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资源问题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及其周边饮用水水质普遍受到矿区的影响,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本文结合矿区的饮用水水质特点,结合基本的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矿区及周边饮用水水质处理的工艺技术,可大大缓解矿区生活用水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需水源的扩大,除传统的水处理问题之外,最近,饮用水的调节包括向水中加入人生理上必需的矿物质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使馏出物食盐饱和(饱和无机盐)以便从中提取饮用水问题的解决,饮用水中所含矿物成分生理学和生物学作用的科学评价已经完成。结论是,使用完全脱盐的饮用水对于机体来说是不安全的,因为淡化水解渴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3.
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由于使用液氯消毒有潜在的危险性。目前,使用次氯酸钠消毒的单位逐渐增多。本文着重讨论次氯酸钠杀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国营西南长征机械厂最近出产的CN82—11次氯酸钠发生器。  相似文献   

4.
辛冰牧 《航天员》2014,(3):26-27
国际空间站根据航天器微生物产生、传播和腐蚀作用等三个密切关联的阶段,从微生物源控制、舱内气体环境控制和结构表面控制等三个模式,构建了航天器微生物综合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微生物源,使用抗菌清洁用品、粪便消毒处理、废弃物真空密封等方式;针对舱内气体环境,采用循环过滤除尘灭菌系统等技术完成对舱内环境的灭菌功能;针对结构表面,通过材料抗菌技术、表面抗菌及洗消技术控制结构表面微生物,最终实现微生物控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军的研究人员已研制出一种利用酒精点燃过氧化氢的无污染液体火箭燃料,称为“无毒均质可混燃料(NHMF)”。现已有一些大型宇航公司向他们“讨教”,想知道从高浓度过氧化氢中提取能量的新方法。浓度较低的过氧化氢常用来漂白或消毒。美国海军的这项技术将会被...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5-146
2008年9月18日18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总装测试厂房中神舟-7飞船与长征-2F火箭开始对接,飞船加注完后扣罩,此后船罩组合体转到总装厂房与火箭对接,对接完后,逃逸火箭系统也已装好,22时,神舟-7船箭对接全部完成。9月19日,神舟-7配备饮用水、食品等舱载物品,并做好封舱的准备工作。9月20日13时30分,  相似文献   

7.
空间站水循环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控制空间站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数量对于保证航天员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十分重要。微生物数量超标会对航天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某些硫酸盐还原菌也会附着在管道设备上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H2S气体会腐蚀设备。控制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有地面控制、选用特殊材料和在轨杀菌共3个方面。2003年NASA给出了空间站中微生物控制的一系列要求。文章中提出了两种微生物检测方法:ATP生物发光法和比色固相萃取法测碘和银离子数量的方法,通过比较两者的优劣以及多方面的探究,最后,确定通过监测碘和银离子的数量来控制微生物数量更加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唐斌运 《火箭推进》2007,33(3):60-62
为达到国标中有关污水排放的二级标准及节约利用水资源,设计和安装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台试验污水处理和循环使用系统。发动机试验采用水冷式导流槽,每次试验的用水量很大,并且试验产生的废水会含有一定量的煤油,该处理系统采用过滤-吸附-消毒等工艺对试验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循环使用。系统投入使用后污水处理效果理想,且运行稳定、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9.
假如你在热带野外丛林,迷失了方向,不得不在野外生存四十八小时以上,而这时恰好是炎热的夏季,森林茂密,杂草丛生;白天天晴时,地表温度在40度以上,夜间和下雨天温度会降低到6度以下,空气湿度则在75%至100%之间。怎么办?所幸的是与你一起迷路的还有另外两个伙伴,你们每人都携带了供半天食用的应急食品(共一千大卡热量)和饮用水(共五百毫升),少许盐,一个空军用的降落伞,一个吊床,一把小刀,一盒火柴。当然你们还幸运的拥有一个光烟信号管、一个救生口哨——如何生存下去?一切要靠你们自己解决了。  相似文献   

10.
2018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是中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搭载了6台有效载荷。文章通过研究载荷的指标特征,结合国家生态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分析了"高分五号"卫星在中国空气质量、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重点湖库水质、饮用水源地安全、面源污染等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土壤污染地块、矿产开发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程度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红线监管、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监管工作,以及在对中国环保督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环境执法和应急工作中的遥感应用潜力,为"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后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升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