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FIR滤波器生成随机振动试验驱动信号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旭东  陈怀海 《航空学报》2003,24(3):220-222
 阐述了一种利用有限冲击响应(FIR) 滤波器生成随机振动试验驱动信号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一个FIR 滤波器对白噪声序列进行滤波,使滤波器输出序列的功率谱密度满足试验驱动信号的要求。在随机振动试验控制中,将FIR 滤波器和试验的受控对象组成增广系统,这将有助于简化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编码调制技术——网格编码调制(TCM),从理论上探讨了网格编码调制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在网格编码调制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利用PN序列作为冗余措施的新思想,并对网格编码调制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双正交信号集的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其善  常青 《航空学报》2002,23(5):436-440
 桥函数是三值函数系,它是将初始序列经复制方式和移位方式变换后而形成的。它包含沃尔什函数和方块脉冲函数。广义桥函数是多值函数系,它是将初始序列经广义复制方式和移位方式变换后而形成的。广义桥函数是桥函数的推广,它包括了桥函数,Chrestenson函数和沃特函数,即将几乎所有的阶梯型非正弦正交函数包含在内。简要介绍了近 2 0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在非正弦正交函数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重点介绍了复制理论,桥函数,广义桥函数和易产生函数分析等专题。  相似文献   

4.
GPS中频信号是分析研究GPS信号特点和捕获跟踪方法的关键环节,高动态旋转条件下得到GPS中频信号十分困难,需要利用仿真手段模拟生成。在综合分析卫星仰角、GPS天线增益以及空间载体旋转对GPS卫星可见性和GPS中频信号影响的基础上,导出了高动态旋转条件下GPS中频数字信号模型,提出了载体旋转条件下GPS中频信号的生成方法,并利用Matlab平台模拟生成了高动态旋转条件下GPS中频信号。该方法可用于高动态旋转载体的GPS轨迹测量方案设计验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立民  钟兆根  武恒州 《航空学报》2013,34(5):1191-1203
 针对长码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信号的盲解扩,在信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跳跃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RJ-MCMC)扩频码和信息序列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分别对建立的联合后验分布模型进行迭代抽样,并有效地在不同维数的子空间中跳转,从而构造一条马尔可夫链,使其平稳分布为待估参数的后验分布,最终拼接得到每个用户的完整扩频序列和信息序列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迭代二十几步时达到收敛;并且在功率相同和不同条件下,当信噪比(SNR)大于-9 dB时,估计序列与真实序列的相似度均超过0.95,信息序列的误码率低于0.01;同时算法对不同用户个数和不同调制样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Fast-ICA算法相比,估计性能平均提高了约3 dB。  相似文献   

6.
陈怀海  王鹏宇  孙建勇 《航空学报》2016,37(5):1544-1551
多输入多输出(MIMO)振动环境试验是振动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比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法更真实地模拟了结构在实际工作下的振动环境。传统随机振动试验的频域方法所模拟的是平稳高斯信号,但是实际振动环境往往是超高斯的,且超高斯激励和高斯激励对结构的损害差异很大,因此对MIMO超高斯振动环境试验的研究十分重要。驱动信号的产生是振动环境试验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逆系统的MIMO超高斯驱动信号生成方法。首先,根据给定的响应参考功率谱密度(PSD)和参考峭度值采用相位调节法生成参考响应超高斯伪随机信号;其次,利用逆系统方法生成超高斯伪随机驱动信号;最后,对伪随机驱动信号进行时域随机化处理得到超高斯真随机驱动信号。对一根两输入两输出的悬臂梁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所得到的驱动信号加载在梁上后,其输出响应谱与给定参考谱之间的误差完全满足工程中常用的±3 dB的要求,而且峭度也与给定的参考值十分接近,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广义时变ARMA序列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一种广义时变ARMA序列预测方法,给出时变序列和广义时变序列的预测公式及其均方误差。该方法能够对均值、方差、自回归系数和滑动平均系数都随时间变化的广义时变序列(或信号)进行分析和预测,可广泛应用于气象、通信、自动控制、结构响应分析和故障诊断等领域。大量计算表明,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多自由度(MDOF)随机振动激励时,传统的控制方法生成的驱动信号及试验台的响应信号都是高斯信号。但真实的振动干扰信号多是超高斯的;而相比于高斯激励,亚高斯激励可降低驱动信号的最大幅值。为实现多自由度亚高斯和超高斯振动控制,提出一种多自由度非高斯随机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系统辨识解决系统耦合问题,而后通过选择特殊的相位生成非高斯伪随机驱动信号,再经过时域随机化得到真随机非高斯驱动信号。基于Hexapod平台的多自由度微振动试验台的亚高斯和超高斯实验表明,在试验台的响应功率谱(PSD)满足工程中常用的±3dB精度的同时,亚高斯驱动信号的最大幅值相比于高斯驱动信号的最大幅值降低了20%以上;超高斯响应信号的峭度与参考峭度的误差在0.2之内。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GPS P码直接捕获方法的性能,详细论述扩展复制重叠法的原理和性能,从理论上证明扩展复制重叠法是目前技术条件下行之有效的GPS P码直接捕获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用VHDL语言在CPLD器件上实现了一种多路脉冲序列信号检测器,能够用七段数码管实时显示各路已检测出序列信号数目,电路各摸块用VHDL语言来描述。文章介绍了仿真信号的形成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并给出了部分电路和仿真波形。整个多路脉冲序列信号检测器设计在一块CPLD芯片上,与其他方法设计的序列信号检测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牦低的特点。由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对功能的修改和增加只要修改VHDL源程序,而不必更改硬件电路,从而实现数字系统硬件的软件化。  相似文献   

