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987~1989年,采用我国生产的DL-2型热阴极电离规为传递规,分别对LIP的新型标准压缩式真空计标准装置与PTB的静态膨胀标准装置进行了两轮比对。比对中,使用He、Ar、N_2三种气体。比对结果,最大偏差为1.48%,DL-2规的重复性为+0.49%(PTB)和-0.88%(LIP)。LIP从美国MKS公司购买的SRG-2规,在PTB进行了校准。运到我国后,LIP进行了认真的校准。双方的数据偏差小于013%。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先后访问了美国NBS、西德PTB和意大利IMGC,他们都是国际上重要的计量学研究中心。本文将着重介绍他们的真空计量工作,由此也可以了解到国际真空计量学研究的一些动向和趋势。NBS超声干涉仪水银压力计,为国际最高水平。PTB的超高真空计量标准——分子束法(10~(-10)P_a)为国际最好水平。IMGC建有从10~5~10~(-5)Pa区间的各种标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垂直度测量比对的情况,利用垂直度标准装置对平行直角尺样件的外角和内角进行打表法比较测量,采用样件调转180°测量的误差分离技术,消减了标准装置的垂直度误差影响,并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比对结果证明所有的测量点获得En值小于1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作为一种国家标准量值的长期保存,标准量值产生器最好按照不同的物理原理构成,以便相互比对,长期监督,保持标准量值的准确性。为了与已建立的十厘米微波热噪声标准源(是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不锈钢波导的衰减常数来定度标准源)比对,我们建立了十厘米微波热噪声付标准源(是利用银波导的电阻率和电阻温度系数来定度标准源),并利用气体放电噪声源作为传递标准源,用同一辐射计对这两个标准源进行了相互比对。实验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美国标准局开展了一项新的最值传递服务,即计量保证方案(MAP)。该方案通过一个“传递标准”完成对参加 MAP 的各实验室测量系统的全面考核,并使之溯源到国家标准。MAP 的核心是通过各实验室内部使用的“核查标准”获得大量数据,建立测量过程参数,并在“传递标准”校准了实验室测量系统后的较长时间间隔内,经常测量“核查标准”,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其结果是否符合统计计量的要求,使测量过程处于连续的统计控制之中,从而保证测量的总不确定度的有效性,完成物理量值真正传递到现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射频衰减计理保证方案(MAP)的数学模型及t检验和F检验方法。MAP是一种新的量值传递方法,中心实验室通过传递标准衰减器的传递,参加实验室用核查标准衰减器,使其参考标准测量过程不确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发展与完善,基于BDS的时间传递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简要介绍了为开展北斗时间传递研究自研的多通道多频GPS/BDS时间传递接收机BM1308-52。接收机可同时接收GPS、BDS的码信息和载波相位信息,输出GPS、BDS的CGGTTS标准共视文件和Rinex观测文件,观测时间、处理方法及数据输出格式符合国际规范。最后,利用实测数据测试了BM1308-52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S单向时间比对和零基线共视比对不确定度优于2ns,BD单向时间比对不确定度优于3ns,与国际水平相当。BM1308-52的系统稳定可靠,观测精度高,可以更好地为时间频率传递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发展与完善,基于BDS的时间传递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简要介绍了为开展北斗时间传递研究自研的多通道多频GPS/BDS时间传递接收机BM1308-52。接收机可同时接收GPS、BDS的码信息和载波相位信息,输出GPS、BDS的CGGTTS标准共视文件和Rinex观测文件,观测时间、处理方法及数据输出格式符合国际规范。最后,利用实测数据测试了BM1308-52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GPS单向时间比对和零基线共视比对不确定度优于2ns,BD单向时间比对不确定度优于3ns,与国际水平相当。BM1308-52的系统稳定可靠,观测精度高,可以更好地为时间频率传递服务。  相似文献   

9.
