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通过辐射热转移理论对热基质平面涂层的光谱辐射进行厂分析,并给出了在限定厚度范围内,该涂层光谱辐射的一般方程。由此可以判定在不同基质上,当涂层达到热力学平衡时,其红外辐射是属于黑体辐射或选择性辐射体系。本文同时还讨论了涂层厚度、涂层材料及不同基质性质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CeO2/Zn纳米复合涂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米氧化铈颗粒加入镀锌液中进行复电沉积制得纳米复合涂层。通过失重法,ICP,SEM和XRD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铈颗粒对电沉积锌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电沉积条件下,纳米复合涂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而微米复合涂层的耐蚀性只稍有改善;纳米复合涂层中氧化铈的含量高于微米复合涂层中的氧化铈含量。纳米氧化铈颗粒改变了锌涂层的表面组织形貌和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涂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的工艺及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材料梯度成分设计、制备工艺及性能检测方面介绍了氧乙炔火焰法制备Al2O3/Fe基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与一般涂层相比,梯度涂层显示出更为优异的弯曲强度、结合强度、抗热冲击性、显微硬度分布及缓和热应力等性能。文中着重分析了成分梯度分布、热膨胀系数的平滑过渡及自发热金属的选用,是梯度涂层材料获得优异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Cr过渡层沉积CVD金刚石涂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硬质合金上基于Cr过渡层沉积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刚石涂层的工艺,利用自制的CVD金刚石沉积设备制备出晶形完整、晶粒大小均匀、分布连续的金刚石涂层。用SEM和Raman光谱对CVD金刚石涂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工艺对金刚石的形态和成分有显著影响,基体温度在800℃左右时,可以得到晶形完整,非金刚石成分较少,与基体结合紧密的CVD金刚石涂层。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粉末可用于金属耐磨、耐冲击、防腐涂层。本课题采用粉末流化床浸塑技术,在高速公路隔离栅表面涂装一层均匀、致密的聚乙烯涂层,以提高隔离栅的使用寿命。试验主要对涂层性能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即工件预热温度、空停时间、塑化温度、塑化时间进行了研究,所得的具体参数,为高速公路隔离栅的浸塑自动生产线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剪切敏感液晶(Shear Sensitive Liquid Crystal,SSLC)涂层在不同气流速度下用于测量和显示壁面摩擦力场的能力,应用SSLC涂层对不同速度下平板表面亚声速射流的摩擦力矢量场进行了测量,对带有激波单元的超声速射流摩擦力场及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流动显示。研究结果表明:在定量测量方面,SSLC涂层能够在宽量程范围内快速、高分辨率地测量射流摩擦力矢量场,可用于射流摩擦力场随射流速度的变化特性研究;在流动显示方面,SSLC涂层可用于显示超声速射流的菱形激波单元等流场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环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氧树脂来固化聚氨酯涂料,可使涂层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蚀性,本文研究了涂料各组分对于涂料涂层性能的影响,拟定了最佳配方工艺,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酞菁蓝对红外低发射率涂层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色彩、降低涂层明度和光泽度,采用添加纳米颜料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蓝色系的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研究了颜料添加量对涂层发射率、涂层颜色和光泽度的影响,并测定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在8~14μm时红外发射率为0.3左右;涂层的明度和光泽度均随着颜料添加量增大而降低,颜料添加量为25%的涂层相对于0%添加量的涂层,其明度降低28.8%,光泽度(60°)降低54.5%;并且涂层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不锈钢基体上离子束混合沉积的C-SiC涂层进行了H^ 辐照模拟试验,由SIMS测量H^ 辐照前后氢的浓试分布,采用沟电子能谱(XPS)对H^ 辐照前后涂层元素C和Si进行了内层电子结合能的测量分析,研究C及Si的化学键态的变化与H的关系,探讨SiC涂层阻氢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铝、黑色色浆为填料,氟树脂为粘合剂,制备了氟树脂/铝红外涂层,研究了黑色色浆含量对氟树脂/铝红外涂层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包括光泽度、色差、红外发射率、硬度、附着力、抗冲击性、粗糙度、光学测试、耐腐蚀性等。结果表明,在黑色色浆含量为1.0%时,整个氟树脂涂层的性能最优。当黑色色浆的含量由1.0%上升到9.0%,涂层表面光泽度不断下降,涂层ΔE值不断减小,涂层表面红外发射率逐渐升高,涂层的硬度都是6H,涂层的附着力等级为0级,红外光谱吸收峰逐渐增强。当黑色色浆含量为0%~3.0%,抗冲击性都超过50 kg·cm,抗冲击性较大。当黑色色浆含量为0%~5.0%时,涂层表面粗糙度比较低。