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胡杨 《航天》2013,(11):1-1
航天,固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探索事业,但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同样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梦想。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想,没有梦想,就不会有航天事业的诞生,也不会有今天人类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航天人又是追梦人。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活跃着一些老航天人的身影。虽然不再有年轻的面孔,但是因为毕生从事航天事业,因为有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因为有执著的梦想,他们的心永远年轻,他们的身上永远充满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在被誉为“宇航界奥林匹克”的这次大会上,国际宇航联将首届“世界航天奖”授予“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77岁高龄的爱德华·斯通博士。国际宇航联的颁奖词认为,爱德华·斯通参与研制的“旅行者”1号进入恒星际空间,代表了人类星际探索的新高度,是新世纪里非常令人激动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美苏两个航天大国的航天管理体制及他们在航天技术转为民用方面的具体作法,从中我们可以吸取某些有益的东西,以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太空旅游与商业航天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资金支持,目前世界航天大国发展航天事业所需巨额资金均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航天事业只有融入市场,通过"商业化"创造自己的盈利模式,才能形成"造血"机制,真正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太空旅游是商业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航天运载技术转化为太空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巨额利润反哺航天事业发展,还可以使航天产业链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建设。太空旅游存在  相似文献   

4.
文野 《航天员》2013,(3):33-35
由私营组织发起的火星计划此起彼伏,彰显着比国家航天机构还要惹眼的勃勃雄心,有人说这是世界航天界的盛世;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商人们制造出来的一出出哗众取宠的闹剧;也有人说这是一些疯狂的想法,只会永远停留在“可能性”上;还有人从专业的角度认真分析着其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不管怎么说,人类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要想送人登上火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缺少技术和人才基础、缺乏硬件设施支撑的私营机构。那么,面对这种境况,他们的解决之道何在?凭借他们手中的资源,到底能否送人踏上那片神奇而陌生的土地?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相似文献   

5.
士元 《航天员》2011,(2):12-17
2011年4月12日,世界载人航天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加加林代表人类搭乘"东方一号"第一次飞出地球进入太空。举世瞩目,万众欢呼。50年过去了,"东方一号"飞天前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神秘内幕呢?50年风云变化,50年沉稳举步,50年身姿翱翔,50年视野开敞。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纷繁复杂,我们道之不尽,但我们尽量把最贴近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让您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载人航天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朝阳产业,它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特殊而无法估量的价值。过去的50年,是航天事业起步和发展的50年,更是探索改变世界的50年。载人航天的半世纪,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的半世纪,而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半世纪。世界各个航天大国在这个特别的年份里,通过或大或小的不同形式,表达了对太空探索开拓者们的纪念。中国的"神舟"英雄们曾经身赴太空,是太空探索的真正实践者,他们最了解太空和太空探索的意义。在这一特别时刻,他们向人类载人航天事业送上了祝福,表达了希望。天上半世纪。我们和亲爱的读者您,一起来回顾,一起来展望,一起来纪念,一起来期待。  相似文献   

6.
正据《现代汉语字典》解释:"商业":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航天":(1)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飞行;(2)跟航天有关的航天技术、航天事业。从词义上说:"商业+航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论及航天活动分类,我们可以划分为"军用"、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裁人航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已纷纷加入载人航天事业。美俄两国从60年代开始,已开展了载人航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近我们收集到一部分有关俄罗斯载人航天器试验资料,现编译出版,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野 《航天员》2009,(4):60-61
作为套众人物,航天员每是都会收到四面八方的大量来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写信人都是热爱或者立志从事航天事业的学生,他们渴望学习到更多航天知识,渴望对航天这一神秘而高端的领域有更多的了解,渴望和那些为航天事业而奉献的所有伟大而平凡的航天人能够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9.
国外航天管理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要航天国家航天管理的特点1.航天决策集权化由于航天事业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与地位,世界上主要航天国家对航天事业都高度重视,一般由总统或总理直接统领国家航天活动。在总统或总理之下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航天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作为航天最高决策机构,对全国航天活动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充分体现了航天决策的集权化。然后由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防部等政府部门执行决策,进行宏观管理;最后由有关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具体实施。例如美国设有以总统任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是美国航天的最高决…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回顾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航天史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才队伍为航天事业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历程.也是在实施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中培养、锻炼和造就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历程。航天事业50余年的历史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优秀人才对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深切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祖国航天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习主席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航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发射场是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承担着航天器测试发射和首区测量控制等重要任务。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航天发射场。航天强国都在根据世情国情制定包括航天发射场在内的航天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外航天发射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清醒认识与航天强国之间的现实差距,合理规划我国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1,(2):33-33
曾参加过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6名英雄在世界载人航天纪念日到来之际,特意作文,通过本刊献上了他们的感言,向过去50年里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敬,向未来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接班人们提出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3.
左永亮 《航天员》2011,(2):20-21
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民能接受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因此我们希望无论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延误航天计划的进行。毕竟,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格斯·格里索姆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长半个世纪以来,载人航天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航天灾难。根据公布的资料,至今已有几十名航天员为太空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志在太空,却魂归大地,令人扼腕叹息。在载人航天新的五十年里,航天员这一职业承载的使命将越来越重要。探险者们将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把人类的探索精神带到太空,在群星之中找到新的港湾。这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光荣与梦想     
《卫星应用》2013,(3):1
遥望星空,人类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中华民族从没停止对宇宙探索的渴望。50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航天工程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是我国航天发展中又一次重大决策,它将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能力。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对地观测数据需求日益迫切。风云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3,(3):I0003-I0003
17万航天人。32名两院院士,450多名型号总指挥与总设计师,9000多名高级工程师,3000多名研究员,2000多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这一连串数字,描述的是目前中国航天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当然,这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航天精英,航天界的优秀人杰举不胜举。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凝聚了一大批人才,不仅如此,他们还组成了中国最年轻的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16.
美国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郭双生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号航天大国,继前苏联载人空间飞行之后,它第一个把人送上了月球,使人类这一千年梦想瞬息之间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与前苏联一样,他们也认识到长期载人航天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至关重要的是应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苏联《经济与生活》编辑部于1990年上半年组织的一次有关航天经济效益的讨论会的记录稿。参加讨论会的人员均为苏联科技界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与会者就当前社会上对发展航天事业及航天经济效益的某些议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尽管这些都是针对苏联的具体情况而言的,但是,鉴于我国的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向读者推出此文,谨供关心我国航天事业的国内各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在很多国人看来,它代表着高科技、高品质和高度自主创新,甚至已经成为了"骄傲"的代名词。但是,在荣誉光环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无私奉献、拼搏奋斗,用无数次试验、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丰碑!谈到航天,就离不开科研试验,离不开做试验的团队。在我们习惯的航天大院生活之外,有一群人奔波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为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勇敢坚守着、无悔奉献着……他们就是航天科工二院的雷达人。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第一个由联合国确定的纪念世界航天事业的伟大节日──“世界空间周”。我谨代表中国国家航天局向世界所有航天工作者和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祝贺!此时此刻世界各国政府以及航天工作者也正以不同方式庆祝着人类共同的节日! 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它包括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它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吹响了加快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号角。航天白皮书是我国关于航天活动的政府文告,是我国对外宣传和对内指导航天活动的高层次政府文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权威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