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实现小区的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小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及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网关的智能家庭网关,采用智能家庭网关并结合以太网技术而构建的小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小区家庭的防火、防盗、煤气泄漏、紧急求助报警,水电气三表远程自动抄收,家电远程控制等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庭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李成  贾念 《民航科技》2007,(2):108-110,112
现场总线是九十年代在国际兴起的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促进现场仪表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分散化、控制系统开放化,符合工业控制系统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机场行李自动处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集成化的控制系统,故有必要将最新的技术引入到行李自动处理系统中,提高系统的能力,促进系统更高效更先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数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组成结构、驱动特点、工艺方法及功能等方面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体征。随着PC及开放体系结构的影响,数控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共识,数控系统从诞生开始就走着数字化的道路,现场总线、实时以太网及工业互联网技术不仅使数控系统自身,而且与外界实现网络化互联。在分析数控机床智能化需求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智能化数控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案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发展智能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伟 《机场建设》2006,(4):42-43,46
随着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总线技术在控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系统结构简单,安装费用少,易于维护,能将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现场设备集成到同一系统中,易于管理、控制,总线控制系统成为控制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军用ATS测试总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线技术,特别是外部总线技术在装备自动测试系统(ATS)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成装备自动测试系统的桥梁与纽带.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现有军用ATS中常用的几种外部总线,并对主要外部总线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军用ATS外部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带热插拔功能的USB总线及满足高吞吐量、长传输距离的总线将成为未来总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1553B总线监控器是监控总线消息传输的一种测试设备,可以用来判断总线通信情况的正确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总线监控器的功能,技术要求以及软件的设计和组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VXI总线技术所设计的武器控制盒综合检测系统,并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框架,重点说明了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此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操作便利以及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辉  田永堂 《飞机工程》2003,(3):52-55,73
文章介绍了国外飞机供电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提出了一种飞机供电系统总线控制的结构和控制方案,并针对国内目前技术状况提出关键技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正>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以及高端的装备使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得到了不断提高。航空制造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制造方式转向数字化、过程模拟、仿真、实时监控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期中,专稿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刘春教授讲述了装配仿  相似文献   

10.
基于V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提出和迅速发展的VXI线,代表着自动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VXI总线的技术背景和内涵,讨论了开发和组建基于V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时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并简要介绍了作用开发的一套基于VXI总线的虚拟仪器系统。  相似文献   

11.
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已经成为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进本国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在航空制造领域,智能制造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现有数字化车间基础上,提出了涵盖基础物理层、中间管理层及顶端智能管控层的飞机结构件智能数字化车间架构,并对智能工艺、智能装备、智能管控等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为智能制造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航天智能控制技术让运载火箭“会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为民 《航空学报》2021,42(11):525055-525055
高可靠和智能化是未来智能航天器的主要特点,本文聚焦航天器高可靠、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梳理了中国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航天智能技术从航天器的可靠性做起,航天器的可靠性从航天智能控制做起,航天智能控制从"会学习"的火箭做起。围绕航天智能控制技术如何使运载火箭"会学习"的发展架构,进一步探索了"边飞边学"和"终身学习"智能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支撑中国"会学习"运载火箭高可靠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健康监控技术作为改进和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核心关键技术,近年来其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本文简要回顾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基于传统人工智能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对智能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地介绍;进一步阐述了健康监控系统在方案设计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智能健康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最后对今后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面向军事应用的航空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面向军事应用的航空装备智能化发展现状,紧密围绕未来智能化空中作战的任务场景,给出航空军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并依据智能系统信息运行模型,提出不同运行层级的航空装备智能升级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基础使能、关键技术群、智能系统、运行层级的航空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对关键技术群按面向运行层级、面向功能需求、面向基础使能进行分析,得到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给出提升我国航空装备智能化水平的具体措施建议,为制定相关航空人工智能技术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控制系统智能健康管理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利  王淑一 《航空学报》2021,42(4):525044-525044
健康管理作为智能自主控制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能力的有效手段。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基于前期已建立的新型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系统通用架构,详细综述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智能健康管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首先,根据现有航天器设计、研制和在轨的具体情况,梳理出航天器控制系统健康管理技术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分别从故障预警、故障诊断和寿命评估3个方面,详细阐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管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提炼出航天器控制系统健康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未来战争是智能化的战争,未来导弹的发展必然呈现智能化趋势。针对导弹智能化需要具备的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协同和智能突防等五方面特征,分析了惯性技术的作用和发展需求,颠覆性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推动了新原理、新材料、新技术在惯性技术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惯导系统大数据应用技术、惯导系统容错及系统重构技术、智能协同导航系统的时空基准统一技术、以惯性系统为基础的信息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对适应未来网络协同作战的智能导弹导航控制需求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各行各业效率的提升,传统的人工驾驶交通系统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率、低风险交通服务的需求,而智能驾驶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机遇。如今,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驾驶已经成为一种实用的深度交叉技术,其核心模块包括高精度定位、场景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等。定位模块作为智能驾驶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模块,需具备高精度、高可用、低时延的性能特点。当前,结合高精度卫星导航、惯性导航以及环境感知的多源融合技术已成为实现泛在智能驾驶所公认的核心手段,通过充分利用车载传感器的量测信息可以实现精确、可靠的定位服务。从导航定位中常用的传感器技术出发,对当前智能驾驶领域涉及的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给出了主流的基于滤波和因子图优化的多源融合框架,并对代表性算法进行了整理。最后,总结了现阶段智能驾驶中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导弹武器系统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各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智能作战指挥思想都必将取代现有的导弹武器系统.给出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定义,介绍其组成部分,阐述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关键技术和典型型号,展望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远程故障诊断结构的基础上,以Agent为基本单元,构造了一种航空电子设备远程智能故障诊断与监测系统模型,并对智能诊断与监控系统的任务分解、组成结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多Agent技术是未来复杂设备故障诊断的发展方向,将对实现设备的智能故障诊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用飞机智能飞行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刚  张炯  李博  曾锐  毛研勋 《航空学报》2021,42(4):525198-525198
人工智能已成为民用飞机技术创新发展与竞争的新赛道。在面向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的多种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中,智能飞行致力于改变传统飞行驾驶模式,重构未来飞行的人机交互模式与空中交通管理架构,成为行业特征最为显著、最具备颠覆性变革的方向,是民用飞机智能化竞争的新焦点。阐述了智能飞行理念,规划辅助智能、增强智能、完全智能三阶段实施路线,以25部、23部、轻型运动类飞机为对象,制定智能飞行推进路线,构建技术体系,提炼影响智能飞行在应用落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可信适航与人为因素两项关键应用基础技术,分享对于智能飞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