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航天员》2010,(4):12-12
据俄新社8月19日报道.当天.俄罗斯任务控制中心发言人称.控制中心调整了国际空间站轨道.将其提升了2.2公里。目前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为355.5公里。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6,(5):48-48
美国航宇局去年8月12日发射的“火星侦察轨道器”(MRO)已于3月10日成功完成精细的入轨机动动作.进入绕火星运行的轨道。离表面最近点的高度约420公里。入轨动作是MRO此次飞行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在人类此前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中。只有65%成功入轨。不过,该探测器在开始执行其2年的科学观测任务之前.还要再用近7个月的时问调试仪器,并通过气动制动把周期为35小时的偏心轨道调整为周期2小时、高321公里的近圆形轨道。气动制动中,探测器将数百次地进入火星上层大气.利用大气阻力减速,从而改变轨道形状.但又不能让探测器受热过重。  相似文献   

3.
原苏联曾计划将潜射型弹道导弹(SLBM)SSN-8 V ysota和Shetal用于商业发射服务。 巴西环境卫星SCD-1曾打算于1992年用Vysota发射,后来因故未能实现。V ysota潜射型弹道导弹能将115~130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高度为200×250公里、倾角为0°~25°的圆轨道;也可以将卫星发射到近地点在170至220公里之间,远地点在1000公里至1.5万公里之间的椭圆轨道。 Shetal火箭能将550公斤重的卫星发射到一条高800公里、倾角为0°~25°之间的圆轨道。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 M-3S-1火箭是M-3S系列的第一枚火箭。1980年2月17日,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在鹿儿岛县肝属郡内之浦街的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成功地发射了M-3S-1火箭,并将代号为“MS-T4”的工程试验卫星运载入轨。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9分31秒钟后,MS-T4卫星被送入了近地点519.6公里、远地点608公里的地球轨道,轨道倾角为38.7°,运行周期为1小时36分。MS-T4卫星被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命  相似文献   

5.
苏联在10月12日发射了三颗为飞机和军舰服务的导航卫星。这三颗卫星是全球导航卫星1、2、3号,也称为“宇宙”1413、1414和1415号。其圆形轨道高度为19100公里,倾角为64.8°,周期11.13小时。这三颗卫星是用“质子”号火箭发射的,卫星首先进入190公里高、倾角51.6°的停泊轨道,这表明火箭是从哈萨克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的。此次发射比预定的时  相似文献   

6.
<正>5.不断变轨为加速在调相轨道段,嫦娥1号由长征3号甲火箭送入轨道倾角为31度、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周期约16小时  相似文献   

7.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重750公斤,其主体为1.40米×1.40米×1.20米的六面体,连同太阳电池阵共展宽8.60米,高1.76米。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高度900公里,倾角99°,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地面接收到高质量的图象资料和轨道空间的辐射环境资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6,(6):45-45
经过4亿公里飞行,欧空局价值2.2亿欧元的“金星快车”探测器4月11日进入绕金星运行的轨道。为减速入轨.探测器主发动机工作了51分钟。它先进入近心点400公里、远心点35万公里的大椭圆极轨道,随后又在5月7日进入近心点250公里、远心点6.6万公里的工作轨道,将在6月4日开始科学观测。作为欧洲首颗金星探测器,“金星快车”将用486个地球日(2个金星日)研究金星稠密而炽热的有毒大气。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这是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重750公斤,其主体为1.40米×1.40米×1.20米,连同展开的太阳电池阵和天线共长8.6米,高1.76米。该星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高度900公里,倾角99°,周期102分钟,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地面站接收到了它发回的高质量的图像资料以及轨道空间的辐射环境资料。  相似文献   