马蔚宇 《宇航计测技术》2005,25(5):42-46,50
详细介绍了国军标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案,比对器具的选择和比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了国军标电磁兼容实验室比对的特点,用平均值、数据偏差等参数对国防系统实验室4个比对项目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室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8 年,国际计量局将对国际单位制7 个基本量进行重新定义或重述。基于光学方法的真空计量新方法、新概念进一步发展,促进真空计量标准向量子化迈进,对真空基本量复现以及今后真空国际单位制的重新定义(由压力的SI 单位帕斯卡(Pa)向气体密度单位(mol/m3 或分子个数/m3,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计量技术相比,利用光学方法所建立的量子真空计量标准具有不需要自校、溯源链零长度、响应快、准确度高、可在多个地点及不同时间复现等优点,为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原级标准。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及瑞典国家测试和检定研究院(SNTRI)等机构开展的基于折射率、吸收光谱、冷原子3种光学方法的新一代量子真空计量标准研究进展,对原理、关键技术及难度挑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μF以上电容量值的溯源难度较大,为保证国防系统内高值电容(10μF~10mF)参数的量值统一、准确可靠。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组织国防系统内四家计量单位首次开展了(10μF~10mF)/100Hz高值电容标准的比对实验,取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本文公布了比对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本次比对以各参加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其中权重与各实验室声称的不确定度平方的倒数成比例。实验数据由4家单位共享。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军事计量的现状,分析了开展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的重要性,并结合多年来全军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的情况,提出了做好实验室能力比对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研究适用于军队特点的量值传递方法,建立综合、机动、快速的装备测量标淮及设备,目的是提高军事计量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1989年5月15~17日,首届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国际学术讨论会(ISMTIl89)在我校学术交流报告厅内举行,由我校、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湖北省计量测试学会组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西德、苏联等15个国家的40多位代表和我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20多位代表。会议编印了有240多篇论文的论文集,其中国内代表提交的论文近200篇。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是:1.在线测量、非接触测量、自动测量,2.测量机器人、计算机视觉;3.传感器;4.智能仪器;5.物理量测量;6.测量信号的人工智能处理;7.标准、计量、质量控制工程;8.安全环境、健康等方面的测试技术。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开展的高阻1 MΩ;10 MΩ实验间比对的方法,对一种用参考电压测量高阻的方法进行了描述,解决了其中的技术问题,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测量1MΩ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10-6,测量10 MΩ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5.10-6,APLAC公布的比对中期报告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比对法真空计量标准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定效率高、实用性强的二等真空标准装置。主要技术要求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内有关真空标准的规定,尤其适用于真空计量二级站和一些基层单位大量常规校准,校准范围为10~5~10~(-4)Pa,总不确定度小于10%。在10~(-4)Pa范围内,压力的稳定度好于1%,在1~10~5Pa范围内,压力的稳定度好于0.5%。该标准装置的极限压力达10~(-6)pa。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1.018V的标准电池,通过分压器校准10V固态电压标准的方法,分析并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对校准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在校准实验室能力测试中,对核查标准—参加过国际比对且经约瑟夫森电压标准校准的732B固态电压标准进行了校准,其校准结果与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校准结果相差2×10-7,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车载陀螺寻北仪无法现场校准的问题,借鉴陀螺寻北仪实验室校准原理,以及使用的测量标准装置,提出用传递比较测量实现陀螺寻北仪现场校准的新方法。该方法以高精度陀螺经纬仪为传递标准,在外场对平行光管和平面镜进行引北赋值,使其作为陀螺寻北仪现场校准装置的方位角标准,进而对车载陀螺寻北仪进行校准。经实践证明,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供陀螺寻北仪外场测试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空间装置中气体自然对流传热问题为目标,导出显含温度和压强两个独立热力学参数的Rayleigh 数和Knudsen 数的表达式,分析了各个特征压强段气体传热的不同状态,比较了在连续介质流动中低真空(压强大于10Pa)和微重力对空间装置中气体自然对流传热的相似影响,导出了气体压强与重力对低真空气体自然对流的影响的相似性关系式,由此可以推断低真空或微重力状态下气体自然对流的强弱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直流电压国家计量副基准与德国国家物理技术研究院的国家计量基准的比对情况。比对采用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提供的两只固态电压标准作为传递标准,以间接比对方式进行,其比对的差值分别为1.018V:2.7×10-8,μc=1.1×10-7;10 V:1.6×10-8,μc=5.1×10-8。  相似文献   

20.
研制两个水平的铀矿石浓缩物中非金属杂质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用于铀矿石浓缩物产品中S,P,F,Cl和Si等杂项的量值传递和测定过程的监控,确保铀矿石浓缩物产品的质量和后续纯化过程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可用于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四氟化铀等产品中相关元素的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均匀性采用F检验法评价,稳定性采用t检验法评价,各元素的定值采用多家实验室比对[1~5]。标准物质研制的所有过程均符合“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