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其善教授一同参加了 1 999年 1 0月 2 5日至 2 8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 1 999年国际遥测学术交流会。下面介绍一下会议情况。1  1999年国际遥测学术会议情况国际遥测学术交流会 ( ITC- International Telemetry Conference)是由国际遥测基金会( IFT-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Telemetry)支持的 ,每年一次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性遥测学术交流会 ,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主的国际性会议。参加单位多数是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机构、遥测设备研制公司、美国空军、海军、美国主要靶场和相关专业的大学。其它参与国家有法…  相似文献   

2.
1984年的国际遥测会议于是年10月22~25日在美国内华达洲(Nevada)的韦加斯(Las Vegas)举行。我国遥测代表团共六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美、日、法、英、加拿大、瑞典、西德和以色列等国家。本次会议是国际遥测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十届年会,会议的标题是“遥测为政府、工业和教育服务的二十年”,规模比较大。开幕式后、美国军方负责人作了“最新军队靶场进展”的报告,系统介绍靶场各种武器  相似文献   

3.
欧洲遥测会议(ETC)不同于国际遥测议会议(ITC)(国际遥测会议受美国军方控制较严,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外,其他国家很少被邀请参加),其主要改题是工业遥测技术。它起源于“TC”(Telemetry Co-nference)——于七十年代在西德的慕亚黑举行的一个小规模遥测会议。1980年,会址迁至现在西德的Garmisch-Partenkirchen。原  相似文献   

4.
1986年国际遥测会议(ITC/USA/′86)将于1986年10月13日到16日在美国Las Veg-as召开。会议议题为“遥测——在系统设计、评价和运行的一个决定性的单元”。这次会议由国际遥测基金会(IFT)主办,美国仪表协会(ISA)在技术上与IFT共同执行。这是ITC的第二十二届会议。本届国际遥测会议计划征集的论文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邀于1987年6月去法国参加本年度欧洲遥测会议,并顺便考察了四个遥测设备生产厂和一处试飞中心,参观了巴黎航空展览。(一)欧州遥测会议(ETC)第一届欧洲遥测会议是在1986年召开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代表团一行六人于82年9月25日至10月14日赴美参加了国际遥测会议82年年会(ITC/USA/′82) 国际遥测会议本届年会于9月28日至30日在美国加州San Dicgo举行。会议按不同主题,分为30个小组,共发表论文98篇,另有4个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遥测系统、遥测标准、遥感器及传感器、信号形成、记录设备及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天线系统、卫星控制及遥测、数据中继、航天飞机接口、同步、通信理论及技术、编码系统、微处理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1.据1987年国际遥测年会计划,将于1988年10月17日~20日在美国Las Vegas召开1988年国际遥测年会。会议的主题是:“九十年代遥测新技术的预测”。会议技术程序主席是Thomas W.Alexander,通信处是Stews、ID-D 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NM  相似文献   

