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次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篇章,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奏响的又一壮丽凯歌,也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在当前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进入决战决胜的重要时刻,认真总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十五年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思考和启示,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工程后续研制建设中扎实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再创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可以独立自主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仅两年之后,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五天的太空飞行顺利返回地面,着陆地点与预定目标仅相差1千米。这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在中国航天史上创造出多项“第一”:第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04年已经来临了。已经过去的2003年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动荡的年份。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加剧了全球航空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的下滑趋势。而蔓延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非典”病毒,使全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航空业也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是,有忧亦有喜,对于中国的航空航天业来说,2003年又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10月15~16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将我国宇航员送上了浩瀚的太空,成功地完成了历时25小时的围绕地球的飞行,并回收成功,开始了中国载人航天和探月的工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2005年初前发射,5年后准备…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2008,(4):1-3
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巩固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业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的历史跨越,确保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并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在保持“神舟”五号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做出了110多项技术改进,主要可归纳为4个方面:第一,针对两人五天的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 ,中航一集团第三 O四研究所获得了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颁发的奖状 ,表彰该所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协作配套工作 ,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做出了贡献。三 O四所发挥其大尺寸计量技术优势 ,不仅提供量值传递和溯源保障 ,同时利用现场测量技术 ,保证了“长三甲”和“神舟”五号几何联接数据准确可靠 ,有力地提高了整体飞行质量 ,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发挥了长度计量技术支撑平台的作用。利用动态温度校准装置 ,三 O四所为“长三甲”和“神舟”五号发动机高温高速下工作的动态温度测量系统 ,提供动态…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11日至26日,我国成功组织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安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发展和成功业绩,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前进的又一光辉印证.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心载人航天工程,对工程建设给予了亲切关怀、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9.
继神五、神六之后,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今年9月,神舟七号上天了。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这次神七的发射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的开始,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走出飞船,实现舱外活动。人们通常将舱外活动形象地比喻为太空行走,这是一种更为通俗的说法。对于太空行走,人们或许会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行走?它有危险吗?航天员是如何走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2008,(4):65-65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阶段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1.
回眸2005,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跌宕起伏,回味无穷。“竞争”的主题贯穿着这一年的始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以美国的“深度撞击”、欧洲的惠更斯探测器为代表的太空探索活动则加速推动人类宇航时代的提前到来。新军事变革与先进航空技术的互动与竞争大大促进了全球军用航空武器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载人航天》2008,(4):11-11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到来之际,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值得骄傲;费俊龙、聂海胜获得“英雄航天员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当之无愧。与两年前的神州五号相比,神六的航天员从一人增至两人,飞行时间由一天延长到五天,我国两位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空间研究、环境探测和育种搭载等多种科学实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2006,(1):24
中国航天在2005年依然喜报频传,振奋人心,太空探索计划正在按预定计划大踏步前进. 在10月12~17日,搭乘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5天的太空飞行,顺利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着陆地点与预定目标仅相差一千米."神舟"六号载人多天的飞行任务中,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项"第一".  相似文献   

15.
《航空港》2005,(5)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致电祝贺。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吴邦国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金秋明月夜,翘首望穹天。在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中,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航的时刻即将到来。17日凌晨3时许,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领导同志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国际航空》2011,(11):8-8,10,12,14
“神八”与“天宫”顺利对接 11月1日清晨,携带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顺利升空。两天之后,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了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这标志着中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载人航天》2014,(1):2
<正>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为充分展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科研学术成果,不断提高工程技术水平,推动工程任务经验成果制度化、规范化、成熟化工作,编辑部根据工程领导有关指示精神及编委会要求,围绕"交会对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2008,(4):12-12
(2008年11月6日)2008年9月25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同志乘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任务后,于9月28日安全返回地面。这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载人航天空间天文领域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讨论并综述了礼炮号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和平号空间站、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以及阿波罗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开展的空间天文项目。介绍了我国神舟二号首次空间天文探测和天宫二号伽玛暴偏振探测仪,总结分析了载人航天空间天文在轨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载人航天飞行器非常适合开展空间天文多波段观测,我国未来应充分利用载人空间站等平台的综合优势,开展先进的大规模空间天文前沿探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7日,中国宇航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进行了空间出舱活动,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第二步的顺利实施。在此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难得的机遇和发展期,认真剖析国外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动向,将有助于探索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少走弯路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