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蜂窝结构板上M5 后埋直通连接件的拉脱力测试条件及结果,分析了后埋件胶接施工过
程、胶接固化规范对后埋件拉脱力和胶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开孔轴向竖直灌胶后再安装埋件,胶液填
充效果最好,气孔最少,有利于提高拉脱力;对于EA934NA 后埋胶,于室温≥22℃下完成固化,更有利于提高拉
脱力。所得结果可为产品试验设计和拟定工艺参数提供
  相似文献   

2.
西科斯基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卫星导航的进近系统,简化了直升机传统的海上钻井平台进近时的人工计算和推测,为驾驶员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的着陆工具,降低了机组成员的工作负荷并增强了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蜂窝夹层结构M5埋件的拉脱力测试条件及结果,分析了试样平面尺寸、真空压力、发泡胶用量和蜂窝-埋件高度阶差对拉脱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蜂窝-埋件高度阶差为0.15~0.40 mm时对拉脱力无明显影响;试样平面尺寸达到测试夹具加载口孔径2倍以上,方可避免边界效应影响;对于J-47D发泡胶,温度达到T1后加气压、卸真空更有利于提高拉脱力;合理优化埋件周围发泡胶填充量,既能节省发泡胶,又能提高埋件拉脱力.所得结果可为产品试验设计和拟定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蜂窝夹层板内埋件的承载力检测条件和结果,分析了埋件材质及埋件周围填胶量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技术状态下,铝合金与镁合金埋件的承载能力基本相当,而镁锂合金埋件的最大弹性变形载荷与铝合金和镁合金埋件基本相当,但其首次失效和最大破坏载荷相对较低;对于同种材质的埋件,适当增加填胶量,更有利于提高埋件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作为产品设计优化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飞机自动化装配离线编程系统信息来源问题,在分析特征技术和MBD技术应用于数字化装配方面特点后,提出一种将MBD技术与特征技术相结合的装配孔工艺特征快速添加技术.该技术以MBD模型为基本单位,结合现阶段航空蒙皮类产品建模特点,通过工艺特征将几何信息与工艺信息相结合,建立了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系统的产品工艺特征信息模型.为实现装配孔工艺特征在产品数模上的快速添加,在DELMIA V5平台上开发了面向CAD数模的信息添加功能模块,完成了产品工艺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为飞机自动化装配离线编程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源,实现了CAD/CAM/CAPP系统的集成化和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6.
对蜂窝夹层结构及其侧向和板内M5埋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蒙皮厚度、胶黏剂面密度和胶接强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蒙皮厚度,有利于提高蜂窝夹层结构及其埋件的力学性能;在同等胶接强度下,胶黏剂面密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可选用面密度较低的胶黏剂来降低结构质量;埋件系统承受面内剪切载荷的能力明显优于其承受垂直于蒙皮的面外拉拔载荷能力;承受面内剪切载荷时,埋件系统的失效模式以埋件区域蒙皮局部破坏为主;承受面外拉拔载荷时,埋件周围蜂窝芯先失稳破坏,并最终导致埋件带动蒙皮变形、局部发生破坏。所得结果可为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联合定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联合定轨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对中继卫星系统和编队飞行星座两种不同应用的联合定轨的计算分析,总结出了联合定轨不同于一般传统定轨的基本特点。中继卫星与用户星的联合定轨在精度 上优于传统定轨,并能够降低对地面测量站的测量几何和测站数量的要求。编队飞行星座的联合定轨,能够显著提高星间相对位置的精度,且几乎不受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从而在轨道外推时误差不会扩大。  相似文献   