8.
1991年度国际遥测会议(ITC/USA/91)将于1991年11月4日至7日在美国NEVADA的LAS VEGAS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明天的遥测技术展示”。会议由国际遥测技术基金会主办。现已开始征集论文。论文包括理论和应用两大方面共18项,各项的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7年10月,在美国San Diego召开了1987年度国际遥测年会。我国遥测界史长捷等三位专家出席了本届年会。根据会议报告的录音、论文集和参观访问资料,他们整理了一系列技术报告,以“发展中的遥测新技术”为总题目,将在今年本刊各期发表。这些报告是: 1.遥测发展新趋势中的几个技术情况简介。 2.Fairchild Weston System公司遥测地面站技术的新发展。 3.Loral Instrumentain公司遥测地面站技术的新发展。 4.航天飞机空间站遥测。 5.GPS卫星在测量方面的应用。 6.飞机测控站技术的新发展。 7.人工智能在遥测中的应用。 8.炮弹高G遥测。(各题目暂拟) 没有列成专题的重要技术情况将在下文首先介绍。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欧洲遥测会议 ( ETC2 0 0 0 )于 2 0 0 0年 5月 2 2日至 2 5日 ,在德国南部小城加米施-帕滕基兴 ( Garmisch- Partenkirchen )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学术交流设置了七个专业小组和一个论坛。七个专业小组分别是 :1 .数据记录和储存 ;2 .数据获取和处理 ;3.数据传输 ;4.生物遥测 ;5 .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6 .航天遥测 ;7.卫星与导航。一个论坛是 :FQPSK论坛。我国有两篇文章参加了数据传输小组和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小组的交流。产品展示与学术交流同时进行 ,约 70家厂商参加了展示。厂商主要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1988年10月17日~31日我们遥测代表团一行四人赴美参加了在 Lasvegas 举行的美国第二十四届国际遥测年会。会议期间以及会后,就遥测地面站发展方向、磁记录器的技术发展动向和弹上遥测设备小型化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的国际遥测会议,于九月廿八日至九月卅日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地亚哥举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参加了国际遥测技术的学术交流会; 2.参观了会议期间举办的美国遥测产品  相似文献   

13.
第 36届国际遥测年会和产品展览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2 3日至 2 6日在美国加洲圣地亚哥举行。会议由技术交流和产品展览会两大部分组成。技术交流与产品展示并重。技术交流分为主题演讲、遥测技术讲座和学术论文交流三部分。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当今遥测的使命。即适应现代化的世界”。主题演讲分别就遥测技术发展的趋势、无线通信技术、超宽频带技术和网络做了论述。四位主题演讲者均是在相应领域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会议主持者为在美国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任职的技术官员约翰·杰里格( John Gehrig)。遥测技术讲座的内容广泛 ,涉及遥测基本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定于2 0 0 4年第三季度召开(会议地点待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空测控技术的发展”。本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将检验两年来我国遥测遥控领域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深空测控、卫星导航、电子对抗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年会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我国遥测遥控事业的发展。欢迎从事深空测控、卫星导航、信息安全、电子对抗等技术研究、生产、管理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一)征稿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一、卫星控制的进展1.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地面跟踪网的统一和发展计划2.美国国防部(DOD)卫星指令和控制网3.八十年代的哥达德(Goddard)宇航飞行中心的宇航飞行跟踪和数据网4.卫星业务系统中的遥测,跟踪和指令系统  相似文献   

16.
1982年九、十月间,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代表团赴美出席了在加州圣地亚哥(SanDiego)举行的国际遥测会议82年年会(ITC/USA/′82)。本届年会集中反映了七十年代至  相似文献   

17.
《遥测遥控》2012,(2):73-74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航天遥测遥控技术专业组将于2012年下半年(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的指示,将"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更名为"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本次科技大会的主题为"先进的空间通信导航技术"。本届科技大会旨在鼓励创新思维,展示我国空间通  相似文献   

18.
《遥测技术》编辑部最近翻译了《遥测计算机系统》一书,作为本刊增刊即将出版。该书原文是从美国仙童公司(原EMR公司)收集的。该公司遥测产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本书就是该公司从研究、设计、应用遥测系统出发编写的培训教材。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遥测概述,介  相似文献   

19.
遥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虽然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始,但摆脱那种传统的脱机处理和事后处理方式而步入实时处理,使遥测和计算机结合成为一个紧密的系统,则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开发出并逐渐完善了一种以遥测专用语言为核心的遥测软件系统,标志着可编程序遥测在应用计算机技术这一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EMR公司(现改名为Sangama Western)的TELEVENT就是这种软件系统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遥测是获取试验数据、确保试验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航空、航天、军工试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飞行试验遥测大部分遵照国际遥测标准IRIG 106,我国现行的遥测标准(国家军用标准GJB 21)也基本上参照了IRIG 106。在介绍最新版国际遥测标准IRIG 106-15更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国际遥测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