当黑色色浆含量为1.0%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纳米结构WC/12Co涂层材料去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结构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在工业应用中不但其涂层制备技术而且其精密磨削技术对涂层的使用性能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磨削时的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就磨削参数对纳米结构W C/12Co(n-W C/12Co)涂层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的磨削力分力比、比磨削能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n-W C/12Co涂层精密平面磨削后的表面/亚表面形貌的SEM观察分析,揭示了n-W C/12Co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W C/12Co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非弹性变形方式,材料脆性去除方式较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种特性物质在钢铁电极表面吸脱附电位和微分电容曲线及含有这些特性物质的镀铅电解液阴极化曲线的测试,发现电沉积时铜的初始析出电位值,在特性物质吸脱附电位区间和金属基本表现酸蚀活化后的活性保护,是取得具有牢固结合力镀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电沉积时添加双氧水(H2O2)与不添加H2O2对羟基磷灰石涂层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和柠檬酸修饰的磷酸缓冲液(Citric acid-containing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s,CPBS)中浸泡时生物活性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涂层的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测试仪(FTIR)对涂层的物相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SBF浸泡试验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CPBS浸泡试验表明电沉积时加入H2O2的涂层的溶解性降低。本项工作对研制钛基材上高生物活性、长效性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乌鲁木齐机场30年(1981-2010)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低能见度日数增长趋势明显;造成机场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是雾、浓烟和沙尘暴;95%的低能见度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半年,仅有5%的低能见度天气出现在夏半年;近年来大雾和浓烟日数明显增长,沙尘暴日数却明显降低,新疆地区气候向暖湿化的转化可能是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含有砂尘的空气吸入发动机,会与叶片、内外机匣之间不可避免发生碰撞,影响飞行器飞行安全。通过采用显式动力分析有限元法,建立砂尘以不同入射角度、入射速度、粒径大小及其旋转速度撞击壁面的反弹模型,研究砂尘在不同条件下与不锈钢及铝合金面碰撞后的反弹特性结果,为预测砂尘在粒子分离器中的运动轨迹提供反弹特性数据支持。结果表明:随砂尘入射速度增大,反弹速度呈增大趋势,速度恢复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相同入射条件下,铝合金材料对砂尘速度恢复系数的影响小于不锈钢材料;旋转速度、砂尘粒径对其碰撞反弹特性影响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决定砂尘反弹角度仅取决于碰撞姿态和砂尘入射角度。  相似文献   

16.
对在不锈钢基体上用离子束混合技术沉积的C-SiC涂层,进行了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傅氏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I-IR)的分析。研究了不锈钢基体涂覆H+辐照前后的氢浓度分布以及H^ 辐照前后涂层的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峰的变化,对SiC涂层阻氢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产含氟乳液为基料,研究了辅料的种类和用量,涂料的组成及工艺参数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能获得良好涂膜的NH-93型氟涂料的配方和成膜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宁曹家堡机场2010、2011年风沙现象迅速增多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机场二期建设期间风沙现象的特点,并总结了合理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别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Ni/Al粘结底层、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NiCrAl/Diatomite可磨耗封严涂层,研究了喷涂距离、送粉速率、火焰气体总流量、喷涂角度和氧燃比等喷涂参数对生长速率和涂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氧燃比条件下(O2∶C2H2<1.6),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涂层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硬度先保持不变后逐渐上升;当O2∶C2H2>1.6时,涂层的生长速率会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硬度随之逐渐下降。随着喷枪对基体相对移动速度的增大,涂层生长速率略微下降,硬度略有上升。气体总流量的增大使得涂层的生长速率明显上升,硬度明显下降。随着送粉量的增大,涂层生长速率明显提高,硬度随之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热氧老化、人工加速气候老化、耐水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聚氨酯涂膜人工加速老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的变化做出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涂膜在水中浸泡2周内不会有明显的力学性能下降,并保持良好的表观装饰性;但经长时间(3周以上)水的作用,涂层力学性能会大幅下降,表面也会产生裂纹和起泡。SEM分析表明老化后涂膜表面产生了许多孔穴,随老化时间增加逐渐向涂膜内部发展,孔隙率逐渐增大,最终贯穿整个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