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低空慢速小无人机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大量低空无人机的出现带来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现状,对反无人机系统的架构、组成、运行流程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反无人机系统通过对"低、慢、小"特征的小、轻、微型无人机系统的探测、识别和反制,集探测预警、侦测定位、行政管理、飞行管理、飞行监视、飞行服务和反制干预于一体。该系统的应用将有效规范无人机低空飞行、反恐维稳、保障公共安全、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量化评估低空空域无人机飞行风险,从飞行冲突、飞行环境和交通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无人机飞行风险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了无人机空中风险指标和地面风险指标,建立指标筛选模型和无人机飞行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的无人机飞行风险评估方法。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既能有效地评估无人机飞行风险,又能为无人机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高适应性低成本大型无人机导航与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的数字式导航与控制系统沿着高适应性低成本方向,综合考虑了大型高亚声速无人机可靠性和经济性,采用了起飞发射段控制律优化设计、高低空自适应变参技术和高性价比的组合导航策略.在保证飞行品质和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扩宽了大型无人机的使用空域和地域范围.经过仿真试验和实际飞行验证,该系统控制飞机姿态稳定,定高效果好,飞行航迹与规划航路误差很小,系统的各项功能均得到实现,适应了"一个系统,多种平台"、"一种平台,多种用途"的大型无人机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小型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提出一种由无人机飞行控制器和地面学习单元构成的两层网络学习控制系统架构。无人机飞行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学习单元采用经遗传算法优化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充分利用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各自优势,将模糊控制策略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模糊控制策略。所设计的飞行控制器用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姿态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人机数量和飞行时间的快速增长,由无人机飞行风险引起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安全航路规划是在战略层面降低无人机运行风险的有效手段.考虑无人机航路的安全代价,基于地面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安全航路规划模型.将航路下方区域栅格化处理,以每飞行小时地面人员伤亡率为量化指标,定义各栅格安全系数,并根据栅格安全系数构造航路安...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略介绍了某型无人机飞行轨道的设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及其计算过程。 该无人机的飞行轨道是一条复杂的空间曲线。它的形状取决于无人机的飞行任务和飞行场区。但是在不同试验场区执行不同飞行任务的无人机的飞行轨道可以由一些小的简单的飞行段落构成,这些飞行段落的差别主要的就是飞行参数不同。本文的第一部份介绍了这些飞行参数的选择原则及选择结果。第二部份介绍了飞行轨道的计算方法和按所选择的飞行参数计算飞行轨道的程序。第三部份给出了一些理论计算和飞行试验结果的比较曲线. 经过执行不同任务的飞行试验,证明了轨道设计的参数选择原则是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是可用的,计算所得的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可供设计、计算类似的无人机的飞行轨道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能够为无人机提供全过程的飞行服务保障。本文介绍了当前无人机发展现状,分析了无人机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无人机监管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通过ADS-B、2G/3G、北斗指挥机、一次/二次雷达、MLAT、光电探测等多源监视信号融合处理,引接军民航空管AFTN专网、气象局以及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为无人机提供飞行监视、航空气象、计划管理、航空情报、空域管理、系统管理等服务,能够保障无人机安全有序地飞行。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自动着陆的导引与控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无人机自动着陆的需求 ,以某型无人机为对象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机载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和地面无线电跟踪器的自动着陆制导与控制方案。该型无人机的实时仿真和飞行测试结果表明 ,方案设计合理 ,易于实施 ,完全满足无人机自动着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人机数量和飞行时间的快速增长,由无人机飞行风险引起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安全航路规划是在战略层面降低无人机运行风险的有效手段。考虑无人机航路的安全代价,基于地面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安全航路规划模型。将航路下方区域栅格化处理,以每飞行小时地面人员伤亡率为量化指标,定义各栅格安全系数,并根据栅格安全系数构造航路安全代价函数。建立了兼顾航路安全性和飞行距离的总代价函数,并通过改进蚁群算法进行航路规划。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城市空域物流无人机航路规划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地面安全约束的航路规划模型在无人机总飞行时间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航路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无人机作大机动飞行时,轨道计算中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按照大机动无人机的油箱结构,考虑燃料消耗和前后左右的波动所引起的无人机重心位置的变化。这个变化引起的作用在无人机上的力矩的变化对无人机进入和退出大机动时的飞行参数有明显的影响。另一个问题是da/dt的计算,文中推导了准确计算的公式,按此公式考虑无人机转动受下洗气流的影响,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阻尼力矩的影响。 在轨道计算中计及这两个问题后,不仅可以计算出无人机在大机动飞行中高度和速度的波动,而且可以计算出滚转角的波动,这和实际飞行情况是比较接近的。  相似文献   

11.
