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力矢量控制与推力矢量喷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彦玺  金长江 《飞行力学》1995,13(2):1-5,12
叙述了推力矢量控制的分类、发展过程,说明了推力矢量控制的重要性,推力矢量控制是未来战斗机提高敏捷性和获得过失速机动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航空发达的国家推力矢量控制和推力矢量喷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和推力矢量喷管后使飞机所获得的效益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飞机详细地研究了推力矢量对飞机起飞及拉升试验的影响,并对飞机起飞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推力矢量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推力矢量引起的超环量升力对上述性能的影响情况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利用推力矢量与鸭翼相配合在一定控制规律下可使飞机的起飞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考虑了推力矢量引起的超环量升力后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矢量喷管是实现推力矢量的关键部件,对矢量喷管的分类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某型发动机上加装了轴对称矢量喷管,建立了起飞特性的数学模型,得出在不同状态下飞机起飞滑跑距离与推力矢量偏角之间的关系,对减小飞机起飞滑跑距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逻辑,提出了研制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对矢量喷管控制的要求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林刚  高浩 《飞行力学》1997,15(4):19-23
通过对推力矢量控制下飞机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定义了飞机机动的平衡区并进行计算,确定了推力矢量在低速机动中对飞机平衡特性的决定性影响,并与常规飞机的平衡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将以往用来分析飞机尾旋运动的分歧与突变理论(BATCM)推广到推力矢量飞机过失速平衡特性的计算中,确定了在不同的飞行状态及推力矢量系统配置下飞机过失速机动的平衡区。其结果有助于理解推力矢量系统的效用及其设计参数对飞机过失速机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简述推力矢量技术的作用,建立了带三轴推力矢量飞机的起飞滑跑段运动方程,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了推力矢量的偏转大小对起飞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推力矢量偏转下飞机起飞性能的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力控制可以明显提高飞机的起飞性能。  相似文献   

7.
飞机推力矢量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飞机推力矢量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及国外研究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推力矢量技术的作用和效益,提出了在推进、气动、控制和飞机总体设计领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展此项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带推力矢量飞机的重构飞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推力矢量飞机的重构飞行控制系统是由带推力知量的基本飞行控制系统和重构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加装推力矢量飞机控制的关键。后者是当飞机舵面或作动器发生故障后,利用矢量喷管进行飞控敏理构,可以使推力矢量再次发挥作用。以加装推力矢量喷管的飞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上述两种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法,此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进一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推力矢量控制飞行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推力矢量控制飞行进行了仿真研究。推力矢量参与飞行控制,提高了飞机过失速飞行控制能力。在已建立的飞机和部件级的推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仿真,对推进系统常规控制与稳定性控制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推力矢量控制中的非线性鲁棒解耦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推力矢量控制的由来和意义,着重叙述了推力矢量控制,特别是推力矢量飞机在大迎角,过失速状态下目前主要的非线性鲁棒解耦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如非线性逆动态方法、NLQR(非线性二次最优调节器),自适应方法,变结构方法以及最近出现的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方法,指出了这些方法在推力矢量控制飞机应用中各自的特色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主要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推力矢量控制将应用于先进的具有大迎角机动能力的飞机。就推力矢量控制的一些技术问题作了初步归纳和研究。并概述了用遥控自由飞模型对这一技术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带推力矢量作战飞机的运动方程,确定了垂直面和水平面内常规机动性能的评估指标。以半筋斗和加力盘旋为例计算了带推力矢量作战飞机的常规机动性能,并对带推力矢量作战飞机常规机动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作战飞机带推力矢量后,完成半筋斗和加力盘旋机动动作的空间减小,时间缩短,机动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王海涛 《飞行力学》1996,14(2):12-16
以F-15战斗机为例,研究了失速及推力矢量对飞机瞬时转弯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迎角、推力、推力矢量角及气动力等的变化对飞机瞬时转弯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无推力矢量及非失速情况的比较,推出了推力矢量和失速机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推力矢量飞机的试飞技术,建立了推力矢量飞机的动力学模型,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4种过失速机动控制律,并在地面飞行模拟器上参考标准评估机动动作集(STEMS)进行了飞行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的4种过失速机动控制模式没有不可接受的操纵响应,飞机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后敏捷性明显提高。在模拟导弹攻击目标时,采用过失速机动控制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推力矢量喷管及其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力矢量控制是第四代战斗机获得过失速机动性的必要条件,推力矢量喷管具有提供巨大的飞机性能收益的潜力。文中介绍轴对称矢量喷管和二元收-扩矢量喷管的结构,较详细地讨论了二元矢量喷管的控制机构、控制工作模态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李益瑞 《飞行力学》1997,15(3):55-59
综述了电传飞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放宽静稳定度、改善飞机飞行品质,自动协调滚转、迎角限制器、自动配平、自动防偏离和制止惯性耦合等),着重阐述有关放宽静稳定度,改善飞机飞行品质,绕稳定轴滚转,迎角限制器,制惯性耦事及自动防偏离等问题。还就研制飞控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概述了有关过失失速机动控制与推力矢量,以及飞控-火控-推力控制一体化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推力矢量飞机数学模型,分析其平衡状态的基本特征,利用连续算法对其平衡面进行计算,以及对其仿真结果比较分析,介绍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状况,从而全面理解推力矢量系统配置下飞机的优越机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采用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无垂尾构型推力矢量飞机的飞行控制性能.论述了在有参数未知的情况,使用状态变量反馈可线性化的非线性系统的输出轨迹的控制问题,推导出了自适应控制律的设计方法.最后,针对算例飞机给出了仿真计算的结果,证实了在无垂尾构型推力矢量飞机上应用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过失速大机动飞机的飞行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一代带推力矢量的战斗机在大迎角过失速机动下的飞行控制律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机动指令飞行仿真。引进推力矢量技术,建立带推力矢量的飞机模型方程;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将控制回路分为两个快慢(内外)回路,对每个回路分别用动态逆方法进行飞行控制律设计;并采用结构奇异值μ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对快(内)回路设计了鲁棒控制器;最后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机动指令飞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过失速机动控制律良好。  相似文献   

20.
飞机平衡状态的优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宏良  刘昶 《飞行力学》2001,19(4):15-18,44
分析了飞机定常飞行时平衡状态的基本特性,提出一种平衡状态及平衡面的优化计算方法,并以F-16飞机为模型,对其常规飞行时的平衡状态参数在推力矢量控制下迎角定常飞行时的平衡面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稳定性,在飞机定常飞行的配平计算、用分支突变理论分析大迎角非线性特性时平衡面的计算以及推力矢量控制的分析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