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针对星载相控阵天线在轨标校技术,重点研究了S频段星载相控阵天线标校方法,论证了标校站的数量及配置要求,同时分析了标校时间和标校流程,从而提出了使用1个标校站进行粗略标校,然后再使用3个标校站进行精确标校,即改进的粗略标校+精确标校的在轨标校方法。在保证标校精度的同时,使标校站天线口径从3个7m天线降低为1个7m天线和2个0.5m天线,大大降低了系统对标校站的建设要求。当相控阵天线波束合成损失大于1dB,系统可采用单站粗略标校+三站精确标校的改进算法进行天线标校;当相控阵天线波束合成损失在1dB以内,系统可省略单站粗略标校过程直接进行三站精确标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航天测控网在跟踪测量航天器运行轨道时,应用自校准技术精确的比较标准,实现航天测控网精度自鉴定的技术途径。提供了几种自校准外测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并对它们的应用进行了评估。重点介绍了轨道约束“EM-BET”自校准技术的原理,它不仅对于提高测控系统测量精度鉴定的技术水平,而且对于改进和提高航天器的定轨技术,精确地确定轨道和预防,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传统坞内标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测量船在码头停泊状态下的摇摆特点,建立了码头动态水平和方位参考基准,推导了水平基准计算公式,设计了测量船码头动态标校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标校电视正向瞄标法标校雷达角度零位,减少了传统标校中以望远镜作为中介带来的转换误差。标校结果表明,标校精度与船姿测量精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四站标校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定位精度,针对四站标校中不同的标校站布站方式会有不同标校效果的问题,分析了4个标校站的构型,站间基线长度以及卫星与标校站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标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四站标校的优选构型,四站标校效果随着标校站之间基线长度变大而变好,随着中心标校站距星下点的距离增大,两者之间连线方向的区域标校效果明显。该研究为四站标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航天测量船外弹道数据处理的精度,须根据不同的任务特点和要求选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针对测量船精度校飞时多设备同时跟踪飞行目标的工程背景,提出多设备外弹道数据融合处理的构思,根据数据融合的原理阐述了数据融合技术在精度校飞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给出目标位置融合的几种算法,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数据融合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融合方法计算量少、精度高,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舰载多雷达静态零位统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舰载多雷达静态零位标校时提高标校效率和标校精度的新方法,探讨了方位标的选取原则,给出了标校的数学模型和基于CCD激光经纬仪进行真值测量的标校方法,对模型引起的真值误差进行了估算,并通过一个实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利用近地卫星鉴定航天测控设备外测精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了和种外测系统精度鉴定技术途径的主要特点之后,重点阐述了卫星校准法的两种基本处理方法(直接比较法和自校准法),并简要分析了卫星校准法对近地卫星的轨道特性要求和国内在轨实用近地卫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地面测控设备在执行测控任务前,需要对和差接收通道的相位差进行标校(简称校相),以满足测角分系统的目标自跟踪要求.针对因标校设备故障而无法进行校相的问题,通过使用数理统计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积累的历史标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对跟踪接收机移相值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滑动窗口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拟合移相值,并与最近一次的标校移相值进行时变加权,可以得到基于历史标校数据的移相值预测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可将预测移相值作为跟踪接收机参数,提高测控设备应急测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飞行校验系统作为一个测量认证系统需要有足够高的测量精度,为了保障飞行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接收机进行定期标校。对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连接作了介绍,重点研究了标校系统中的信号源控制技术以及自动标校算法,实验表明,自动标校系统标校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精确的星间激光测距信息,提出了基于星间测距的三星时差定位系统标校方法。该方法消除了副星相对位置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副星相对位置系统误差的解析解法,建立了模型误差和对副星相对位置系统误差进行估算的误差的定量关系,并证实了基于星间激光测距的标校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卫星测控系统中,目前多使用的有塔标校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本文针对已有的S频段统一测控系统设备提出一种静态无塔标校方法,给出了具体无塔校相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天线组阵能否完全替代大口径天线有一个关键性难题,就是天线阵是否支持上行链路组阵。深空航天器无法将不同地面天线的上行信号对齐,所以上行链路信号的调整必须在地面完成。针对上行组阵发射机相位调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的接收模式天线上行组阵标校方案,并对标校精度进行了简要分析。将上行链路时延分解为几何时延和发射系统时延,建立了几何时延模型,通过标定接收时延和发射时延,便可以得到天线阵元间的相位标校值。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上行组阵相位标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船载单脉冲雷达标校方法受船摇影响较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法的快速标校方法。阐述了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标校技术的缺点和工作效率低的原因,从理论上论证了快速标校方法的可行性,并根据该方法设计开发了快速标校软件,设计了快速标校方法的操作流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船载单脉冲跟踪雷达快速标校方法标校结果满足设备指标要求,缩短了相位标校时间,提高了相位标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船载雷达的角度零值是由坞内标校标定得到的,用于修正雷达角度系统误差,提高雷达测量精度。而在平时,当雷达角度零值发生变化时,如微光电视光轴发生变化,零位记忆装置发生故障,则无法用传统方法标校。本文提出的基于联合放球的雷达角度零值的标校方法,可不受坞内、校飞等特殊条件的限制,具有适用性广、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轨道约束“EMBET”技术的自鉴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为试验场外测系统开展经常性的精度鉴定工作提出了一种较为适宜和有效的技术途径。推导了利用轨道约束“EMBET”自校准技术的自鉴定方法,它不仅可以直接利用星船轨道测量鉴定外测系统或设备在动态时真实的测量精度,而且还可以提高轨道确定和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进行标校,首先建立了定位误差与各种测量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提出了将卫星位置测量误差等效为时差误差的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系统误差是时差测量系统误差和副星相对位置系统误差,从而为三星时差定位标校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经纬仪计量检测设备存在诸多缺点.为改变这一现状,设计了一套特种经纬仪快速检测与标校系统.文章叙述了其软、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实践证明,系统完全符合要求,能完成特种经纬仪主要项目的快速检测与标校.  相似文献   

18.
在设计和实现载波相位DGPS标校系统时,各个子系统之间及内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延迟问题是整个标校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各子系统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问题,详细介绍了时间同步的不同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GPS OEM板提供外部时间基准与基于TCP网络的时间同步算法处理网络延迟相结合的分布式混合时间同步方案,并对其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仿真实验证明了分布式混合时间同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喷管内流试验台六分量测力天平的静态和动态校准的精度和准度,采用了理论计算与标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天平校准技术研究.对静校的原始数据进行1次项与3次项对比分析,得出了天平在安装、调试阶段的经验模型,重复性标模试验表明完善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天平动校精度和准度,试验结果与四分量天平比较,证明了天平性能的可靠性以及以喷管落压比为基准修正测力系统附加力、附加力矩的正确性.该六分量天平校准方法可对其他多分量测力系统的校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远洋航天测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测控设备的远程测试标校和故障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船载测控设备配备了大量的智能测试仪器,为建立船载测控设备自动化测试标校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未来航天测控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载测控设备远程测试标校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