11.
扩频信号由于带宽宽、信噪比低,难以实现对信号的角跟踪。本文在和差信号相关法提取角误差电压的基础上,利用小部分带宽法的一些原理,提出了和差信号小部分带宽相关的方法,提高了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12.
FUZZYPETRINETFORFAULTDIAGNOSISWuyanfang;WeiZhongxin.(DepartmentofMechanical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  相似文献   

13.
模糊理论在平显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平显信号在线采集、转换的硬件电路。鉴于平显输出信号不确定的特点 ,提出了应用模糊理论进行故障诊断的新方法 ,此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信号非圆特性的有效利用能显著改善子空间类阵列测向方法的性能,但难以弥补此类方法在低信噪比(SNR)、小样本等信号环境适应能力方面的局限。本文引入贝叶斯稀疏学习(SBL)技术以解决非圆信号的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在结合信号非圆特性的同时对入射信号的空域稀疏性加以利用,通过将非圆信号阵列输出协方差矩阵和共轭协方差矩阵在预先定义的空域字典集上进行稀疏重构,得到入射信号的空间谱重构结果,并依据其谱峰位置估计各信号的方向。该方法对独立和相关信号都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信号环境适应能力和相关信号测向精度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含噪声的转子碰摩混沌信号分类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竞争学习和聚类分析的学习向量量化 ( LVQ)方法 ,研究转子碰摩混沌响应信号的神经网络分类识别问题 ,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 ,着重研究了 LVQ网络在不同噪声时的识别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实现转子碰摩混沌信号与其它响应信号的分类识别 ,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 ,为转子碰摩混沌信号的分类识别提供了一种较为直接的实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聪  肖山竹  陶华敏 《航空学报》2008,29(5):1297-1301
 提出了一种具有阵列孔径扩展能力的共轭循环平稳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伪采样,充分利用了阵元输出之间共轭循环互相关函数的时间维信息,扩展了阵列有效孔径,提高了算法DOA估计精度,具有较好的低信噪比适应能力。该方法避免了最优时延选择问题,无需谱峰搜索,且其二维角度参数能够自动配对,具有较低的计算量。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Separation of SSR Signals by Array Processing in Multilateration Syste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o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operating aircraft in the airport area (and beyond) may be implemented by multilateration (MLAT) systems using the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SR) mode S signals. Most of these signals, spontaneously emitted from on-board mode S transponders at a fixed carrier frequency, arrive randomly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as well as many mode A/C replies from legacy transponders still in use. Several SSR signals are, then, overlapped in multiple aircraft situation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he separation of overlapped SSR signals, i.e., signals superimposed in time at receiving stations. We improve the MLAT receiving station by replacing the single antenna by an array of m elements and using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the literature, several algorithms address the general source separation problem, but a very few of them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a mixture of overlapping SSR replies. Unfortunately, all of them have either some shortcomings, or an expensive computational cost, or no simpl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time sparsity property of the sources to propose more reliable, simpler, and more effective algorithms based on projection techniques to separate multiple SSR signals. Real recorded signals in a live environment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ethod.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针对时变系统响应的短时频率线性时变假设,通过将时变响应拟合成多分量线调频信号,根据线调频信号互相关理论推导了随机白噪声激励下时变系统的物理参数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只需基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便能识别结构的时变质量和刚度。由于引入了调频斜率刻画响应信号的短时频率线变特征,该方法相比传统识别方法能更好地追踪快变甚至突变参数,对实际工程中的时变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仿真算例中构造了1个3自由度时变结构模型,针对线性时变、周期时变和突变等情况进行了物理参数的识别,误差分析显示识别误差均在5%以内,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精确地测试星上功率放大器的饱和点,研究分析了TWTA(Travelling-Wave Tube Amplifier,行波管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对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信号的边带压缩影响。文中基于Saleh模型描述TWTA,分析其在AM信号放大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表明:随着输入AM信号的功率不断增大,放大后的输出信号畸变越来越严重;该变化主要体现在AM信号的边带上,与线性工作区相比,在TWTA的饱和点处,经放大后的AM信号的边带压缩程度达到最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该研究为通信卫星星上功放饱和点测试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