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五年前 ( 1982年 9月 ) ,由姜长英教授撰著的中国航空史教材 ,分别以《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国航空史之一 )、《中国航空史料》(中国航空史之二 )和《中国近代航空史稿》(中国航空史之三 )为书名 ,分三册印行 ,主要供校内学生选修课使用 ,航空界及航空史工作者也都以能得到一本为快 ,早已赠、购一空 ,现要想得到 ,连姜老本人也无能为力了。现在 ,姜老对 82年的第一稿作了修改和补充 ,加了十几幅图片 ,写成新稿。以《中国航空史》为书名 ,收入“史料”和“史稿”两编 ,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发行了。这是航空界的一桩喜事 ,其影响不仅超出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史》一书于1987年在中国出版后,很快用完。想再版,由于发行量不大,出版社无意再版,致使《中国航空史》不能再版发行。本文作者刘文孝先生於1992年5月来西安访问时,见到姜老的巨著《中国航空》,敬佩不已。并感到《中国航空史》印刷质量不高,纸张也不够好,他表示愿意将此书稿带到台湾出版,向世界发行。经姜老同意,刘文孝先生随即将书稿及照片等带回台湾。下面就是已在台湾出版的《中国航空史》一书的编言及文良彦先生的文序。同时报道《香山天将》及《台山近代航空人物录》出版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由我国著名航空史专家姜长英教授耗时半个多世纪编著的《中国航空史》最新版在历时近三年的精心编辑、整理后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 0 0 0年 1 0月正式出版。新版《中国航空史》首次把姜老著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国航空史料》和《中国近代航空史稿》汇集出版 ,这不仅了却了姜老多年的心愿 ,而且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件喜事。姜长英教授 1 92 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 ,同年赴美留学 ,1 92 9年 ,在美国底特律大学获航空工程学士学位。1 936年起从教 ,他是我国早期从事航空工程教育的教育家 ,6 0余年辛勤耕耘 ,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在近来对《中国航空史》问题的争论中 ,已出现了一个突出的焦点 :1987年出版的姜著《中国航空史》,不是“史”,而只是“史料”,因而“遗憾……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新近姚主编《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才“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前者 ,因其内容也有“史料”和“史稿”之名 ,即使国防部长亲题《中国航空史》书名首肯 ,在某些不可一世的人看来也算不了什么 ,还是“料”和“稿”,绝不是“史”;后者 ,因“填补了……空白”,自然中国航空史应是姚先生等人首创的 ,当然可以举“圆梦之作”的美誉而悠悠自得。这 ,就不能不引起“…  相似文献   

5.
姜老 :给您拜寿啦 !今天我们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全体同志们来给您开庆寿会啦 !还有一层特别高兴的喜事 ,就是您辛苦研究航空史 6 7年 ,您的这部享誉国内外的名著《中国航空史》,现在终于以这样“三册一套”的的全新版本 ,放在大家面前了 ,这是您老辛苦一辈子的夙愿 ,也是广大航空工作者 ,航空史爱好者的企盼 !且不细说姜老收集资料写成中国航空史之一《史料》、之二《史稿》、之三《史话》三册一套的《中国航空史》有多少磨难千辛万苦 ,单看最近这几十年要出版这部专著有多么艰难 ,1 982年西北工业大学以讲义形式出版了这三本分册。著…  相似文献   

6.
去年,姚峻同志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在河南出版了,这本来是件好事情,值得庆贺;但有的人.如果不是有眼无珠,就是别有用心了,居然明目张胆地数典忘祖,乱吹牛皮.说什么“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出版了.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见《中国民航史料通讯》第175期,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旗手 ,按《现代汉语小词典》的解释 ,就是“在行列前打旗子的人 ,比喻领导人或先行者。”据此而论 ,姜长英先生确实无可置疑地是“当代中国航空史研究的旗手”(韩明阳语 )。这样的一位旗手 ,是用实践历史验证出来的 ,所以 ,说也罢 ,不说也罢 ,旗手就是旗手 ,弃不得 ,当然也窃不得。严重的问题是有人要诋毁旗手姜长英 ,而问题则是由有人立心要否认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历史存在而出现的。所说其“立心”,因它至少已是十年的露布彻行。先是“檄”定 ,“姜……的书 ,只是史料 ,不是航空史”,要“早日实现‘由中国人编写中国自己的航空史’”。…  相似文献   

8.
黄严先生提议编印的《广东空军史料选集》,作为广东省航空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的一件礼物,已于1994年11月与读者见面了。 广东是中国近代航空的摇蓝和中国革命空军的策源地,对整个中国近代航空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东空军在东征、北伐以及抗日战争中战功赫赫,发挥了重大作用。整部广东近代航空史,实质上是一部华侨航空救国史,一部爱国志士军事航空史。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本广东近代航空史和一本广东空军史。  相似文献   

9.
书海拾贝     
《中国航空史》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0年10月出 版,是我国著名的 航空史专家姜长英 教授所编著。全书 大16开精装,208 页,共计43万字,并 有百余张历史图 片。 《中国航空史》 是将姜长英教授以 前出版过的《中国 航空史料》、《中国 古代航空史话》和 《中国近代航空史稿》加以综合、补充而成的一本航空史学专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此书不仅详尽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航空科技的发展,还通过大量照片和图表对我国近代航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叙述。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详细的描述了我国近…  相似文献   

