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飞机电力系统中的导线是传输电能和信息的关键组件,研究导线材质,对飞机设计的优化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在当前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铜制导线虽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较强的机械性能,但由于密度大,铜制导线并不太适用于对重量要求非常敏感的场合,在减轻飞机重量和提高燃油效率的考虑下,密度和成本更低的铝代替铜制导线已成为趋势。介绍了目前飞机导线选用的基本原则,然后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铝制和铜制导线进行电学性能、热学性能、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仿真对比分析,分析两种不同材质不同的性能特点,总结了铝制导线的性能优势和应用限制,旨在优化飞机导线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铝制导线的良好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可以满足飞机部分电力系统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自动铺带技术与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铺带工艺在提高复合材料在商用飞机及军用飞机上的使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零件从铝转换成复合材料,铺带将持续成为一个高可生产性和划算的解决方案。未来应用的例子会包括商用飞机复合材料机翼、民用结构零件以及汽车和其他运输工业的结构零件。相信通过大飞机项目的研发、设计制造,我们可以掌握复合材料自动铺带技术,为大幅度应用复合材料飞机结构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飞机导线是飞机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飞机的神经系统,导线系统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担负着电力、信号的输送和分配的任务。由于飞机结构的特点,导线的体积和重量受到限制,通常使用直径较小且绝缘层较薄的导线。在飞行过程中,导线常常遭受到化学污染、辐射、冷热、电、振动、摩擦、外力等因素的影响,其绝缘层非金属材料会出现磨损、腐蚀、老化等缺陷,金属材料也会受到腐蚀、氧化,最终导致电弧短路或者断路的故障,同时其电子设备内部  相似文献   

4.
飞机上运动导线的维修与设计北方航空公司沈阳飞机维修厂管福延,孙忠仁飞机上有些机件在工作时,连接它的导线跟着一起运动,我们称这种导线(电缆)为运动导线。例如MD-82飞机的前客梯电动操纵机构的导线,就随客梯收放做伸缩运动。梯子伸出时和收进时导线的形状见...  相似文献   

5.
飞机总装时,必须对导线进行捆扎.以前,国内许多飞机制造厂家曾用“00号”线、铝条、亚麻绳等进行手工捆扎,捆扎后松紧不匀,外表不美观,不能保证质量.我们应用导线系带捆扎新工艺,对全机12 000多米导线、25 000多个捆扎结,按照该机导线捆扎特殊要求,进行机械捆扎,经某型机的飞行考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6.
飞机液压能源系统装配件质量特性是飞机设计的重要输入参数,是计算整机质量特性不可或缺的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影响飞机的设计质量。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飞机液压能源系统装配件质量特性数据提取方案及其在飞机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基于模型的飞机集成研发方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民机开发集成的主流设计方法与新技术,研究了基于模型驱动系统工程的设计技术。深入分析基于模型驱动系统工程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而推动集成研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逐步实现飞机集成研发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用飞机产品保障分析是产品支援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使飞机具有可维修性、可靠性、可测试性,并可优化飞机全生命周期成本,定义飞机在役期间所有需求资源,保持其预定用途。而产品保障相关的使用分析作为设计初期产品保障分析中的重要部分,分析飞机的使用和操作等方面的任务,这些任务对于保障飞机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飞机运行中的很多方面都会受到此任务限制,另外,产品保障相关使用分析也可提出对于飞机设计的要求,在优化飞机设计的同时也使保障资源规划更为合理,而其所确定的任务可以为开展细化的产品保障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飞机配电网络过流保护分析是验证飞机电网设计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主要对飞机配电网络过流保护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特性曲线法.该特性曲线法基于导线载流特性曲线和电网保护装置过流保护动作特性曲线,分析方法简单、实用,可用于支持合格审定阶段飞机配电网络设计验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内,FAA多次指令航空公司对飞机某些部位导线的绝缘层是否有损伤进行检查。机型涉及波音737、747、767、757和MD—82、MD-11等。人们注意到,飞机上使用导线的绝缘层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断裂或划伤,从而可能引起飞机电气故障或火灾。过去,航空界普遍认为飞机上导线的寿命与飞机是一致的,因此很少有计划对飞机上的导线进行检查和维修。人们或许还记得1996年7月在美国长岛附近上空爆炸的TWA800航班和1998年9月坠毁的瑞航ill航班。在TWA800航班事故调查中发现,机身上存在电气短路或电火花的迹象,因此曾就损坏导线的火星引燃了…  相似文献   

