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引 言 今年3月2日,我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正式交付使用。运行表明,它所取得的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与90年代国外同类卫星水平相当。CBERS-1的研制、发射和运行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使我国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邻国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弥补了以前北京地面站接收不到我国西部地区和南部海区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的缺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目前,陆地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2.
资源卫星及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安嘉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通过卫星获得的对地观测数据已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科研活动、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之中。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卫星遥感及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  相似文献   

3.
安嘉欣 《中国航天》1992,(5):7-8,12
本文简述了地球资源卫星技术的发展,对其主要技术特点、应用成果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对资源卫星遥感市场和商业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唐绍凡 《卫星应用》2000,8(2):46-50
介绍了国外地球资源卫星及其遥感器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资源卫星及遥感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晓雨 《中国航天》1998,(6):23-26
斯波特4卫星发射晓雨在因故推迟了3天之后,法国斯波特4对地观测卫星于3月23日由一枚阿里安4火箭发射升空。发射使用了不带助推器的阿里安40型火箭。这是阿里安4型火箭连续第35次发射成功。发射的成功使法国空间中心的卫星图像计划得以从斯波特3报废后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晓雨 《中国航天》1997,(2):11-14
去年是斯波特对地观测卫星业务投入使用IO周年。1986年2月,斯波特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被送入轨道,从而迈出了这项成功的卫星对地观测计划最重要的第一步。此后,在199o和1993年,斯波特2和3又相继发射。着眼于未来,扩展了多光谱能力并带有宽视场有效载荷的斯波特4卫星将在199  相似文献   

7.
小号 《中国航天》1998,(6):20-22
如日中天的法国斯波特卫星小号1998年3月23日法国发射了新的地球资源卫星斯波特(SPOT)4。由于该星将在当代商业遥感卫星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受到各国遥感专家的极大关注。自从1986年法国用阿里安3火箭发射斯波特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第一颗卫星斯波特...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了俄罗斯的RESURS系列地球资源卫星,包括RESURS-F系列卫星、RESURS-O系列卫星和正在研制中的RESURS-SPECTR卫星。介绍了RESURS系列卫星的轨道参数、有效载荷类型和性能等。  相似文献   

9.
资源一号卫星(ZY-1)的成功发射和运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自己资源卫星的历史。以长株潭城市群为试点,应用资源一号卫星数据提取城市专题信息、更新城市数据库、研究城市热岛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表明资源一号卫星可为我国城市扩展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阎秀英  蔡伟 《卫星应用》2003,11(4):27-3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发射并正常运行,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积极推广宣传CBERS-1产品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生产及应用成果。随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卫星的性能、指标的改进和提高,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卫星产品市场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1.
武轩 《中国航天》1999,(11):10-12
1999年10月14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高科技领域合作的结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开始了它的太空之旅。资源卫星——中国的期盼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而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受到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在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在茫茫沙漠,在浩瀚的大海中,蕴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丰富的资源至今仍处于“待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怎样才能发现它们呢?环境正在遭受着空前…  相似文献   

12.
吴忠 《中国航天》1994,(5):45-45
俄罗斯的资源地球观测卫星俄罗斯从70年代就开始在流星气象卫星的基础上研究探测地球资源并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的地球观测卫星——资源一O系列卫星。“O”的含义是卫星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可通过高速无线电信道实时、准实时地传输给地面站。俄罗斯的流星和资源卫星系统主要...  相似文献   

13.
《卫星应用》2005,13(3):1-6
介绍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计划现状及未来发展,介绍了数据分发状况和数据销售政策;总结了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在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以及影像制图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中巴资源卫星02星于去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后,经过100多天令用户满意的表现,近日结束了“实习期”,走上了实际应用的征途。2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举行了中巴资源卫星02星交付仪式,正式将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移交到卫星用户的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5.
ERS-2是西欧第二颗遥感卫星,其基本结构与ERS-1基本相似,但性能有较大提高。ERS-2携带仪器在ERS-1基础上有所增加,相同的仪器有有源皮信仰(AMI),微波辐射计(MWR)和雷达高度计(RA),改进的仪器有沿轨扫描辐射仪(ATSR)T精密测速测距仪(PRARE),新增加的仪器为测量大气化学万分的全球臭氧监测仪(GOME)。文中对ERS-2卫星的总体及有效载荷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周长宝  厉冬玲 《卫星应用》2000,8(2):56-58,61
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数字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因此必须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它新系统、新技术和新方法探测、监测和开发海洋。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国土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及新的需求,并从海洋应用出发介绍发展我国自己的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设想,对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及卫星轨道参数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庞之浩 《中国航天》1997,(10):16-20
改变世界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庞之浩二、巡天神眼卫星的最大用途之一就是作为空间观测平台。从太空观察地面具有视野广阔、出入自由、长期连续和不需动力等优越性。这类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它们装有从紫外到远红外各种频谱的遥感器,可收集来自陆、海、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用遥感卫星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了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3个卫星系列,形成中国连续稳定运行的民用卫星系统,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空间遥感信息。文章简要论述了中国民用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9.
到去年10月,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BERS-l)已成功运行一周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世界地球资源卫星大家庭中一名重要成员。它的成功运行,不仅为我国,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当然,也包括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本文主要研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我国为主研制的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其主要任务是用先进的空间遥感技术,为调查、开发、利用和管理国土资源服务,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水利、地矿、测绘、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气象、交通选线等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1999年10月14日11时16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将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送入轨道,卫星顺利地展开太阳电池阵,建立了正确的对地指向和正常的轨道运行工作状态。第二天,我国地面站接收到良好的地面图像。到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