10.
航史论坛     
黄尧民先生 :寄去“编写《中国航空史》的前前后后——答韩明阳先生等人的指责”一文 ,希望能在《航空史研究》上全文发表。如对该文有所删节 ,望能经过作者同意。在此春节到来之际 ,祝你及编辑部全体同仁节日愉快 ,身体健康 !陈显曾 陆文至   2 0 0 0年 1月 31日编写《中国航空史》的前前后后——答韩明阳先生等人的指责陈显曾 陆文至  编者按 :本刊第 65期上发表了“一大怪事”一文后 ,引起了讨论。 67期上发表了一些读了“一大怪事”后的文章 ,都是针对“空白”“遗憾”论来进行评论的 ,所有文章均没有说姚峻等人不应编中国航空史 …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航史料通讯》(1998年6期,第175期)传来信息,由姚峻同志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了。1998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这部书的出版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编审委员、编委、撰稿人和新闻出版界人士共60多人。 1995年秋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召开的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会议上,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这个消息。(见《航空史研  相似文献   

12.
自从鲍培德在姚峻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发出“遣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议论之后 ,航研界反响强烈。歌功颂德者有之 ,持批判态度的也不少。其中 ,也有人为之辩护。所谓“填补空白论”,明明是对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否定 ,而李明、曙光两位先生硬要说别人是“曲解”,是“指责”。那么 ,“填补空白论”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呢 ?照两位先生的诠释是 :“……·我 ·国虽已成为世界的航空大国 ,但 ·至 ·今却 ·没 ·有 ·一·部记载我国航空事业从起步到…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史研究》1999年第 2期 (总第 65期 )《航空杂谈》栏刊登黎民、震阳的文章 ,针对《中国民航史料通讯》1998年第 6期 (总第 175期 )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讲话中的两句话“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加以曲解 ,进行指责。就此谈谈我们对黎民、震阳所写的《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的看法。为了完整了解“两句话”,我们先把鲍培德讲述两句话的全段原文摘引如下 :“我国的航空事业虽然起步并不晚 ,但由于外敌入侵 ,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腐败 ,…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史研究》的主要宗旨应是研究。 1 998年第 4期 (6 3)“航空史话”栏目中《惨痛的教训》——对彭谦同志“回忆人民空军第一次战斗起飞”的补充和商榷一文算是应宗旨进行的研究。我觉得应向姜长英教授学习 ,过去他办杂志很注意刊登持不同意见的航空史研究文章 ,如对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争论意见 ,他谦虚 ,不以权威自居 ,反对他的观点文章他照样刊登。他就很注意提倡民主研究 ,提倡争议 ,提倡民主辩论 ,“百家争鸣”嘛 !我认为越辩越明 ,越辩越正确、准确 ,对航空史史料的正确、全面有好处。学术研究应是民主、平等 ,畅所欲言 ,不论职位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现在美国的司徒伟先生向关中人提供信息,由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梁惠卿同志查找出来的.关中人不认识作者韦基舜先生,也不清楚他怎样知道有《航空史研究》、《航空女杰》和《中国妇女航空钩沉》等书刊.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作者似并未看过上述书刊,他之所以特别点出来,可能是因为他的文章就近避远,对沈慧芙的空姐经历只字未提之故、沈慧芙是不是中国首位空姐?甚至她是不是空姐?还都不了解,有待于查证.  相似文献   

16.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我受《中国航空史》编审委员会的委托并代表编辑人员向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中,中国航空报的副总编王钟强,寄来他在该报发表的大作《圆梦之作》(99年3月26日),对姚峻等人所编写的《中国航空史》一书作了较高的评价,该文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1987年6月西工大出版社就出版了姜长英编著的《中国航空史》一书.我对姚书拜读(粗读)后,发觉问题不少.在文字上我没多大意见,但编写中国航空史应是姜老首创吧,姚书早不是圆梦之作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为庆祝姜长英老师九十大寿以及从事航空史研究和从事航空教育双六十周年而作。姜老师是我五十年前的老师,也是我1954年接受筹备引进波兰滑翔技术的任务之后,到南京求教访问的几位老师之一,而且以后在我负责沈阳滑翔机制造厂技术工作、收集系统滑翔史料吸取前人经验时,继续得到姜老师的指导与提供他全部航空史研究出版的资料,十分感谢。我也有幸将姜老师创始的《航空史研究》刊物介绍给一些关心的同行,包括为这刊物题字的张镒同志,他是我在民航的老同事,也参加了民航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史研究》1994年第2期(总第44期),关中人先生的《当年<大公报>关于冯如携机回国的报导》,介绍和全文引录了一篇笔者1991年撰写《冯如研究》时未见的。极富史料价值的冯如历史文献——刊于1911年3月香港《大公报》的《中国飞行家回国近状》,并据以提出“冯如回国时,到底是携回一架还是两架飞机?”等三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三个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解答: (一)冯如回国时,到底携回一架还是两架飞机?  相似文献   

20.
清代大史学家章学诚说:“史德是著书者之心术也.险恶矫诬之人不足以言史也.”信然.心术不正,弄虚作假,欺世盗名,古已有之,于今尤烈.鲍培德在姚编《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非同一般,是航空史领域前所未有的、世纪性的弄虚作假,欺世盗名,必须群起而揭之,使之原形毕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