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强度检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讨论了结构可靠性检验的一般概念和常用的三种抽样检验方法,包括抽样样本平均值的检验方法、计量序贯检验方法和抽样个值的检验方法.根据抽样检验理论,本文提出了飞行器结构强度可靠性检验的合格系数概念及如何确定它的方法.合格系数与安全系数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概念,前者决定抽样检验的合格载荷,后者决定强度计算的设计载荷.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飞机制造中生产—检验路线互有联系的特点,推导出计算检验—生产公差用的一般公式;提出了现有确定检验—生产公差方法的特定适用条件;分析了联系程度和误差分布特征对检验—生产公差的影响;绘制了工程计算用的图表。  相似文献   

3.
先进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些高效EDF统计量的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阐述了“下尾临界值”检验的必要性,探讨了拟合优度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的基本逻辑结构,从细观损伤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几种疲劳寿命分布所对应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布推演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提出的广义幂律过程在可靠性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常用于描述复杂系统和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在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时,为了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必须首先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本文讨论了广义幂律过程的拟合优度检验问题,基于过程的截尾样本数据,给出了广义幂律过程的一个拟合优度检验法———F检验法,并分析了F检验法的功效与F检验统计量中的参数r之间的关系,为参数r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文末给出了检验可修系统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龙兵 《强度与环境》2011,38(1):36-41
讨论多重定数截尾指数型寿命数据,对同时存在异常大数据和异常小数据的情形给出了检验方法,得到了检验异常数据的判别标准,最后以一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一类新的寿命分布类NBU^*t0(在时间t0后新的比旧的好)的NBU性的强弱比较,给出一种新的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通过对NBU^*t0元件的NBU性程度采用一种新的“度量”方法,对两个具有NBU^*t0性元件的寿命的NBU,性强弱提出检验,并构造出相应的U检验统计量,运用刀切法(Jackknife)的非参数估计方法对U统计量的方差进行非参数估计,得到了U统计量的一个渐近分布,给出了一个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检验过程给出了一个Monte Carlo模拟结果,并证明该检验方法是渐近无偏的,最后给出了该检验的几个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运用W∧2统计量的检验方法对XXX飞机八个失效的机翼主梁寿命分布进行了检验,得出该主梁寿命分布为威布尔分布。  相似文献   

8.
确定趋势的一种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一种统计假设检验方法——趋势检验方法,并将之推广到多台同步试验的场合。它提供了如何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是否存在可靠性增长,可靠性下降或没有趋势的手段。为了将此法用于小样本问题,给出了M=1,2(M=n,定时截尾;M=n-1,定数截尾;n为失效次数)时,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表。并用工程实例说明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实践中发现产品性能参数的变差系数CV可当作常量,使用CV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分析比较方便。于是,提出CV检验法,研究CV检验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AMSAA模型分组数据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国梁 《强度与环境》1990,(3):1-8,F004
本文介绍了AMSAA模型分组数据的一种处理方法,详细地推导了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给出了模型的趋势检验统计量和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并将这些结果推广到多台同型系统同步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情况,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高温压力传感器冷却套温度场的有限元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高温压力传感器冷却套的结构,并用有限元法计算冷却套的温度场分布,将轴对称的冷却套半边划分为许多三角形单元,将单元内的温度离散到单元三个节点上,应用传热学理论计算出三类边界条件的参数,应用有限元法计算出各节点的温度,经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得到冷却套温度场的分布,最后,对冷却套温度进行实测,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较为接近,表明冷却套结构设计是合理的,并且用有限元法计算冷却套温度场分布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祝汝松  康虎 《实验流体力学》2006,20(4):63-68,72
模型迎角的测量是风洞试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使用图像的测量方法能够在不影响模型的情况下对它的角度进行非接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采用图像对模型迎角进行测量的方法,对系统的设备组成、测量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图像畸变的矫正来修正成像系统本身的测量误差.通过采用图像分层、特征提取和自适应阈值分割等快速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对模型迎角的实时测量.分析了风洞试验时振动对测量的影响,进行了测量精度检验,对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我国首次设计和建造的低温风洞的设计特点及共性能。这是一座以风扇驱动的闭口回流式风洞,用氮气作试验气体。试验段为0.1米的方形截面。计运转参数范围为:M=0.04~0.40,P_t=101.2 kPa~202.6kPa,T_t=79K~320K。试验时间为半小时。风洞壳体是用铝合金制造的,外部用超细玻璃棉绝热。风扇用交流电机拖动,转速用变频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文[1-4]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带有不完全信息的随机截尾试验模型(IRCT)。着重讨论了对数正态分布参数的统计分析问题,建立了参数所满足的似然方程组,给出并证明了似然方程组解即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MLE)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所得的结论对于正态分布也同样适用。文末给出了随机模拟数值解例子,结果表明,参数的MLE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激波绕楔形物体的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值干涉技术并结合实验干涉图片,分析了激波过拐角绕楔形物体运动的流场.并采用数值彩色干涉技术,将数值计算结果转换为彩色条纹编码的数值干涉图,并与实验干涉图比较,可以辨识过激波发生跳跃后的干涉条纹的位移数,从而确定实验干涉照片的密度场.数值计算采用显式二阶迎风TVD格式.采用数值干涉技术将计算密度场转化成数值干涉图与实验干涉图进行了比较,检验了数值结果的可靠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了包括激波、接触间断和旋涡在内的详细的流场结构,与实验相比,更为细致地刻画了流场演变过程的细节.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观察到激波传播到旋涡中心附近并没有发生明显耗散,旋涡上半部的激波得到减速,下半部分的激波得到加速.  相似文献   

