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影响飞行员与飞机的高效率协作,对战斗机实现人机优势互补、加速OODA (观察、调整、决策、行动)作战闭环有重要意义。基于运行场景分析,通过研究人与机的能力特征和人机交互信息流模型,提出了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人机功能权衡分配方法。分析飞机运行场景下,人的操作使用行为,识别关键任务,综合匹配人与机的认知-感知能力特征,对比关键任务中同一活动人机分别执行的利弊实现功能分配的优化。给出的人机功能分配的方法和模型,为解决战斗机复杂作战环境下提高人机适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战斗机对动力装置基本要求出发,阐述了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如提高推重比和工作稳定性等.战斗机对动力装置的基本要求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与战斗机设计指导思想有密切关系.现代战争中空军主要使命还是对地战术攻击,这需在低空进行.因此,战斗主要在中、低空进行.由于强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促进舰载战斗机发动机研发,参考国外舰载战斗机发动机研制经验,结合作战使用需求,系统梳理了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体系组成,重点围绕海洋作战适配性、海洋环境适配性、舰载使用适配性阐述了相关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机试验、陆基飞-发适配性试验和舰基舰-机-发适配性试验逐层递进的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体系验证考核方式。分析认为未来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工作应加强体系融合联合攻关,注重远海长航舰面维修保障能力设计,加快推进发动机舰载适配性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未来作战环境对战斗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性能需求,促使战斗机与发动机之间更深层次的耦合,在研制过程中开展更加紧密的协同设计。回顾多年来战斗机设计中飞/发双方为实现综合最优而共同努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程,辨析提出飞/发协同设计理念。通过分析穿透性制空等作战需求,提出高性能战斗机的主要能力特征,探究面向未来的飞/发协同设计需求。从飞行性能、隐身特性、飞行控制、全机能量4个设计视角提出相应的关键技术,并给出可能的实现途径和设计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军机技术资料人机工效性验证需求上,提出基于眼动识别技术的军机技术资料人机工效验证工作应用方式及实现方法。在开展军用飞机技术资料人机工效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定人机工效性指标,设计了针对用户技术资料易定位性及易理解性的验证评估试验,结合可穿戴式眼动仪及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平台,对试验中的指标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试验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在各个人机工效指标的量值下,军机技术资料的人工效能性可以通过人的人机工效指标进行量化衡量。通过军用飞机技术资料人机工效试验的开展与数据的分析,推断出基于眼动与面部识别技术的人机工效性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军用飞机技术资料综合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6.
第四代战斗机作战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中,作战需求对其战术技术性能的指导和牵引作用。同时还对未来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我国未来并列双座战斗机座舱布局的设计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多种并列双座机型座舱资料收集与研究,开展了并列双座座舱的布局设计。采用详细数据对比分析、数字化三维建模、多方案优化和人机工效评估等方法,总结出并列双座座舱设计关于设计方法、设计准则、设计依据等的关键技术,实现飞行员更好地协同。提出的主要设计思想、关键要素、设计准则等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后的并列双座战斗机座舱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具有较高的可实现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战斗机战术引导的广义编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焘  任波  于雷 《飞行力学》2008,26(3):86-89
提出了用于空战战术引导的广义编队控制的概念和模型。分析了空战战术的特点,设计了战术引导控制系统的结构,该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战术轨迹优化和广义编队控制。采用非线性规划来构建空战战术轨迹优化的通用算法,将执行同一战术任务的所有战斗机都纳入到一个广义的编队系统中,应用反馈控制设计分布式广义编队控制模型。最后,以双机水平散开战术为例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广义编队控制在使战斗机沿预定轨迹机动的基础上,保证了在战术引导过程中我方具有较大的战术优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飞机第二动力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梳理了第二动力系统中APU和EPU由原来的分开布置、各司其职的构型和使用模式,发展到F-22战斗机第二动力系统物理组合、分时工作,以及F-35战斗机第二动力系统功能综合、持续运行的动力与热管理构型和使用模式的技术特点.总结提炼出第二动力系统在飞机需求的牵引和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围绕...  相似文献   

