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各国空间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2017年,主要航天国家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进一步提速。美国继续引领世界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发展,强化空间安全地位,调整和完善空间作战理论与组织机构,高频次开展空间作战演习,推动空间力量向战役战术层面应用。俄罗斯加强空间力量建设。2017年7月,俄罗斯完成《2025年前国家武器装备计划》草案编制。在空间作战  相似文献   

2.
1958年的美国空间活动开创了独立的但却关系到军用和民用空间开发和研究的时代。30年后的今天,修改其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军、民用空间计划分开的政策?运载火箭如何发展和利用?空间开发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实施美国月球基地计划就能拉大同苏联竞争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高轨通信卫星数量占比进一步降低,低轨通信卫星数量激增,传统高轨运营商和新兴卫星互联网公司寻求合作,以探索新的发展空间。整体看,通信卫星领域发展竞争态势激烈,同时伴随大国竞争及产业链条变革,领域发展将面对重大整合和变革。  相似文献   

4.
<正>空间在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家重大利益所在。在日益拥挤、对抗、竞争、多极化、全球化的空间态势下,主要航天国家发布了重要的航天战略和政策,布局航天防务未来发展;加快航天装备更新换代,提升航天系统军事应用能力;大力扶持商业航天发展,推动商业航天向军事应用领域拓展;激发空间技术创新活力,深刻影响未来空间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展军事航天器的国家越来越多,竞争加剧,美国对军事航天系统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使其必须发展能力强和高效率的军事空间系统,才能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因此,多年来美国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走出军事航天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空间资产,同时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战略独立性的关键空间基础设施。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入了多星座既竞争又合作的新阶段,美、俄、中、欧"一超三强"的竞争格局正在全球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竞争的重点是:争  相似文献   

7.
全球灾害监测的新军--CHARTER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CHARTER的建立与发展 □□CHARTER是由法国空间局(CNES)和欧洲空间局(ESA)于1999年6月在维也纳UNISPACE III 会议上提出的,并在2000年6月发起成立了一个称为“空间与重大自然灾害”的国际契约性合作组织。这个组织认为,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仅靠一个国家的卫星系统无法应付频繁发生的自然和人为重大灾害的挑战,因而需要加强空间机构和卫星单位之间的国际合作,以便有效利用空间技术对所发生的重大灾害进行监测和管理。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在空间机构与民用防灾减灾主管部门之间建立一个长期的相互合作关系。 这个组织受…  相似文献   

8.
《国际太空》2013,(9):68
随着空间探索步伐的迈进,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空间环境对航天器材料与结构的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防护。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防护材料与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空间环境防护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首次会议于1992年召开,之后逐渐发展,吸引了加拿大、美国、亚洲、欧洲的工业界、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成为空间环境防护业界的国际性大会。第11届空间环境防护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将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和加拿大ITL公司联合主办,拟于  相似文献   

9.
《国际太空》2013,(6):70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  相似文献   

10.
方勇 《国际太空》2016,(6):22-28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空间系统依赖性的日益增加,以及空间日益呈现出“拥挤、对抗、竞争”的态势,空间威慑已成为美国维护空间安全的重要手段。美国在《国家安全空间战略》、《国防部空间政策》等多份战略文件中强调,采取多层威慑手段慑止对美国及其盟国空间资产的攻击。2016年1月,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从庇护所到战场:美国空间防御与威慑战略构想》报告,提出“有限空间战”构想,反映了美国在空间威慑问题上的新思路和新认识。空间威慑已成为继核威慑之后一种新型战略威慑样式,将对空间力量发展和空间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空间。随着太空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拓着太空,太空空间和资源不断得以深度开发和利用。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对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和军事行动都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鉴于太空资源在国家发展、安全战略和军事行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太空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和战略制衡的新筹码,是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太空》2013,(8):70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刊物主要报道世界各国各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太空》2013,(3):2
<正>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太空》2013,(9):74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刊物主要报道世界各国各  相似文献   

15.
张希舜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2):13-17,10
从60年代初开始,美苏两国就竞相发展载人登月事业,结果美国独占鳌头。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中期,美苏又频频向金星和火星发射探测器,直到现在这场竞争还在继续,不过美国似乎已处在领先地位。在今后8年内,美国将进行5次深空间探测。下面我们就较系统地介绍一下美国空间探测的概况(分两期刊出),并在封三、封四附有参考照片。  相似文献   

16.
王彬若 《太空探索》2009,(12):26-27
10月12日,第60届国际宇航联大会(IAC)在韩国大田开幕。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国际宇航联大会是国际宇航界的重要盛会,每年举办一次。本次宇航联大会有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宇航界代表参加。本次大会共分为29个专题讨论,主要有:空间生命科学,寻找外太空文明、空间通讯和导航、材料和结构、空间教育以及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吴爽  史海 《国际太空》2011,(9):12-18
至今,苏联/俄罗斯、美国、欧洲和日本一共进行了300多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其中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最多的国家,对接形式也多种多样,其对接方式通常为自动方式,有时也用手动方式。实践表明,苏联/俄罗斯的自动交会对接技术是先进的和可靠的。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过激烈的竞争。然而,他们也开展过一些合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75年7月苏联与美国的飞船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了对接。这一事件被誉为“轨道上握手”的亲善行动。这一历史性飞行活动,作为缓和外空紧张局势和太空探索国际合作的象征,得到了全世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类已将60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这些航天器在广泛服务社会的同时,在航天器发射和"寿终正寝"后将变成空间碎片(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幽灵正在威胁着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十多年来,如何清除太空垃圾,如何减缓太空垃圾的威胁,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十五"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太空环保"问题,许多中国航天工作者在为减缓和对付太空垃圾而孜孜不倦地工作,中国在空间碎片科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9.
“阿里安”火箭面临剧烈竞争□□欧洲的“阿里安”火箭正面临来自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运载火箭的巨大竞争压力,经营该系列火箭的阿里安空间公司拟采取降低价格、提高发射率、以及改进火箭性能等措施来抵御越来越多运载火箭的挑战。阿里安空间公司目前拥有50%~60%的...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太空》2013,(11):71
随着空间探索步伐的迈进,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空间环境对航天器材料与结构的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防护。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防护材料与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空间环境防护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首次会议于1992年召开,之后逐渐发展,吸引了加拿大、美国、亚洲、欧洲的工业界、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成为空间环境防护业界的国际性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