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1年,全球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危机阴影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球商业航天活动一片繁荣;军用航天和深空探测蓬勃发展;载人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国外航天先进技术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回眸2011年,展望未来,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2.
消失的岛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图瓦卢因气候变迁吸引全球目光近年来图瓦卢、基里巴斯因气候变迁及全球暖化议题而吸引全球目光。由32个环礁及岛屿组成的基里巴斯,平均海拔仅2米,早在9年前就有一个无人岛因海水上升而永远消失,2009年也有两个岛屿沉没。最高海拔仅4米的图瓦卢也被迫  相似文献   

3.
短消息     
<正>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据计划,今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动荡的一年里,全球政府航天预算连续第5年保持增长态势,创造了自200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年度增长率。根据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2020年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空间探索前景(第二版)》和《2020年政府航天计划》显示,全球政府航天支出在2010-2015年经历了一段低迷时期并在2015年恢复增长之后,在2020年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预算总计825.9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0%;而在最为瞩目的空间探索(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与探测)领域,全球政府投资总额达2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赵斌 《太空探索》2014,(8):12-14
<正>当地时间2014年7月2日凌晨,在美国加州范德堡空军基地,美国"轨道碳观测者"(OCO-2)由"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进入高705千米、倾角98.2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质量407千克,工作寿命设计为2年。尽管人们对全球变化的机理还存在诸多分歧,但以碳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已达成共识。在过去50多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了近20%——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根据全球碳项GCP  相似文献   

6.
<正>据法国《防务宇航》11月8日报道:"蒂尔"(Teal)集团在一份市场分析报告中披露,未来十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幅度将超过三倍。全球无人机产量将从2017年的年产值42亿美元增加到2026年的103亿美元,未来十年总产值共计805亿美元。其中,军用无人机的研发支出将在这十年中再增加260亿美元,军用无人机和下一代作战无人机(UCAV)需求的急剧增长正在推动市场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2015,(2):4
<正>编者按:2014年是世界航天发展创纪录的一年,全年共进行了92次航天器发射活动,成功将293个航天器发射入轨,刷新了2013年刚刚创造214个的最高纪录,成为历史上航天器发射数量最多的一年。美国仍保持航天器拥有和研制技术全球领先的地位,尤其在微纳型应用航天器的研制和应用方面,美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俄罗斯继续保持发射数量领先,其发射次数占全球发射活动的1/3左右,并积极尝试市场化途径。欧洲  相似文献   

8.
军贸     
<正>全球X波段雷达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50亿美元根据荷兰ASDReports公司市场研究,其预测在2020年全球X波段雷达市场将达到50亿美元。这其中也体现了3.56%复合年增长率。该研究表明,X波段雷达市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严厉的政府管制。随着X波段便携式雷达卫星制造商数量的增多,对于这些雷达的商业用途的需求也逐渐增多,X波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     
<正>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2016年12月22日3点22分,我国研制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和三颗微纳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43次飞行。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通过定期获取全球和区域二氧化碳分布图,对全国各个省份和城市的碳排放情况进  相似文献   

10.
付郁 《国际太空》2022,(2):10-14
12021 年世界航天活动再次创造"双高"纪录 2021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高度活跃,全球累计进行了146次 1航天活动,是1957年有航天发射活动以来的最高值;发射航天器共计1846个,继2020年全球发射航天器数量首次破千后再创历史新高,总质量达到约778t,为2009年(该年总发射质量为829.1t)以来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美国拟实施“太空星群探索方案”;2008年全球航天计划投资达620多亿美元;美国将在2009年年初发射“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预测2009年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增长将放缓;俄罗斯2016年前将发射3颗生物卫星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后,有关中国和欧洲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之争再次升温,卫星导航国际合作与竞争,如同"龟兔赛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31日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为2014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画上句号。2014年共进行航天器发射活动92次,发射航天器数量293个,发射次数和发射航天器数量都超过2013年,尤其在发射航天器数量方面,刷新了2013年创下的214个的历史最高记录。1 2014年发射航天器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完成92次发射任务,其中88次发射成功,2次部分失败,2次发射失败。全年发射航天器293个,入轨航天器262个(含发射部分失败的3个),因发射故障导致31个航天器损毁。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5月29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核心区、重要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国内外卫星用户、服务商、新闻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共建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紧密围绕  相似文献   

15.
魏静 《飞碟探索》2010,(7):42-44
<正>美国"天文学家无国界"组织(AWB)目前正在推行一个名为"夜空下的世界"(The World At Night,简写为TWAN)的项目。该项目通过拍摄并展览一系列夜空下的美丽照片,帮助人类重新认识人类在字宙中的位置,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2010年4月1日,由TWAN组织举办的"全球地球与天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揭晓,一些展现全球各地夜空美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2018年11月19日2时07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中国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7.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0-11
<正>在2009年冬季,一个砸下两亿美金制作的叫《2012》的灾难大片席卷全球。被影迷戏称患有"世界末日强迫症"的好莱坞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再一次大手笔"毁灭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从10月24号开始,我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这颗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发射,目前在轨运行良好。碳卫星克服了地面监测站在空间分布上的局限性,从宇宙空间完成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定期获取全球和区域的二氧化碳分布图。此次数据开放,  相似文献   

19.
基于IGS电离层TEC格网的扰动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研究空间天气特性的重要参量,通过分析电离层TEC,可以了解空间环境的变化特征.利用IGS提供的1999—2016年全球电离层TEC格网数据,按照地磁纬度将全球划分为高、中、中低、低磁纬四个区域,计算不同区域的电离层扰动;利用大量统计数据选取电离层扰动事件的判定阈值,分析电离层扰动与太阳活动、时空之间的关系;计算电离层扰动指数与地磁活动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电离层扰动与太阳活动变化具有较强的正相关特性.在太阳活动低年,电离层扰动事件发生的概率约为1.79%,在太阳活动高年发生扰动的概率约为10.18%.在空间分布上,无论是太阳活动高年还是低年,高磁纬地区发生扰动事件的概率均大于其他磁纬出现扰动事件的概率.计算得到的中磁纬和中低磁纬地区电离层扰动指数与全球地磁指数A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56,说明电离层扰动指数与Ap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高磁纬电离层扰动指数与Ap的相关系数为0.44;低磁纬扰动指数与Ap的相关系数为0.39.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电离层扰动与全球地磁指数Ap的相关性不同,测定区域地磁指数可能会提高与电离层扰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亚太地区在未来5年之内将发射多颗卫星:1994年初,奥卜克斯2号(Orbx-2)将被发射升空;同年,马来西亚比纳林昂公司将一颗通信卫星送入轨道;1995年,亚洲2号和南朝鲜的商业卫星也将相继被送入太空。奥卜克斯2号卫星是全球第一个私营卫星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卜克斯卫星系统是一个由4颗卫星组成、覆盖面积遍及全球的卫星体系。为了营建这个卫星体系,美国阿尔法·莱雷康姆公司投入了多达5亿美元的资金。在1988年,该公司已先期将“泛美卫星”送入太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