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定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通常利用星历表和雷达回波数据的距离-多普勒参数来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其优点是,不需要在雷达视场中使用任何位置确知的参考点,并且与卫星的姿态数据无关。在已经导出的目标定位公式的基础上,用解析法导出了计算定位误差的完整公式,并对定位误差的来源进行了详细讨论,还介绍了定位精度的评估方法,弥补了现有文献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目标定位方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论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利用卫星星历表和雷达回波数据的距离-多普勒参数对目标定位的方法,并用解析法推导出目标相对于星下点位置的计算公式,以及目标的地球经纬度坐标公式。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星载SAR的视场中使用任何位置确知的参考点,并且与卫星的姿态数据无关。还介绍了目标距离-多普勒参数的决定方法,并讨论了目标定位误差源,以及定位精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论述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利用星历表和雷达回波数据的距离—多普勒信息对目标定位的方法。利用解析法推导出目标相对于星下点位置的计算公式和目标的地球经纬度坐标公式。本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星载ASR的视场中使用任何位置确知的参考点,并且与卫星姿态数据无关。还对目标定位的误差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导出了显明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星载遥感器对地面目标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0,17(3):1-8,17
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多种星载遥感器对地面目标的定位问题。以目标相对于星下点轨迹的方位角和遥感器的视角作为相对定位的结果参量,与卫星轨道参数相结合,导出了地面目标经纬度的通用化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关于地面目标定位误差的完整分析,讨论了各误差分量的计算方法,导出了一套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定位误差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元藻 《上海航天》1998,15(3):16-20,34
根据合成孔径雷达(SAR)星等斜距民我普勒频移的曲线相交和扁椭圆地球模型、多普勒频率漂移与卫星至目标斜距联立方且的解,详细阐述了SAR星地面目标图像像定位原理。着重分析了平台星历、回波时延、目标高度、多普勒中心频率和时钟等误差与定位精度的关系,最后举例说明误差源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的复杂性,讨论了SAR目标识别系统的一般方案与方法,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和人机协作的识别框架,进而展望了SAR图像目标识别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模糊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模糊信号来源的同时,论述了分辨率,测绘带宽,模糊度,脉冲重复频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并提出了在总体设计中如何选择脉冲重复频率以减少模糊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计算方位模糊比和距离模糊比的实用算法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雷达回波的多普勒参数和距离徒动特性的一般关系式。详细论证了卫星运动对多普勒参数和成像的影响,导出了描述速度误差、加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的一系列定量计算公式,并就运动误差的补偿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干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星载SAR的回波产生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几种星载SAR原始回波信号生成算法的原理,利用研究的算法生成了几种相干干扰信号,并进行了算法仿真。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ЗКОР系列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张锦绣  曹喜滨 《宇航学报》2004,25(2):163-168
建立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地球自转和地球扁率、轨道摄动、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和稳定度以及星载SAR的中心视角对星载SAR分辨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滚动向指向误差和稳定度以及星载SAR中心视角对分辨特性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对于卫星总体参数确定和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检测SAR图像边缘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算法不能很好地解决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边缘检测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将Haralick曲面拟合法和改进的广义模糊算子(GFO)两种算法相结合,分别独立求出SAR图像边缘,然后将分别求出的图像边缘合并,得出最终边缘,用实际SAR图像对该算法进行检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高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几何校正精度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合成孔径雷达 (SAR)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 ,用 SAR成像参数可实现 SAR图像的几何校正。星载 SAR平台存在定位误差 ,特别是在轨迹向和垂直轨迹向 ,将影响几何校正的精度 ,主要是降低图像的几何逼真度及增大目标定位误差。文中提出了采用有限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抑制卫星在轨迹向和垂直轨迹向的定位偏差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 SAR图像的几何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14.
星载SAR性能与T/R组件不一致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T/R组件幅相不一致性对星载SAR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T/R组件不一致性对星载SAR雷达天线副瓣电平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天钱的融瓣电平是不同频率信号贡献的平均值,所以天线的副瓣电平的大小依赖平均T/R组件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采用噪声模型的谱分析来估计合成孔径雷达的多普勒质心的方法,并用Seasat-A回波数据对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估计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何峰  梁甸农  董臻 《宇航学报》2005,26(4):455-460
针对主星伴随小卫星编队SAR新的干涉几何关系,在给出其新的干涉测高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绝对高程误差模型和相对高程误差模型。分析了空间基线姿态参数与测高精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具有一般性意义的测高精度关于三维基线姿态的分布全貌图。以此测高精度分布图对两种典型编队构型的测高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编队在设计上的先进性,证明了该图对基于测高性能的编队构型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S/SAR组合导航系统主要是基于图像相似性相关原理,即将SAR实时获取的图像与预存在匹配处理机中的基准图进行配准比较,得到载体相对于目标或预定区域的位置偏差,从而修正INS的累积误差,保证载体的导航精度.但由于基准图与实时图获取的条件不同,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会损害匹配概率和匹配精度,进而影响载体的定位精度.基于此提出了基于SAR影像平地与水域特征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的由粗到精的匹配方法:即利用实时图全部小波第二层低频信息在基准图小波第二层特征影像上进行全局搜索,荻取实时图中心点的粗匹配坐标,根据粗匹配坐标找到对应的基准图上的区域及所包含的平地与水域ROI,再找到ROI在实时图上对应的大致区域,利用互相关算法对ROI进行匹配,得到最终匹配坐标.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星载SAR/机载SAR匹配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满足高匹配精度的同时,增强了不同源SAR匹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卫星速度远快于飞机,传统的条带式已不适用于星机双基地SAR。有文献提出一种"双向滑动聚束式",但该模式存在成像场景长度短、成像算法复杂等缺点。利用星机双基地SAR接收机端信噪比高的特点,提出两种新的工作模式,分别是"卫星宽波束、飞机反向滑动聚束式"和"双宽波束式"。当仅展宽飞机波束时,"双宽波束式"演变为"宽波束接收式"。从理论上分析两种工作模式的可行性,并计算得出典型参数下的技术指标。相比于"双向滑动聚束式",在方位分辨率相等的条件下,这些新模式的场景长度都明显增加。但除"宽波束接收式"外,所提两种新模式将使返回卫星的单基地回波无法使用。文末分析了几种工作模式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