月以后一直在深空处于“冬眠”状态。为了在今年7月10日使乔托探测器与格里格一斯克杰尔鲁普彗星会合,从5月7日起,欧空局对该探测器进行了精心而复杂的机动后,又使它重  相似文献   

9.
纪龙  闻新 《太空探索》2013,(8):60-61
为什么彗星有两条尾巴?阳光辐射和太阳风会将彗星的头部"吹"出一条或者多条的尾巴,所以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尾最长,而远离太阳去时,彗尾开始缩短。事实上,大部分彗星通常有两条尾巴,一条是由尘土组成的,另一条是由气体组的,如图所示。由于彗星在太空中高速运动和行星引力的合成作用,尘土构成的尾巴会稍稍有点弯曲。由于气体比固体更轻,且更易被太阳风吹动,所以气体构成的尾巴通常是笔直的。另外,彗尾看起来都很亮,气体彗星尾巴是由于其中一些粒子本身就可以发光,尘土彗星尾巴是由于尘土颗粒反射光线,而变得闪亮。  相似文献   

10.
危险的撞击     
危·险·的·撞·击●陈育和说起宇宙空间的天体碰撞首先要提到彗星。彗星对于我们并不算很陌生,我国古人称之为妖星、灾星或扫帚星,几千年前我国古书对彗星就有记载。例如:著名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早在春秋时代鲁文公14年即公元前613年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哈雷是怎样发现哈雷彗星的?哈雷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轨道看起来如出一辙。但哈雷没有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哈雷大胆地指出,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年底再次回归。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彗星能定期地回到太阳附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哈雷彗星在1986年3月25日至4月2日之间JHK波段测光和1.3—2.6微米分光观测结果。测光结果表明,3月22日彗星爆发在近红外波段也造成了明显的光变,但恢复正常光度的时间要滞后一些,且光变较之可见光波段要平缓.并指出在爆发期间,彗星除光变外尚有色变。分光观测到彗星在1.4、1.9微米的水发射线和位于2.6微米之外的可能的OH发射线。   相似文献   

13.
正彗星探测彗星是太阳系里的"流浪者",它们的轨道大都非常扁平,其中大多数只会经过太阳附近一次而后飘然远去。彗星以其独具特色的彗尾而闻名,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近代研究表明,某些彗星拥有水冰,甚至还发现了某些氨基酸的踪迹。彗星的研究对于生命起源、行星诞生、太阳系演化等课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在茫茫太阳系中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家虽然热衷于从降落到地面的陨石中获取星际尘粒,可许多人还梦想从另一个来源——彗星上获得宇宙尘.电于彗星几乎不会降落到地球上(对地球来说是幸运的),所以收集足够的彗星物质就意味着要离开地球——拦截一颗彗星,而后把样品带回地球.欧洲空间机构已经制定计划,由罗塞塔使命——21世纪初期,欧洲空间机构的“基石”使命之一——实施此项任务.罗塞塔将要寻找到一颗驶向地球较近的彗星,在彗星上着陆,搜集一些冰物质,而后飞回地球.  相似文献   

15.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由冰和固体物质组成的,当它飞近太阳时,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冰被升华,喷出气体和尘埃,便形成了彗星之尾。  相似文献   

16.
在彗星物质所形成的巨大“尘暴”中,美国航宇局的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3日凌晨3时许近距离飞过“怀尔德—2”彗星,成功收集到彗星喷射出来的尘埃。现在星尘号已经在返回地球的途中了。它将把彗星物质带回地球供科学家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臼田宇宙空间观测站1.所在地在日本乘小海线的列车,在龙冈城车站附近的山包,可以隐约看到山地中部的白色天线。如果乘汽车,在臼田市前方的高台也能看到天线,这就是臼田宇宙空间观测站的大型天线。臼田宇宙空间观测站是1986年哈雷彗星接近地球时,为了和哈雷彗星...  相似文献   

18.
幽游 《太空探索》2005,(8):30-31
欧空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拍摄了这些地球和月球的红外和可见光圈像,图片拍摄于2005年3月4日和5日.当时探测器正在去往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途中.刚好在此时飞过地球。  相似文献   

19.
继2005年7月4日美国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在太空撞击坦佩尔-1彗星,实现了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之后,2006年1月15日彗星探测再次掀起的高潮,因为这一天美国星尘号返回的首次携带彗核物质取样返回地球。2014年,欧洲的“罗塞塔”(Rosetta)探测器还将在彗星表面着陆。  相似文献   

20.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5):512-512
<正>ESA网站2017年6月8日报道,利用Rosetta彗星探测器测量彗星67P上的氙同位素,首次以定量方式揭示了彗星与地球大气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中的氙约有1/5可能来自彗星,相关论文发表于Science。氙是最重的稳定稀有气体,通过对地球、火星、小行星陨石、木星和太阳风等进行采样,研究各类氙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在当前的地球大气中,较重的氙同位素丰度更高,这是由于较轻的同位素更易散逸。20世纪70年代,通过研究氙的散逸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