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飞机轨道器的热防护技术是航天飞机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美国第一代航天飞机轨道器所采用的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热防护系统,美国宇航局兰利研究中心和Kentron国际公司共同设计的所谓近工艺品概念热防护系统,以及美国第二代航天飞机轨道器计划采用的防热系统与机壳融为一体的高级碳-碳复合材料热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一种由航天飞机质心位置和飞行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值计算再入航迹其它运动参数的方法。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的飞行数据验算表明,该方法不失为一种可供再入航迹初步设计中选用的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3.
俄空军一高级代表团日前访问了乌克兰,就索回图-160“海盗旗”和图-95MS“熊”两种战略轰炸机事宜进行磋商。在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4.
航天飞机轨道器的射频系统和数据业务包括以下内容:一台S波段相位调制(PM)发射/接收机、一台Ku波段发射/接收机、两台独立的S波段调频(FM)发射机,一台S波段载荷询问发射/接收机以及一台Ku波段交会雷达。另外,轨道器通信设备和数据系统还包括:一个计算机系统(作为载荷和射频系统之间接口的专用处理器)以及电视和磁带记录系统。地面保障系统包括地面航天跟踪和数据网(STDN)、航天指控中心(MCC)和载荷操作控制中心(POCC)。轨道器处于再入飞行轨道时,用五台雷达进行跟踪,用国内通信卫星将NASA跟踪系统连接起来。建立的话音通信系统可同时提供两条独立的双向话路,“测站会议和监视装置”可以在遍布世界的370个话音终端之间完成交换任务。航天飞机要经过四次飞行试验,进行约1100项实验。试验结束后,航天飞机将进入实用阶段:为付款的用户把卫星和其它设备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5.
二、热防护系统材料(一)对热防护材料的要求轨道器热防护系统的功能是防护轨道器不受外部热和其它环境的影响和损害,使其内部结构温度保持低于付料允许值。它是保证航天飞机达到高度可靠性、重复使用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指标的关键性系统。同时,由于以往的一次使用飞船(如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等)均为长度-直径比甚低的低升力、  相似文献   

6.
许维进  范天国 《飞机设计》1997,(3):41-45,F003
推导了航天飞机轨道器在地心为原点的惯性坐标系中的入轨绝对速度与其相对速度以及与轨道参数、入轨点地理纬度的关系,并从飞行动力学的观战建立了轨道器入轨相对速度与轨道 参数和入轨点地理纬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外贮箱是航天飞机四个部件(轨道器、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箱)中体积最大的一个部件。它是唯一的一次使用部件,在整个航天飞机结构中,起到了双重的作用,既  相似文献   

8.
航天飞机S波段通信系统为航天飞机提供了经由地面航天跟踪和数据网(GSTDN)的直接对地通信或经由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经同步卫星转发轨道器的信息)的对地通信能力。S波段通信是航天飞机任务从发射到再入/着陆各阶段直接对地和经由TDRSS的主要通信线路。在轨道段,当TDRSS的Ku波段通信不能使用,轨道器姿态不利于Ku波段通信,或载荷舱门关闭时,轨道器都得使用S波段线路。本文介绍航天飞机S波段通信功能要求、轨道器上通信设备结构和NA-SA的S波段通信网。阐述了需要在S波段设备研制中采用专门新技术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其中包括(1)数字式话音△调制,(2)卷积编码/Viterbi解码,(3)使用Cost-as环路接收机的临界相位调制指数,(4)连续波调频的最佳数字数据调制参量,(5)副载波测距和时分复用数据信道的交调效应,(6)射频覆盖,(7)低信噪比下的解扩技术。本文评述了这些独特新型通信信道的性能,给出了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召 《推进技术》1988,9(1):85-87
西方的宇航专家们认为苏联的哥伦比亚级航天飞机正接近使用状态。一月初,纽约时报就报道过苏联宇航官员Aleksandr Dunayev的讲话,说苏联也正在进行航天飞机试验。然而,苏联到底有没有航天飞机仍然不清楚,根据同一天在Izvesliya发表的TASS文本,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曾向Dunayev提出过关于可多次使用的苏联航天飞机的研究情况,这位苏联官员回答说:“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考虑到这种大型飞机的问题。在整个天体空间领域,可多次使用系统都有利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简单说,在天体空间,涉及可多次使用的航天飞行器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彼-2(Pe-2)因速度奇快且通用性强而被誉为苏联的“蚊”式,但该机并非主要由木材制成,而是真正的全金属飞机,且生产数量远比英国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大很多。彼-2在1940年试飞成功后,出色地完成了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多次战斗任务,为东线战场的最终胜利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高速轰炸机 1941年6月 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当时西方国家对苏联军机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在德军突袭苏联国境防线的第一个星期里,几乎所有的苏军前线防空军部队均被“地面解决”──这更增加了世界范围内对苏联军机的贬低。不过,这种观…  相似文献   

