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与航天测控系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系统的特点,并概述了它的等离子体衰减、多径干扰、天基测控通信、多目标测控和低时延实时遥控等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2,(1):4+50-4,50
2011年11月14日,由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首届专题研讨会,来自23家单位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航天器研制方、航天任务用户和空间操作部门在CCSDS领域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新理念、新思想的孕育,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海上测控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测量船执行任务时涉及飞行器、船载设备、测量船工况等任务要素。本文根据任务要素的主要层次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约束关系,构建了海上航天测控系统领域本体TTC_Onto,其实现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任务分析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并给出了TTC_Onto的构建过程及其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大力推进,国际间合作与交互支持的需求更加强烈,对CCSDS建议研究与应用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作为我国测控领域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系统对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要满足今后十年我国可能的航天任务对测控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测控技术总体水平,增强和拓宽测控网的整体功能。本文根据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目前航天测控的差距,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课题,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发展策略归纳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天基测控模式是航天器测控发展的必然趋势.天基测控模式与地基测控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实现天基测控是我国航天领域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天基测控技术和我国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航天器天基测控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与航天器天基测控中心相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2011年及2012年,由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连续组织了"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第一、二届专题研讨会,每届均有来自国内20余家单位的100多位代表积极参与。该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航天器研制方、航天任务用户和空间操作部门在CCSDS领域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新理念、新思想的孕育,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在国内建立起长效的CCSDS建议研究和应用交流机制,进一步分享成果,促进合作,推动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应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航天的兴起。以实现商业卫星高效便捷管理为目的,调研了国内外商业航天与商业航天测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外商业航天以及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的有关启示,得出了测控管理多元化大势所趋、适度鼓励商业航天测控发展势在必行等结论。同时,对我国商业航天测控管理中加强航天立法、探索商业航天测控管理新模式、加强商业卫星管理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从国家层面、行业规范层面制定航天法规,卫星任务中心应支持对外联网,并加强商业航天测控地面站的国际合作,从而提高商业卫星频率、轨位、空间目标编目、发射与回收等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2):14-14,19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年9月在北京召开"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探讨CCSDS建议的发展现状,分析解读关键技术及热点问题,交流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和探讨应用CCSDS建议将对我国航天任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深空测控设备的发展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岭 《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18(1):64-70,63
深空测控通信是目前航天测控通信领域中难度最大、技术最尖端的部分,而深空探测将是下世纪继续升温的世界性的航天热点。本文讨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必要性,重点从深空测控设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月球探测中针对USB设备的改造方案以及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出发、针对火星探测的深空测控设备方案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存在“条块分割、设备分散”等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解决设想,其目的是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航天测控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测控资源和空间资源充分共享及综合利用。首先对我国地球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航天测控资源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不同卫星的测控特点,提出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想,并对其利弊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结合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实际情况,指出了实现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重点解决测控覆盖范围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飞行器测控学报》是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飞行器测控界,特别是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之间进行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飞行器实时测控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传感器系统,其多源信息需要融合处理,融合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实时测控的准确度、可靠度和智能化水平。本文分析了信息融合技术对飞行器实时测控的作用,初步探讨了飞行器实时测控信息融合的功能定义、结构模型、融合方法等,并提出了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30年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战略,尤其是2015年~2030年期间逐步进入应用阶段的军用航天技术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未来发展的能力要求。并在分析美国2005年~2030年NASA空间通信与导航体系结构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对我国航天测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进行了梳理,如天地一体化测控与信息传输、深空测控通信、航天对抗、航天应急,以及进一步提高测控距离、数传速率、测轨精度,覆盖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系统效费比等。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如航天测控网与空间目标监视网、天文观测网三网合一、发展寂静测控技术和即插即用测控技术等,从而提高航天测控技术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快速响应和支撑能力,对抗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满足未来多层次、多样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26(5):17-17,23
2007年9月5日至9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以“天地一体化测控技术”为主题的“2007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沈荣骏院士、总装司令部测控局马志强副局长、军训局聂嗥局长等领导及重庆大学杨士中院士等知名专家专程到会指导,专委会顾问、委员及来自总装各试验训练基地、总参、军兵种、航天科技集团、电子科技集团、中科院系统各有关厂所,及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相关高校的专家、代表共一百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正>在成功举办"CCSDS建议在我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首届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为更深入地开展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7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第二届专题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走向深空"为主题,着重就CCSDS建议在深空任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是未来航天的发展趋势,引进网络化技术,打造天地一体化测控通信网是实现信息综合应用的必由之路.一体化测控通信网作为空间信息传输、分发的公共基础设施,将各类飞行器、地/海/空/天基测控站(接收站)及指控中心、测控中心、用户等都作为网中的标准节点,以实现测控通信任务统一指挥控制、飞行器态势综合显示、测控通信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新时期航天科技的发展特点得出,空间网络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外航天网络化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测控通信网络化的定义、未来体系结构以及实施步骤,设计了空间网络化飞行验证试验的基本方案,剖析了空间网络化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激光测控通信技术作为航天测控通信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通信速率快、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势。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在激光测控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计划,总结了典型激光测控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激光测控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激光测控通信技术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0年7月4日至6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航天城组织召开了“第四届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会议暨2000年航天测控技术研讨会”。会议由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宇航学会、总装备部、信息产业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和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各委员单位  相似文献   

20.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5,(2):132+152
<正>为交流总结我国在航天飞行动力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当前及今后开展航天器飞行动力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思路、新技术、新途径,促进我国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航天任务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拟联合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四届全国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专题研讨会"。会议拟定于2015年10月中下旬在厦门召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欢迎国内有关单位的同行、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