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火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运载火箭之一"、"美国对华卫星出口限制的特殊政策,不利于国际空间合作的健康发展"、"希望中国火箭越来越多发射各个卫星制造商生产的卫星"……4月8日在西昌举行的“长征”火箭用户大会上,与会众多国际用户代表纷纷发言,高度评价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与竞争力,他们呼吁长征火箭更多投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希望长征火箭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简讯     
《火箭推进》2007,33(3):51-51
6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成功将"虹云"工程首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也是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型号,使用灵活,可实现多发连续高密度发射。自2015年9月首飞至今,"长征"十一号火箭已连续5次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此次发射是该型火箭首次执行1000km以上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4.
石磊 《中国航天》2004,(2):12-12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月8日召开的2004年型号工作会上透露,长征火箭今年计划发射9次,要把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科技集团公司同时还提出了要在长征火箭连续33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成功的纪录,提出了卫星在轨运行正常、及时交付用户、满足用户要求的工作目标。中国航天2004年的9次发射计划是:长二丙火箭3次发射;长四乙火箭2次发射;长二丙SM火箭、长二丁火箭、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各1次发射,将把2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探测2号卫星,风云2号D星,亚太6号卫星等10颗卫星放飞太空。据了解,2002年,长征火箭4次发射,2艘试验飞…  相似文献   

5.
1998年3月26日凌晨,随长二丙SD火箭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火箭实施了第50次发射。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长征"火箭的摇篮,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特别是重大宇航发射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长征"火箭300次发射、"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100次发射之后,2019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又迎来了其第200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从失败到成功——不断完善的长征火箭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随着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又一次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的长征火箭完成了第50次发射卫星的任务。28年来的50次发射,总成功率只达到了88%,而在同期,前苏联...  相似文献   

8.
正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火箭成功托举了载人飞船、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将460多颗国内外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长征"路。2019年3月10日,"长征"系列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借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  相似文献   

9.
坚定不移地发展航天技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作为一名从事航天事业36年的科技工作者,作为一名与25万航天人一齐经受时代大潮检验的领导干部,我亲身实践、亲眼目睹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长征火箭50次发射这个值得庆祝...  相似文献   

10.
长征二号丙(LM-2C)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火箭,从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至今,已连续进行了15次成功的飞行。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系两级液体火箭,全长32.6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2吨,起飞推力2786千牛,有效载荷(低地轨道)2.5吨。□  相似文献   

11.
长征 《航天》2011,(2):14-15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发射,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巍巍屹立,在直冲云霄之前,它细细回味着一辈辈铸箭人的殷殷期盼,回味着从"1"到"100"的如歌岁月……这一刻,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美国“铱星”本刊讯3月26日凌晨1时0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火箭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设计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0次飞行,又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履行铱星发射合同的第二...  相似文献   

13.
索阿娣  王娟 《中国航天》2011,(11):52-53
长征火箭发射的“高强密度”,在业内早已不是一个新词。 2011年,随着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逐步拉开,“长二F”这个以发射载人飞船著称的“神箭”也迎来了它的高强密度时代。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23,(4):71-72
<正>“长征”四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2023年3月10日06时41分,“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绘”六号A/B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C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5次发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姿聊 《中国航天》2003,(10):46-49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用自行研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自制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重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重量之和还多。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今,我国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系列火箭有14种,完成了飞行试验前的全部研制工作、只待飞行验证的还有2种。在这些火箭中,主要用于低地球轨道发射的有6种(长征1、2、2C、2D、2E和2F):主要用于中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1D、2C/SD、4A和4B):主要用于高轨道(如地球静止转移轨道)发射的有4种(长征3、3A、3B和3C)。对应这三种典型轨道的运载能力为:低地轨道0.2—8.0吨,太阳同步轨道为0.4~2.8吨,静地转移轨道为1.5~5.1吨。长征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基本覆盖了低、中、高地球轨道不同航天器的发射需要。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中国航天工业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主研发、生产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产品的能力和完整配套的研制、生产体系,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特别是从1996年10月至今,长征火箭连续49次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7月26日11时57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彰显了"金牌火箭"实力。这是"长征"二号C火箭自1982年9月9日首飞以来的第54次发射,在传统发射领域战功赫赫的老牌"长征"火箭在此次发射中又有了亮眼新表现——火箭的一子级落点实现了精确控制!7月26日13时40分,"长征"二号C火箭一子级残骸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被顺利找到,落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及运载火箭的应用情况,根据美国的航天发射层次、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发射价格、国外对发射市场的需求,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长征”系列中型载火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0,(7):6
本刊讯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地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长征三号火箭的第13次发射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1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19次发射成功。火箭于晚上7时50分起飞,23分36秒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约204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041公里、倾角27.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凤云二号采用双向自旋稳定方式,发射质量1372公斤,设计寿命3年。该星主要用于获取东经45度至165度、南北纬60度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6,(12):48-50
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华夏第一星:东方红一号8-3中国太空长征的先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8-6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长征火箭的篮9-3砺剑之歌9-7星箭弹船屡创辉煌9-11艰难险阻难挡中国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9-13长征火箭现役部分型号及新一代大运载简介9-17长征火箭发射记录(截至2006年9月)9-19坚持自主创新推进空间事业持续跨越发展10-3中国的卫星系列介绍10-7中国报道质量重于泰山——神舟六号发射后采访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1-32005:星箭走在创新的路上1-6航天三领域刍议——兼论空间技术优先1-8“神六”升空放大“航天经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