8.
对空间资源的依赖性以及空间系统由研究到实战角逐的最终转变,已经暴露出美国国防部现有航天系统的脆弱性。目前,对卫星的关键遥控主要由固定式地面站完成。这种地面站不设防,很容易被发现,因而容易遭到敌方攻击。在未来高度复杂的环境下,卫星的基本遥控系统的生存能力和耐久性将成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途径:(1)增加在轨关键系统(航天器)的自主能力,(2)提高地面关键遥控和例行遥控的自动化程度,增强地面系统的机动性以及提高其对意外情况的反应速度。本文将着重讨论DSCS Ⅲ卫星计划中应用AⅠ技术使航天器地面遥控系统自动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埋管式冷板的设计及3种制造成形工艺:胶接、焊接和铸造,并分析了3种成形工艺的优缺点及对埋管式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FloEFD对相同参数条件下同一模型不同成形工艺的埋管式冷板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不同成形工艺对埋管式冷板的散热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基板与铜管之间的热阻越小,冷板的散热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宇航学会与中国自动化学会将联合于1988年召开第五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学术交流会。为了同国际遥测会议和欧洲遥测会议主题相适应,扩大征文范围如下:遥测遥控系统和标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显示和控制;记录设备和系统;数据压缩;数据处理;天线系统和工艺;卫星遥测与控制;卫星通迅;航空航天应用;数据中继;地球资源;地面接收设  相似文献   

11.
将数据库技术引入到滚动轴承的设计中 ,用VB编写的软件能够方便的计算、选择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滚动轴承 ,对数据库中的轴承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删和修改 ,可大大提高设计精度和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层压板挤压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不同铺层方向的试件进行钉孔压强度试验,得出影响挤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挤压强度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修形斜齿轮的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方宗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51-254,329
提出了一种斜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的方法。这一方法包括了齿间间隙、齿面间隙、误差、轮齿变形、支撑变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编制成高仿真度的计算机软件。这一方法还可通过对单齿对的几何和力学计算,进行多对齿啮合的接触分析,并且采用有限元素柔度系数法计算轮齿变形,极大地节约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住户在装修时什么样的墙体可以拆除,什么样的墙体不可以拆除,及住户需拆除墙体时应办理的手续。  相似文献   

15.
一种随机表面间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慰兰 《航空动力学报》1995,10(3):233-236,309
介绍了一种随机表面间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 即将接触点简化为圆盘接触模型计算单点接触热阻, 用计数函数的方法确定接触点的分布函数, 最终得到接触热阻随接触表面所受挤压应力变化的半经验公式, 本文还依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出一种实验条件下的半经验公式, 并对此实验拟合曲线的分散度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考虑浮动环涡动时,内、外层挤压油膜力的分布情况。从广义不可压Reynolds方程出发,推导了浮环轴承内、外层油膜的瞬态控制方程,结合Hirs整体流动理论和Moody壁面摩擦系数方程,获取浮动环的运动方程。通过算例,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浮动环涡动情况以及对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涡动半径随轴颈偏心率增大而略呈减小趋势,内层油膜其正压力区将沿周向平移。  相似文献   

17.
旋转机构是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为了精确模拟旋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支撑旋转轴系的双列球轴承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提出了使用Bushing单元来建立同时具有径向移动刚度、轴向移动刚度和径向角刚度的三向刚度轴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计算了三向刚度数值,并利用轴承手册上的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弹性轴承支撑的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旋转机构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了轴承有无角刚度两种状态下的固有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旋转机构来说,轴承模型角刚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较大,角刚度已知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解决造成机械零件报废的两个重要原因——淬火变形和脱碳。方法 以轴承圈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变形和脱碳原因分析。结果 脱碳主要由于煤油的裂解效果差、淬火炉内产生的负压、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降低及操作者的淬火速度慢这四个因素造成的;变形主要与零件的摆放决定的冷却速度不同有关。结论 采用小贝力克箱式炉淬火加热,冷却用好富顿油,平装装炉,吸热式保护气氛很好地解决了淬火脱碳和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轴承壳体的功能和作用,对轴承壳体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法,并从工艺上实现了轴承壳体的一体化加工。  相似文献   

20.
气浮陀螺K0项漂移精度的控制一直是陀螺研制中的难点,而空气轴承涡流力矩是影响陀螺K0项漂移精度最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根据气浮陀螺研制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机加工中空气轴承出现的误差形式,建立了空气轴承制造误差对涡流力矩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空气轴承制造误差对涡流力矩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浮子圆度误差和窄缝装配误差是引起涡流力矩最主要因素,并通过空气轴承结构参数与涡流力矩的灵敏度分析,得到了径向平均间隙和窄缝平均间隙结构参数的最优值。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控制陀螺涡流力矩的技术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