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勤红  李宁 《飞行试验》2002,18(4):46-48
介绍了飞行试验技术文件编辑系统的功能、实施途径及特点,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规范飞行试验技术文件的编制,为飞行试验和科研管理带来较大的标准化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于电子战系统飞机飞行试验的数据采集、记录和处理系统。所有数据都来自多台地面雷达跟踪系统和一台随动的接收天线。在实际进行电子战系统飞行试验前,将接收机和跟踪雷达特性以及飞机干扰机特性输入“试验建立数据库”文件。利用该数据库与试飞期间测得的实时测量值可得到图表形式的联机结果,供飞行试验工程师使用。  相似文献   

3.
西科斯基公司2008年11月15日在佛罗里达飞行研究中心为加拿大武装部队进行了CH-148"旋风"多用途直升机首飞.西科斯基公司表示,首飞由两名公司试飞员进行,首次飞行包括悬停和低速驾驶试验,它包括侧向、后向机动飞行和前飞速度达55 km/h状态.……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在一定高度和速度范围内,当无动力或临界发动机失效后,即使旋翼自转或剩余发动机工作,飞行员也来不及操纵和调整直升机飞行状态,直升机会以较大的下降率触地,危及飞行安全.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确定直升机"回避区"(高度-速度曲线).本文介绍了"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现状和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进行回避区飞行试验的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利用风洞虚拟飞行技术可在风洞中开展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验证与评估研究。飞行控制子系统是虚拟飞行试验技术的核心,采用控制系统快速原型技术,可实现嵌入式实时飞行控制代码自动生成和快速部署,从而大幅降低飞行控制系统集成难度,有效提高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效率。本文概述了Φ3.2m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组成和现状,详细介绍了基于该系统的飞行控制系统快速原型开发平台和部署方法,通过某飞机缩比模型全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和风洞虚拟飞行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型号飞行器风洞虚拟飞行试验飞行控制系统集成需求。  相似文献   

6.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10低速风洞中建立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和对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的情况。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组合式滚转轴承系统和舵面作动系统的缩比模型以及悬挂支撑系统技术。分别进行了模型滚转运动和偏航运动的风洞试验,对模型姿态随舵偏角变化的实时响应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验证了虚拟飞行的可行性,为建立生产型风洞的虚拟飞行试验装置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低速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具有试验成本低、风险低、试验条件可控、试验数据精度高等优点,是支撑新型飞行器研制和新技术验证的重要试验技术。飞行控制系统作为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平台的核心系统,与原型机的系统相似是保证试验结果反映原型机稳定与控制特性的关键。从试验相似准则出发,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相似要求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了其需要满足的相似关系及其模拟方法,分析了飞行控制律相似性转换的方法、系统采样频率的确定以及飞控系统部件动态特性对飞机响应的影响等问题,最后开展了试验验证,验证了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以及试验结果应用于原型机飞行稳定与控制响应特性预测的可行性,为低速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依据,为其工程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系统识别的基本概念、运动方程、数学模型、可识别性、输入信号设计、飞行试验测试技术、试验实施,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各种不同估算方法。并将系统识别技术理论应用于飞机和直升飞机飞行试验中去。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第32届学术交流年会拟于2018年8~9月举行,该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分会主办,由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所承办。一、征文范围:(1)先进飞行器设计及试验技术;(2)现代战机能力要求及飞行品质评价技术;(3)现代战机战术及作战效能评价技术;(4)飞行安全及飞行安全技术;(5)军用飞机试验与鉴定体系研究;(6)舰载机飞行动力学研究;(7)水上飞机水上起降飞行力学及试验技术研究;(8)无人飞行器系统设计及飞行试验评价技术研究;(9)先进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技  相似文献   

10.
大气扰动是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民用飞机研制试验所需的及相关适航文件中规定的大气扰动进行了建模分析,包括环球风、风切变、大气紊流等。介绍了大气扰动模型在实时仿真系统中的实现及仿真,该研究是民用飞机飞行品质评估、FHA试验及大气扰动相关的适航验证试验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机载数据记录系统只是将数据记录下来,在地面站下载后分析回放。由于机载设备记录的数据量巨大,地面下载、检索数据非常耗时,这大大降低了飞机的故障诊断速度及快速出动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任务简报技术,在飞机飞行或执行任务过程中建立索引文件、事件文件,当飞行结束后,通过事件文件、索引文件快速下载与事件相关的数据片段。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数据下载、检索速度,对任务简报功能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军事消息     
F—35光电瞄准系统开始飞行测试6月10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F—35"闪电"Ⅱ研发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在一架经过特别改装的 T—39双发公务机上完成了首次飞行测试,并初步验证了其多功能精确空空/空地瞄准能力、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系统数据收集能力和前视红外(FLIR)信号跟踪能力,随后,EOTS 还将进行包括验证激光瞄准能力在内的多项飞行测试科目。据称,首次飞行测试是确保该系统技术成熟度的重要步骤,预计在明年第二季度,EOTS 将被整合到 F—35的联合航电系统试验平台(CATB)上和其他航电系统一起进行联合飞行测试。(锟)  相似文献   

