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重点。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管理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共同建设运行。近年来,实验室围绕机械制造系统工程的前沿方向和国家需求,重点在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方面开展了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计划,发展高速高效加工、高性能精密测量、高精度装配等技术,支撑我国装备制造技术的提升。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团队强大,创新能力强,相关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2.
逸飞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23):62-63
焊接是我国“强基”工程中的基础工艺之一,标志着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支撑国家建设及国防安全、不可替代。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极端环境连接及服役、大型复杂结构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焊接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山东省级重点学科,学科下属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级特色专业。实验室与哈工大校本部和深圳校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航空航天、核电、国防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21日,由中航工业成飞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的"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工程焊接与连接实验室"揭牌。中航工业成飞与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成飞与哈工大相关领导为实验室的成立揭牌。为了响应国家"产、学、研"相结合的号召,成飞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共同组  相似文献   

4.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管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993年4月经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1996年3月正式批复投入运行.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引进、消化与吸收,与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相呼应,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和具有综合优势的人才队伍;开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探索研究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力争成为国际先进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效切削及刀具实验室长期从事切屑折断控制技术、难加工材料高效切削技术、硬态干式切削技术、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室有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机械工业切屑控制及高效刀具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与智能制造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现代制造技术与刀具开发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支撑平台。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化、应用研究实用化、科技成果价值最大化、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共同构建了紧密的高效切削与刀具技术的产业化联盟。目前实验室形成了以科研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了装备制造领域关键技术供给和研究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6.
逸飞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11):62-63
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依托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为建设主体,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始终是实验室的主导方向,并以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己任,通过开展新材料领域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形成系列新思想、新方法,实现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最终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同时实验室实行开放服务共享,积极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重视青年骨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验室设备种类、数量、性能及现代材料表面技术方面成果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12):68-69
金属基复合材料除了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同样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外,它能耐高温,同时不燃、不吸潮、导热导电性好、抗辐射,是令人瞩目的航空航天用高温材料,可用作飞机涡轮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热区和超音速飞机的表面材料,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国家重大战略与国民经济建设迫切需求的一种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依托科研院所、高校或企业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地方两个层面创新基础能力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实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计划是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有机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作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衔接的重要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基础研究的积累和工程化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制造过程测试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四川省和教育部共建,四川为数不多的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实验室始终以制造过程测试为基础,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己任,主要从事制造过程先进测试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面向工业和实际应用,结合中国科技城(绵阳)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西南地区核工业以及航空业发展需要,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前沿基础研究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9.
正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推动我国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自主创新研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围绕飞行器控制体制、飞行姿态控制技术、飞行器综合决策管理与控制、智能感知与控制一体化技术,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相关重大课题研究,支撑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的先进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研究,为新一代飞行器先进控制系统提供应用基础、应用技术、前沿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海山 《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2):66-67
计量测试是机械制造的基础支撑。自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研究以来,研究室依托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制造与检测、海洋声学检测等重要行业为背景,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通过先进光电传感及信息处理技术手段解决工业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测量难题,形成了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领军,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团队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以推动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为导向,开展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探索研究,推动智能机器人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前瞻领域的交叉研究,促进智能机器人在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实现智能机器人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协调并重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04专项、国家863计划、陕西省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75项。  相似文献   

12.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杨福兴,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筹建,并于1995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投入正常运转。该实验室是超精密加工专业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将是世界航空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在21世纪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就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并不断提高科研实验手段和制造水平,其中科研实验手段是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八五”以来,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建设一批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提高我国航空科研实验水平,并将为21世纪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重点实验室已相继建成,并陆续验收。本刊分两期刊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同志在两个重点实验室验收会上的讲话,介绍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原则及其未来发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14):74-75
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01年6月批准认定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实验室在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其中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46年由国家科技部建立,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建设和运行,上级主管部门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方主管部门是河北省科技厅。实验室历经建设全过程,获北斗工程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团队、北斗卫星导航创新贡献奖等称号,是北斗系统建设国家队、北斗增强补充开拓者和泛在智能导航技术探路者。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早春三月,春水潺潺,迎着拂面的春风,本刊记者一行踏上了重点实验室系列报道的特快列车.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复合材料界面、制备科学、性能及其微结构和加工过程关系以及复合材料体系和组成结构的优化设计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实验室还成功地研制出许多新型复合材料制品,解决了我国国防工业中的关键材料问题,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日,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中航工业导弹院挂牌成立。中航工业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魏金钟与中航工业导弹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松柏共同为实验室揭牌,标志着该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红外探测器技术是导弹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多年来,导弹院重视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于2005年成立了院级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手段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研究领域走在国内前列,开发出30多种各类短波、中波、长波红外探测器,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发表高质量论文90多篇,申请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40多项。  相似文献   

18.
数控机床产业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制造水平高低和拥有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工业数控机床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2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建立,依托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围绕数控机床设计与加工工艺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基于现代设计技术与机床动态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以缩短设计周期、减小装备制造费用、提高装备性能为目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1):64-65
数控机床产业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制造水平高低和拥有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机械工业数控机床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12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建立,依托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围绕数控机床设计与加工工艺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基于现代设计技术与机床动态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以缩短设计周期、减小装备制造费用、提高装备性能为目标,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3月14日,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申报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基础设施效能研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这是国内首个关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在NQI领域的科研创新平台申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基础设施效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质检总局质量与效益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