11.
直接多重打靶法在轨迹优化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屈香菊 《飞行力学》1992,10(1):13-21,39
本文采用基于多重打靶技术的参数优化方法,以美国航天飞机轨道器为例,选取了几种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其最佳再入轨迹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美国航天飞机的实际再入轨迹作了比较,并对文中采用的算法和程序的适用性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天飞机问世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一些航天技术先进的国家,跃跃欲试。 苏联正在研制的“Ram-R”航天飞机,已在今年春天试飞。它的外形与美国航天飞机相似,但起飞重量仅为1500吨(美国为6200吨),有效载荷可达20吨(是美国的2倍),它把卫星送到轨道上的费用仅为美国航天飞机的1/6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美国航天飞机和国外研制第二代重复使用轨道器对主发动机系统、主推进剂贮箱、防热系统的材料选择以及有关的关键工艺问题进行了探讨。 美国航天飞机发动机所出现的故障中,尤以燃料管产生裂纹最为突出。由此可见,为确保轨道器重复使用,对各零部件正确选材并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以使其有足够的强度与寿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美国、苏联等几个国外经典战略轰炸机的战术技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战略轰炸机战术技术性能的因素,提示了战略轰炸机战术技术性能要求随时代、科技、国际环境和研制国的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变迁而变化的过程,为制定我国的战略轰炸机战术技术要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NASA于1998年12月11日和1999年1月3日分别用“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两颗火星探测器——“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着陆器”。经过近7亿公里的长途飞行,“火星气候轨道器”终于在去年9月底接近了它此行的目的地,然而却在试图进入火星轨道过程中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初步调查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两家机构在单位换算上发生误会。就在该局还在为“火星气候轨道器”“只差一步到罗马”而懊悔不已并决心“痛改前非”时,又迎来了一个重新展现自己的机会。去年12月3日,在2亿千米之外的火星上,“火…  相似文献   

16.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4):75-75
北京时间2005年7月26日晚10时3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大约9分钟后“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进人预定轨道。北京时间8月9日20时11分22秒.“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推迟一天着陆后,安全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标志着历时13天2l小时32分钟48秒代号为STS-114的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苏联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开山鼻祖——图-4的身世,历史上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但不管怎么说,该重型轰炸机的出现的确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20世纪后半段的历史走向。可以说,正因为图-4的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世界在核力量对峙上逐渐趋于平衡,也正是因为图-4的存在,人类数次与全球性的核大战擦肩而过。需要指出的是,至少在1943年之前,无论是军方将领还是政治领导人,莫斯科均未注意到美国正在开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研发举动——波音公司制造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远程战略轰炸机。当时,即便是一  相似文献   

18.
庞征 《航空知识》2011,(10):76-78
随着美国“阿特兰蒂斯”号最后一次发射,曾经红极一时的太空骄子也怅然落幕.如何评价航天飞机的功过是非,认真总结航天飞机的经验教训,对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人类创举30年来,航天飞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服役至2011年“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最后飞行,美国航天飞机共发射...  相似文献   

19.
历史名机     
陈应明 《航空史研究》2000,(2):12-14,17
本文主要是图波列夫 SB— 2快速轰炸机简介及兼谈 SB— 2抗日战争期间援华情况。苏联在十月革命后 ,曾逐步仿制过一些英、德的飞机而迅速和发展本身的航空工业 ,在不到10年之内 ,已逐步研制和装备自己生产的飞机了。在轰炸机方面而论 ,图波列夫设计集团已于192 5年~ 1930年期间就制出“TB— 1”和“TB—3”双发和 4发的全金属轰炸机 ,当然由于当时多种技术条件限制 ,这两型飞机均是非可收放式的起落架和采用当时盛行的强度较好的金属波纹蒙皮、这些飞机飞行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 190公里至 2 80公里之间。30年代初期 ,航空范畴内在空气动…  相似文献   

20.
陈黎 《国际航空》2011,(9):49-52
俄罗斯官方表示,其PAKDA项目将是一种“应用最先进技术、概念全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下一代新型轰炸机。根据俄各界披露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苏/俄轰炸机发展历史及其军事战略思想,作者分析了俄罗斯的下一代轰炸机PAKDA的基本设计思想。它可简要概括为:继续追求远程能力和大载弹量、重视超声速飞行能力、强调隐身突防能力和增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