13.
国外曾发生过多起军用运输机失事事件,最终经调查是因燃油系统结冰所导致的。低温和燃油中的水分是燃油系统结冰的两大因素。飞机的某些飞行剖面趋向于低温的形成和水分在燃油中聚集,更容易形成结冰条件。适航当局认可通过实验室台架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验证。由于飞行试验成本高、组织实施条件复杂,西方国家也鲜有燃油系统飞行试验的相关记录。但是飞行试验仍然可以提供最接近真实的试验条件,对研究结冰现象背后的机理有演示验证作用。以相关适航标准和航标的条款为基础,分析确定燃油结冰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和研究相应的飞行试验方法和试验技术,这些对今后同类型飞机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对机载电子战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对机载电子战系统的理论技术、试验设施、测试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围绕设计与仿真、等尺寸飞机模型试验、电子战分系统试验、系统综合试验,以及机上地面试验及飞行试验,初步研讨了机载电子战系统的综合试验技术。最后,提出加强人在环技术、重视柔性仿真试验、减轻复杂电磁环境干扰,以及提高飞行试验有效性电子战系统测试与评估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飞行飞行试验技术发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飞行试验不仅是航空科研的重要手段,也是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发展,鉴定的重要手段,飞行试验贯穿于航空工业发展的始终。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际上飞行试验研究和飞行试验技术发世有概况。着重地介绍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和飞行试验技术发展情况,包括利用试验机开展的航空技术研究、飞行模拟技术、模型自由飞技术、旋翼机飞行试验技术、民用运输机适航性合格审定飞行试验技术、测试与数据处理技术以及飞行试验的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快速抵达”空射运载火箭系统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快速抵达"空射运载火箭项目的背景、发射系统的组成单元以及各单元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该系统的发射原理和发射过程,研究了该项目包括理论分析、计算仿真、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等内容的技术发展路线,总结了该项目对发展空中发射运载火箭技术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4,20(1):2-4,21
弹射座椅飞行弹射试验是验证新型弹射救生系统是否满足技战术指标的最终手段,世界航空强国都非常重视弹射试验机的研制和飞行弹射试验技术的研究。我国空中弹射试验机与国外弹射试验机在试验机飞行性能、飞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方面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弹射救生技术的发展看,研制新型弹射试验机是弹射救生技术发展的需要。文中提出用某型歼击轰炸机改装成为高速弹射试验机,能满足近来弹射救生系统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稳态飞行试验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飞行试验研究的要求了。为了缩短试飞周期,降低飞行试验费用,非稳态飞行试验和参数识别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试飞研究方法。然而,它是建立在精确地测定飞机参数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叙述在非稳态飞行试验中,为了提高测试精度,要正确地选择测试系统、注意校准方法、正确安装测试设备、仔细地考虑仪器的零点漂移、正确采用迎角的测量方法。最后讨论了陀螺平台及集成式敏感测试系统在非稳态飞行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面向先进战斗机研制的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飞  聂博文  刘志涛  郭林亮  孙海生  李清 《航空学报》2020,41(6):523444-523444
高机动性先进战斗机气动布局与飞控系统设计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运动/控制耦合问题,大迎角飞行以及推力矢量等高新技术应用也使其在研制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技术风险,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是实现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降低研制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试验技术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撑先进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应用范围、应用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为试验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发展和应用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与控制性能,降低试飞风险,是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动态飞行参数处理及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参数处理能够有效地评价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行为,将其与故障注入技术相集成能够合成测试无人机系统可靠性的完整技术。文中结合无人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飞行参数时序数据流的飞行参数处理方案,利用飞行参数处理技术实时判读无人机的行为,监测机载设备故障在无人机系统中的传播过程。首先在分析无人机飞行参数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飞行参数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然后构造了一个实际的飞行参数处理系统UAVFDD_01,并分析了动态飞行参数处理过程。系统可靠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无人机可靠性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