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二丁运载火箭二级姿控发动机热控设计及其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二丁运载火箭姿控发动机的热环境条件和系统对各组件的温控要求,初步制定了姿控发动机主要组件的热防护设计方案。以贮箱和电磁阀为主要热分析对象,用I-DE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得各组件不同时间的温度。计算结果与贮箱和机组组件的地面模拟热辐射环境的热流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对设计作改进。最终给出了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的二级姿控发动机热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电磁阀力学冲击后阀体断裂的问题,计算了阀体的结构强度,分析了故障原因和断裂机理。在不改变电磁阀外形尺寸和性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增加结构强度的改进措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阀体断裂部位应力降低至原来的42,电磁阀经过力学环境试验、整机试车及飞行试验考核,阀体断裂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研究结果表明,当阀体结构存在应力集中时,在高量级冲击条件下极易出现开裂、断裂等问题,同时外壳与阀体的连接可靠性对阀体结构强度影响较大,电磁阀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许闯  尤罡 《火箭推进》2013,(5):70-74
针对某发动机电磁阀寿命故障问题,分析了电磁阀衔铁卡滞的原因,确定了由于衔铁在壳体部件腔体内上下受力不均匀,产生了扭转力矩,导致在运动过程中的局部剧烈摩擦是故障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电磁阀的改进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磁路结构有效解决了寿命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4.
包琰  鱼颖  吕玲玲 《中国航天》2022,(S1):67-70
药柱组件是为直径Φ1000mm及以上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提供高温燃气的药柱。发动机研制进度呈加快趋势,以往随发动机型号而生产药柱组件模式已不利于产品规模化和效率提升。本文分析了目前药柱组件的生产特点,并基于去型号化的点火燃烧室生产模式,对药柱组件产品进行了型谱构建、货架产品管理,利于产品快速选型和组织生产模式的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发动机研究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5.
高压气动电磁阀是地面供气系统使用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运载火箭能否正常完成发射流程。本文对高压气动电磁阀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可靠性改进设计、可靠性试验以及可靠性评估等技术进行了介绍,通过一系列可靠性改进设计及验证试验工作,使高压气动电磁阀可靠性有所增长,并在大型飞行试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对卫星及星上组件进行振动环境试验现有的故障诊断方法,并阐述了建立经济、有效的航天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航天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方案,并通过对卫星结构模型的应用,验证了将小波系数作为故障诊断特征向量的可行性。利用此系统可在航天器研发过程中提高航天器结构的可靠性,缩减用于排查故障的时间与财力,缩短卫星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结构质量最轻为目标,对反射器一阶固有频率和外力作用下节点位移进行约束来优化柔性自回弹天线反射器的结构厚度。根据优化结果并结合实际工艺,给出了设计建议值。对优化前后的设计分别进行了正则模态和外力作用下收拢时的非线性分析,验证了设计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以下简称首航公司)为解决传动组件生产“短线”而建立的传动组件制造单元的实践过程和经验体会。重点对传动组件的生产特点、单元建设、单元运行情况和需要改进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对机械加工类制造单元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空心阴极组件的电性能测试通常以自持放电的形式进行,自持放电是空心阴极组件筛选的关键环节。对阴极组件的筛选合格率进行分析表明,筛选试验中自持阶段熄弧率高是导致阴极组件批次合格率低的最主要原因。为降低熄弧率并提高合格率,使用关联图对导致阴极熄弧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导致阴极自持熄弧的设计及工艺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设计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优的设计及工艺参数,并完成了设计改进。采用改进方案后加工的阴极组件批次合格率得到明显提升,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空间站多机机组发动机点火工作温度特性,对150 N发动机双机机组开展高空模拟热试车,研究单个分机点火、双机同时点火以及机组机架包覆热控组件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分机长时间点火导致不点火分机的氧化剂、燃料路电磁阀温度近似线性上升,平均最大温升速率分别为0.033 ℃/s和0.047 ℃/s。双机同时点火时,中心轴线间距180 mm的燃烧室喉部温度不会受到相邻分机点火的影响;氧化剂路电磁阀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斜向安装的燃料路电磁阀受相邻分机热烘烤产生的温升速率为0.018 ℃/s,占总温升速率的比例约35%。双机机组上单个分机长时间点火会对不点火分机头部法兰和电磁阀持续产生热烘烤作用,机组机架包覆热控组件后可以有效降低烘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给直动式电磁阀增加加速启动线圈,辅以集成控制电路,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附加值的集成控制双绕组高速电磁阀。试验表明:电磁阀最快开启时间为2.8ms,关闭时间小于2ms,具备明显的响应与结构优势。动态响应仿真分析表明:在加速线圈的作用下,电磁阀启动电流迅速上升至磁场饱和;进入维持打开模式后,磁场仍趋于饱和,维持电流高于释放电流,电磁阀仍有降耗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要保持在国际卫星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力 ,必须大力开展星上推进系统部件小型化的研制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微型高压电磁阀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结构形式、性能特性以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先导膜片式电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其多物理过程耦合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先导式电磁阀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节流孔、工作压力、弹簧刚度及弹簧力对先导膜片式电磁阀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孔对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较大,随着节流孔的增大,阀门的打开响应时间越长,关闭响应时间越短。该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先导式电磁阀的设计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动式电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AMESim的直动式电磁阀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了软磁材料、励磁电压、等参数对直动式电磁阀动态响应的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比较表明,该AMESim模型较为准确地描述了电磁阀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电磁阀的组成和功能,给出了电磁阀的4个典型任务剖面,并由此分析对阀门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结构。用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导致阀芯-壳体滑动副卡死的直接原因,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多余物导致摩擦力大幅度增加。因此消除滑动副的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用质量功能配置方法找出了与滑动副相关的零件和结构,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要素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研究了螺管式电磁阀的滑动副结构对空间推进系统的适用性,并给出了滑动副结构要素的加工方法和对应的工序质量控制点。  相似文献   

16.
电磁阀启闭特性非接触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锡凯  李伟  李辉 《火箭推进》2011,37(3):65-67
为实现对电磁阀特性进行非接触测量,通过分析电磁阀动作时周围漏磁场的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磁敏感器.该磁敏感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取合理的抗干扰措施可充分降低旁磁场的影响,提高电磁阀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利用本磁敏感器对实际电磁阀的启、闭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性高,满足电磁阀非接触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电磁阀特性测试现状和不足,提出了电磁阀特性智能测试的技术方案、测试原理、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利用所研制的电磁阀智能测试系统对某典型电磁阀特性进行了测试验证,表明该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智能判读和测试精度高等特点,并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