16.
单轴柔性滚弯是一种新型的型材滚弯技术。介绍了单轴柔性滚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U型材单轴柔性滚弯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模拟了U型材成形与回弹过程,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有限元仿真可以代替部分复杂实验;利用仿真结果详细分析了型材滚弯回弹半径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滚轮压入量、滚轮直径、橡胶硬度、型材尺寸和型材材料与回弹半径的关系,对实际滚弯工艺参数的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浮动壁火焰筒壁温试验和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浮动壁火焰筒的壁温进行了试验和计算分析。该火焰筒应用了新型的浮动壁结构和高效的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技术。壁温分布试验在全环形燃烧室试验台上进行,采用热电偶和示温漆测量。计算采用了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研究分析表明,火焰筒壁温在材料的长期许用温度范围内,壁温计算反映了火焰筒壁温的分布规律和趋势。冲击/发散复合冷却方式的轴向壁温梯度小于缝槽气膜冷却方式,对降低热应力水平,延长火焰筒使用寿命有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利用电子密度测量系统进行了高超声速钢球模型、铜球模型尾迹电子密度测量.电子密度测量系统由8mm微波干涉仪系统、开式微波谐振腔测量系统和闭式微波谐振腔测量系统组成.钢球模型直径φ10mm,速度分别为5. 8、5. 5、5. 6和5. 5km/s,对应的飞行环境压力分别为2. 79、5. 32、5. 85和10. 91kPa.铜球模型直径φ10mm,速度分别为5. 6、5. 6、5. 7和5. 5km/s,对应的飞行环境压力分别为1. 33、4. 79、5. 89和10. 91kPa.结果表明:(1)在压力5. 3~1lkPa范围内、速度约5. 5km/s试验条件下,压力越高,钢球模型的尾迹电子密度相应增大,电子密度的衰减速度较快;(2)在压力1. 3~6kPa范围内、速度约5. 6km/s试验条件下,压力越高,铜球模型的尾迹电子密度相应增大,电子密度的衰减速度较慢;(3)在压力约10. 7kPa、速度5. 5km/s试验条件下,铜球模型的尾迹电子密度衰减速度比钢球模型慢得多.  相似文献   

19.
钻柱非线性螺旋屈曲准静态加载模型的数值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限元法对等曲率井中钻柱非线性螺旋屈曲准静态加载模型的控制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对准静态加载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数值验证,力学模型中考虑了钻柱的重力,澄清了钻柱螺旋屈曲特征值问题和准静态加载问题的理论基础。分析表明,等曲率井中钻柱的螺旋屈曲过程是一个稳定的加载过程,将等曲率井中钻柱的螺旋屈曲问题作为一个准静态加载问题来分析是合理的,采用准静态加载模型计算得到的钻柱初始失稳载荷与钻柱正弦屈曲线性特征值问题的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子波分析的历史、基本知识以及在实验流体力学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子波变换在客观辨识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方面的应用。作者用子波变换的方法提出了确定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挥发时间尺度的能量最大准则,提取了相干结构对应的速度信号波形。用于波变换研究了湍流边界层脉动速度信号的局部奇异性行为,发现相干结构发生处脉动速度信号的局部奇异性指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