陀螺力矩是在高速旋转的发动机转子和无人机的转动运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它的作用下,无人机在不同方向上的转动运动交连起来,共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姿态。转动惯量是决定无人机的转动运动的另一个因素。本文着重研究了陀螺力矩在无人机几个特殊的飞行段落内对无人机转动运动的影响和燃料量以及无人机姿态角变化造成的燃料分布变化对无人机转动惯量以及转动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航路规划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无人机航路规划的目的是无人机具有对象复杂任务进行快速规划重规划的能力,其中快速而有效的重规划尤其重要。在无人机飞行任务过程中,无人机需要根据局部地形、地貌、威胁等信息以及飞机本身机动能力的限制,实时地计算出飞行航路,并跟踪该航路完成了飞行任务。本文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在航路规划应用中的优劣性,提出了Dynapath(动态规划)算法在无人机航路规划中的应用,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Dy-napath算法生成的最优参考航路基本上满足无人机任务飞行的要求,获得了良好的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13.
AC-PSO算法在无人机任务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飞行中合理的路线规划可以减小飞行时间、降低油耗,减小被敌方发现、攻击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概率.鉴于大部分无人机是以一个相对固定的高度进行侦察和任务飞行,故可将无人机的飞行任务规划视为二维平面的TSP问题.本文进一步将地面防空威胁与飞行距离统一量化,通过求解TSP求取最优无人机任务规划.文中通过分析蚁群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方法AC-PSO算法解决TSP求解问题.算法借鉴了蚁群算法的路线构造方法和粒子群算法的进化策略思想,同时给出了提升算法效率的一些措施.实验验证,该算法和威胁建模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满足无人机飞行任务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分析无人机火箭助推发射过程,针对双发火箭在无人机机体上安装位置误差引起的额外力矩和无人机机翼展开时间对无人机飞行存在较大影响这一问题,本文建立无人机非线性模型和控制系统。采用变量法简单明确地进行分析,确定了安装位置误差的边界值和合适的机翼展开时间段。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边界值和展开时间段满足实际飞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民用无人机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但"黑飞"事件的频发,严重扰乱了空中飞行秩序,且危及了地面安全。为了使无人机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对无人机在低空空域进行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了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黑飞"事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监管现状,同时与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对比,对无人机在低空空域活动的监管问题提出了一些法律方面的设想,以期为民航事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虚拟机动指令是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的基础,是制导回路和控制回路必要的输入。为了生成合理虚拟机动指令,提出了优化基本航路—建立机动数据库—战场信息匹配输出的机动飞行航路生成方法。由于复杂的机动动作可由基本机动动作组合而成,本文以飞翼无人机基本机动飞行动作为优化研究对象,提出了以飞翼无人机控制量变化率为优化参数、航迹片段建立约束条件的无人机机动航路优化方法。其中,机动飞行控制量变化率体现了无人机控制能力的限制;航迹片段约束体现了航迹准确和操作柔和的要求,并对无人机的筋斗、滚桶、盘旋机动进行了优化计算,介绍了机动数据库建立的方法。最后,以机动目标跟踪和有人机追击为设定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征模型的某型无人机智能PID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人机的飞行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飞行控制律。本文以无人机的姿态控制回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征该无人机姿态控制特性的特征状态信息。利用特征建模的方法,设计一种基于控制对象特征模型的无人机姿态回路仿人智能P 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和自适应能力,结构简单,针对性强,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伞回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建立无人机六自由度飞行力学模型和降落伞回收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无人机的整个回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飞行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整个减速伞工作阶段中的相关动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还包括了无人机与回收系统的相对运动过程,有效地预测了回收过程的危险情况,为无人机控制律和回收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最小和最大     
<正>2015年10月13日,瑞士"喷气飞人"伊夫斯·罗西(Yves Rossy)再次将喷气滑翔翼飞行推向了新的高峰;与一架空客A380一道掠过迪拜的天空。这次飞行中,罗西和他的"僚机"文斯·莱菲特(Vince Reffet)从一架直升机上跳下,与一架阿联酋航空公司A380大型客机并肩飞行。A380飞行高度为4000英尺(1219米),两人则保持5500英尺(1676米)高度与这个大块头并肩飞行。整个飞行活动中,有4架飞机伴随飞行,精心摄录下表演全过程。罗西自2008年起就专注于设计和制造喷气  相似文献   

20.
某型高亚声速无人机连续出现两起飞行事故,在基本排除了机载设备故障的原因后,针对飞行控制失效的原因展开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与飞控系统仿真试验,最终确定故障原因是在大飞行动压情况下,该型无人机控制参数出现不匹配.这为该型无人机以后的正常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高速无人机的研制和使用提供了借鉴经验.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后续该型无人机放飞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