10.
米格-AT 是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研制的中高级教练机,也可作为轻型攻击机和战术战斗机使用。设计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92年法国公司参与合作,1996年3月21日第一架原型机首飞,目前该机已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美国无人战斗机的研制概况及武器配置进行了介绍,指出应开展无人战斗机配套武器的研制工作和开发以无人战斗机为攻击目标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第四代战斗机及其动力装置的战术技术要求,分析了国外推重比10-级发动机的设计技术,并通过对飞机推重比和发动机推重比的关系、飞机推力与飞行器阻力之间的夫系,对我国推重比10-级发动机提出了技术要求、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战斗机翼型使用和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翼是实现战斗机飞行性能最主要的部件,翼型是组成机翼的基本元素.要发展跨代优势的战斗机,在其所用翼型设计上需要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回顾第一代到第四代战斗机气动布局特点基础上,总结了每一代战斗机气动布局所用机翼翼型的设计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从战斗机跨代发展来看,其所用翼型设计从起初仅注重单一飞行性能点需求逐渐发展到兼顾考虑多目标多学科的设计需求.新一代战斗机将具备宽频隐身、大航程、高机动等能力需求,本文提出超扁平无尾气动布局是最可能采用的气动布局形式.对于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亟需发展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新一代翼型.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新一代翼型的设计需求,未来翼型将更加注重气动、隐身、控制、结构、智能材料和变体技术等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设计优化,保证战斗机具备更优越的飞行品质和作战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宏宇  张学永  李珍 《飞机设计》2022,42(4):9-12,18
人机工效评价是军机研发周期内的重要环节,是衡量人-机-环境系统整合设计、验证人机匹配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人机工效评价可以在地面阶段识别出工效设计问题。为了对军机座舱设计合理性进行客观 有效的评价与验证,对人机工效评价流程进行梳理,总结人机工效评价内容、方法。针对目前研制薄弱环节提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更高效的进行人机工效综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温杰 《国际航空》2009,(1):46-47
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经过几年对未来机载电子攻击战术的深入探讨,正在将F-35战斗机开发为能在数字化战争中使用的具有新一代电子攻击能力的战斗机——EF-35。  相似文献   

16.
未来立体战争对陆海空三军的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C3I)系统的战术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战术信息系统是应这种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战斗机的战术信息是整个C3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给出了战术信息系统中信息终端和目标信息的仿真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航空发展史,不乏这样一些例子,在某些老式战斗机基础上,进行了彻头彻尾地改进改型之后,又能推出一系列在战术技术性能上特别优异的新一代战斗机。俄罗斯的苏霍伊设计局就一直延用着这种传统的“旧瓶换新酒”的战斗机研制方式,研制和发展出了如今已享誉世界的苏-27系列战斗机。苏-35战斗机就是在苏-27基础上,作了一些重大改进改型后,派生出的已具有某些下一代战斗机性能特征的先进战斗机。  相似文献   

18.
贾朝文  冯兵  鄢勃  杨洋  张学帅  刘翔  李燕平 《航空学报》2021,42(2):324507-324507
战斗机电子战系统提供的态势感知、无源攻击引导、电子对抗和主动隐身等作战能力可以极大提升飞机的生存力和杀伤力。为满足电子战系统越来越高的新质作战能力要求、作战对象快速能力提升、贴近实战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环境不断变化带来的新要求、适应不同战斗机平台及航电任务系统要求等需求,追求高质量和敏捷开发模式,电子战系统架构必须精心设计。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按照能力视图、作战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对需求和技术进行了迭代研究,基于灵活数字处理算法支持不同战法、全域综合共用、以快应变和以柔制变等顶层设计思想,从全数字化处理、综合化、可扩展和开放式等多个视角论证了电子战系统架构设计需求,并给出了核心设计要点和方案。战斗机电子战系统架构在大量实践中得到验证,效果良好,能够满足作战使用需求,对下一代战斗机电子系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地面站发展日趋综合复杂,为了减轻地面站操作员工作负荷,避免飞行事故发生,保证高效、安全地完成飞行任务,开展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方法研究十分重要.分析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特点;借鉴有人驾驶飞机人机工效评价力法,利用德尔菲法,明确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提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专家调查表的构架及其内容;并探索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方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可以满足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需求,可为无人机地面站人机工效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典型末端规避战术实时性低、操作难度大和规避效果差等缺点,研究了一种实时指令控制的战斗机末端规避战术轨迹控制方法;分析了增大脱靶量的末端规避原理,在以导弹为原点的球坐标系下建立了导弹与战斗机的相对运动模型;结合战斗机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脱靶量末端规避数学模型;选取脱靶量为优化指标,建立了战术轨迹最优控制指令模型;提出了滚动关联粒子群算法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战斗机的最优战术机动控制指令;通过仿真,对比了滚动关联粒子群与粒子群、混沌粒子群三种算法对最优控制指令模型求解的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