10.
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地球轨道。在离地面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的轨道上,至今,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发起,法航空空间工业公司制定了一项空间加工厂“米诺斯”(Minos)预研计划。计划中的“米诺斯”系统重约7吨,由重3.2吨的卫星和4.5吨的渡船两部分组成。卫星包括一个2.2吨的服务舱和一个1吨的货舱,将由阿里安火箭先发送到倾角为5°,轨道高度为800公里的圆轨道上。渡船由1.5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9,(6):47-48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5月20日宣布.在成功实现所有重要任务目标后.“月船”1探测器的轨道高度已提升到200公里。自2008年11月起,该探测器一直处在离月面100公里的轨道上。轨道提升机动是5月19日进行的。提轨后,探测器将能对轨道摄动和月球重力场变化开展进一步研究,并能以更大的幅宽来对月面进行成像。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00 Me V质子回旋加速器(CY CIAE-100)的单粒子效应辐照装置,测量了典型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的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利用Space Radiation 7.0软件计算了卫星搭载该器件在典型轨道条件下运行的在轨错误率;同时研究了航天器在不同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屏蔽条件下对质子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在轨错误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航天器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及以下时,质子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在轨错误率均高于重离子的,最高可相差3个数量级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 FG-47发动机是发射铱星用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的变轨动力装置,由其将铱星从椭圆停泊轨道转移到630公里的圆形运行轨道,以建立低轨道全球  相似文献   

15.
<正>有着中国"大力神"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9月5日凌晨0时1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基于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精准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3公里、远地点高度为42016公里、轨道倾角为25.2度的地球  相似文献   

16.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一家工厂的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了一种不载人的单级入轨飞行器设想。他们称这种飞行器可以把每公斤有效载荷的入轨成本降低到1100美元甚至更低,而且2000年之后不久便可投入使用。 这种飞行器的推进系统将采用线性塞式喷管。整个推进系统由并排成一列的7台发动机组成,与升力体式的机体组合后形成一个空气弹道火箭飞行器,可将1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185公里高的低地轨道(这一能力与大力神4相当),也可用于将空间站发射到556公里高的轨道。根据设想,它每次将在轨道上飞行12~72个小时,然后返回地面,采  相似文献   

17.
风云二号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距离地球358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是一个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卫星姿态是自旋稳定,自旋速率为100±1转/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扫描辐射仪每半小时可获取一辐全景原始云图信息。包括可见光(0.55~1.05微米)、红外(10.5~12.5微米)和水汽(6.2~7.6微米)三个通道。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约为1.25公里,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为5公里。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云和地表的反射辐射信息,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云和地表的红外辐射信息,水汽通道可得到对流层中上部的水汽含量信息。利用这些原始云图  相似文献   

18.
简讯     
1992年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 美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2年12月2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24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经过7天多的太空飞行后,于12月9日13时30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这是1992年航天飞机的第8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是1981年4月美国航天飞机投入使用以来的第52次飞行。这次发现号航天飞机的任务是释放一颗大型军用卫星,卫星代号为DOD-1,其有效载荷总重(包括卫星和辅助设备)为10.6吨。这颗卫星应在20分钟的发射窗口内,即在航天飞机发射后6小时内释放,由设在美国和英国各地的跟踪站跟踪。它将被送入一条高度约370公里、倾角57度的圆轨道。 (谢武)  相似文献   

1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6,(5):49-49
欧洲首个探月器SMART-1将在9月初以2公里,秒的速度撞向月球。用285公斤的身驱为探月贡献最后一份力量。2003年9月27日升空的SMART-1借助离子发动机于次年11月15日进入月球轨道。它旨在用小型仪器测量月面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研究月球是否形成于一较小的行星与地球的碰撞。撞击预计9月1~2日进行,但尚有15小时的不确定性。撞击点选在月球正面,以便于地面观测。6月底,SMART-1将做两次机动,以细化撞击时间。这将使轨道最低点降到300公里以下。7月初完成机动评估、定轨及撞击时间预计后,轨道最低点将降至200公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1,(11):4-5
11月3日凌晨01时36分,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地实施了交会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由目标飞行器负责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设备工作正常,各项在轨试验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