11.
基于SVR多学科设计优化代理模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亮  左向梅  邱勇 《飞行力学》2020,(2):23-28,33
为挖掘设计潜力,提高飞机设计质量,通过代理模型方法研究了多学科设计优化(MDO)。基于径向基函数模型,研究了一种新的代理模型技术--支持向量回归方法(SVR)。通过数值算例和某通用航空飞机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算例对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回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代理模型方法,在飞机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虚拟现实(VR)技术与现代飞机设计有机结合,提出了面向飞机设计的VR技术应用框架,从设计业务、技术框架、平台架构和发展路线指导构建基于VR技术的飞机设计体系。该框架有助于将VR技术全面应用于飞机设计业务中,对提高国内飞机数字化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导线故障的发生规律 飞机及其部件的导线故障(以下简称导线故障)是现代民用飞机常见的故障.导线故障的出现有如下的规律(图1):1.在飞机及其部件(如发动机、APU等)的使用初期,因为厂家装配不适当的原因,比较容易出现导线故障;2.通过适当的调整和修理,飞机及其部件存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平稳期,这个阶段的导线故障率很低,甚至为零;3.随着机龄的增长,由于导线老化、腐蚀、磨损等原因,导线故障的发生开始变得相对频繁.  相似文献   

14.
国内航空工业对小型通用飞机的设计及研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超轻型飞机性能指标制定方面缺少相关的资料和可借鉴的成熟经验。本文从超轻型飞机的飞行使用和飞行特点出发,参考了国内外多个超轻型飞机适航标准,提出了飞机失速速度要求、机动过载包线限制、水平转弯特性、爬升特性、起飞着陆特性5个方面性能要求。另外文中还给出了多款小型通用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最大航时及航程特性,为相关工作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用飞机的设计技术已经越来越重要。飞机结构工程师会根据飞机结构及功能的需要在飞机机身壁板上设计很多小开口结构,这种小开口结构设计的质量对飞机力学性能和重量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开口结构的设计已成为飞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功的机型必须要有优秀的小开口设计。结合某型飞机的结构设计过程,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机身小开口结构的设计过程,具体包括载荷分析、相关零部件设计、密封及表面防护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驾驶舱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以下简称HMI)是连接飞行员和飞机的重要桥梁,人机界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机的使用效率及运行安全。以民用飞机为例,分析研究了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驾驶舱领域的人机界面设计评估相关问题和理论,并结合实际,建立了人机界面评价指标,提出了以适航规章为基础的驾驶舱人机界面评估方法。该方法有助于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估验证活动,可提高评估效率,促进设计更为合理的符合适航规章和使用需求的驾驶舱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7.
飞机结构件逐步向大型化、整体化和复杂化发展,且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对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飞机结构件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在飞机结构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飞机结构件设计制造协同化平台,实现飞机结构件高效、高质、低成本和环保的柔性化设计和制造,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一萌 《飞机设计》2009,29(3):24-27
自动地形跟随系统是现代飞机低空突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地形遮蔽以提高飞机生存能力的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飞机纵向地形跟随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适应角法设计了飞机纵向地形跟随控制律,并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图和仿真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得到了良好的地形跟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工艺技术     
复合材料飞机构件 目前,越来越多的飞机制造公司正在用一种新材料代替铝来制造飞机零件,这种新材料是用玻璃纤维或碳石墨纤维或者这两种纤维的混合物制成的,它们都比铝轻。 使用复合材料能加快制造过程,并减轻飞机的总重量。这样,在不改变飞机设计的情况下,就可以增加其净载重量。 迄今为止,这些材料价格昂贵,每公斤为40~100美元,  相似文献   

20.
部标准《航空导线载流量》是飞机电网设计中选择导线规格的一份不可缺少的技术资料。其导线载流量数据按标准中给定的图表、公式通过计算确定。我厂为满足新机、新产品设计的需要,贯彻了该标准,但由于该标准的适应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