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航安全文化的认识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航安全文化已有的认识进行梳理与辨析,进而正确认识民航安全文化,对民航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民航安全文化应是民航各级组织和从业人员在民航安全生产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财产安全所创造、得到普遍响应并蔚然成风的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人本性、时代性、系统性、塑造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民航局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就是要坚守好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进"就是要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民间资本是民航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民航业,对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也为民间资本孕育了大量的投资机遇。作为民  相似文献   

3.
创办民航特色大学需要创新民航教育理念.文章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全面阐述了民航高等教育改革"三部曲"理念,其主题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执照十英语"三位一体"的培养规格;实施以英语教学改革为龙头的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民航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构建全新民航专业教育体系.当前,以我院飞行技术专业为主导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较好地体现了行业精英人才培养观念,打遣出了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构建了适应我国现代民航运输系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还将在民航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等学科专业建设中继续努力,进一步体现这一民航特色大学办学理念,建设更多的具有民航特色的专业.  相似文献   

4.
正"通用航空要发展,机场建设必须先行。据称,民航局正在编制《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对全国通用机场数量的规划是在2030年总量超过2000个。"IFLY:2015年,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在支持民航节能减排、民航科研教育、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与交流、特别是支持通用航空的发展等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关武平:民航节能减排、民航文化建设与交流、民航科普教育、支持地方通用航空发展是基金会的四大工  相似文献   

5.
民航安全文化变革是民航安全文化自我创新、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变革方式有渐进性变革与突发性变革、主动变革与被动变革之分;其变革步骤主要按照PDCA循环实施;其变革规律主要是由浅层到深层、无序到有序、量变到质变。  相似文献   

6.
快速阅读     
正声音READING"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兴国际机场承载着民航人建设民航强国的信心和决心,承载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新动力源使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航空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绿色的追求。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兴国际机场投运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工作重心从建设好大兴国际机场转向管理好、运营好大兴国际机场,努力把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成全球空港的标杆。——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  相似文献   

7.
趋势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要以推进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提升安全发展能力,提高航空服务品质。"民航强国应当具备八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三是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四是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突出专业特色 建设飞行学生公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军事化管理是民航院校根据民航飞行这一职业特点,对飞行技术专业大学生所实施的管理模式。公寓文化既是准军事化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民航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培育高素质的民航飞行人才,加强飞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飞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实施途径,并且介绍了在工作中取得的初步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高质量发展是民航强国建设的本质和根本要求。只有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汇聚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扎实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全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成绩归零的心态,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的政治担当,认真梳理把握当前安全工作存在的风险,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要坚持数据驱动,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作用;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正确处理好"四个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与核心,伴随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民航行业文化的大力弘扬也随之提到新的战略高度.通过剖析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建设现状与积极意义、民航行业文化的内涵特征,探讨根植于民航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1.
确保民航持续安全,并不是在去年"8·24"伊春特大航空运输事故后民航局才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在2008年,民航局党组就提出了这个理念,2010年把这一理念上升为推进民航强国建设的三大战略之一,在今年及"十二五"期间全民航将进一步推进持续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2.
羌岚  丁跃 《西南航空》2012,(12):24-24
10月30日,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山西太原出席华北局安全监管技术平台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会,并对山西试点项目提出要求。李家祥听取工作汇报后指出,科技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民航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民航历来都把科技应用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民航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科技手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为民航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党组书记冯正霖随着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机场发展已经进入规划建设高峰期、运行安全高压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和国际引领机遇期,面临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十四五"规划,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给机场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的"四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今日民航》2020,(1):10-10
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航空运输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双胜利”提供坚强保证。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双高计划"是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的方式,引领整个职业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民航运输专业建设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探寻快速提升质量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十一五"规划,适应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建设民航强国的需要,民航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民航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本文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五十多年的办学成果,结合民航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按照民航局的总体实施意见,深入剖析了目前民航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学历加执照"的民航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为民航特色专业的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交通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硬件条件、资源的整合,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作为我国当今社会最现代化的两种交通运输方式,民航和高铁正参与到不可回避的国际竞争中.民航客舱和高铁动车组是乘客感受行业文化、体验服务产品的前端平台,也是"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文化结构层次,比较了客舱、动车组进行文...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把"智慧民航"列入数字中国的重要应用场景。民航局也将其作为"十四五"行业发展的主线,并制定了以其为牵引的发展战略,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智慧民航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智慧民航"五个一"针对"十四五"期间智慧民航建设这一主线,数字化建设将涵盖民航全领域、全流程、全要素,加快推进民航强国进程。未来,民航将实现"五个一",即"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第5次2016年10月1日,我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9届大会上高票当选一类理事国,这是自2004年来中国第5次连任一类理事国。作为国际民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民航局积极响应国际民航组织"不让一个国家掉队"行动计划,在航空安全、航空运输、适航审定、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推进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合作,建设更加安全、高效、绿色、开放、和谐的民用航空业。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快西部机场建设步伐,带来机场专业人才需求激增。作为民航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民航高校为西部民航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但由于多头管理、信息不畅、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学院对西部的民航人才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建议建立联系制度、制定合作规划,加强信息交流、开展培训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专项培训,以充分发挥学院的西部机场人才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