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会民 《火箭推进》2010,36(4):53-58
通过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分析及工艺评定试验验证,确定了15CrMoR+In—coloy825复合板焊接及在15CrMoR基体上堆焊Incoloy825复合层最佳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及焊接工艺方法。熔敷金属(包括堆焊金属)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复合层的耐腐蚀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激光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宏观质量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定激光器的条件下,激光熔覆唯一可变的工艺参数为扫描速度。扫描速度的变化意味着试件热输入量的不同,激光与涂层相互作用的时间不同,单位面积的热输入量不相同,从而使得熔覆后熔覆质量也相差很大。通过改变激光扫描速度,系统地研究了熔覆道形状,表面不平度、表面裂纹,气孔率和稀释率的变化规律,为合理选择激光熔覆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艺试验证实,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性能好、易操作、飞溅小、焊缝成型光滑美观;熔敷效率高,一般可达75%~85%;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晶间腐蚀性能及低温冲击性能均较理想;生产率是焊条电弧焊的3~4倍。  相似文献   

4.
马俊 《上海航天》1996,(2):61-63
为了对某航天产品的焊接焊缝的熔深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动氩弧焊焊接设备的控制器作了改进,并设计了一套控制电路。实际应用证明,改进后的设备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并可用于非接触引弧的各类直流焊机上。  相似文献   

5.
郭会民 《火箭推进》2008,34(4):37-42
为了摸索TA10钛合金的焊接工艺技术,通过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及分析,拟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同时根据TA10钛合金的焊接特点,设计了大量的气体保护装置,将焊缝与热影响区在焊接及焊后冷却过程中温度高于300℃的区域置于氩气的良好保护之下,经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钛合金TA10焊接最佳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焊缝表面的保护效果、氧化程度、焊缝X射线检测结果、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焊缝力学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了产品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YAG脉冲激光器焊接不锈钢1Cr18Ni9Ti的工艺过程,通过调整离焦量、焊点重叠率、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进行试件焊接,并对焊缝熔深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离焦量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大,负离焦量时可以获得较大的焊缝熔深;峰值功率对焊缝熔深影响最大,但峰值功率过大易出现焊接飞溅;焊点重叠率与焊缝熔深有效性密切相关,对产品密封性能影响大;脉冲宽度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小,对焊缝表面成形状态影响较大。针对推进系统中阀门壳体激光焊缝熔深要求,优化了工艺参数。采用上述工艺规范焊接的阀门产品已经过飞行考核。  相似文献   

7.
定向凝固方法对DZ22合金初熔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忠元  宋波 《宇航学报》1997,18(1):76-79
低熔点相Ni5Hf是影响定向凝固合金初熔温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了定向凝固方法对DZ22合金初熔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ZMLMC法与HRS法相比,提高了合金的初熔温度,这是由于ZMLMC法使定向柱晶组织高度细化,元素偏析程度大大减弱,抑制了Ni5Hf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A-TIG焊接的工艺特点和国内外发展概况。研究了A-TIG焊接技术中活化剂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熔深的影响。分别考察对比了不锈钢A-TIG焊及普通TIG焊焊接后所得两种焊缝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铁素体含量及焊缝抗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A-TIG焊接具有与TIG焊间等优良的焊缝质量,并可大幅度地增加焊缝的熔透量,提高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fcc结构的CoCrCuFeNiMn高熵合金熔覆层,并研究了熔覆层的组织结构以及800℃、1200℃退火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熔覆层显微组织为树枝晶,枝晶间为富Cu面心立方固溶体,有纳米编织组织析出,枝晶内为多种元素固溶的面心立方固溶体。熔覆层经过800℃和1200℃退火4h后,没有新相析出,元素偏聚现象未发生明显变化,晶粒发生明显的粗化。  相似文献   

10.
预置涂层电子束熔覆改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层通过单一制备方法的工艺改进往往很难进一步改善组织及提高性能,涂层的电子束熔覆后处理为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使涂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总结了电子束熔覆技术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涂层电子束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电子束涂层熔覆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电子束熔覆扫描均匀性问题,并对此方面研究内容做了介绍,针对目前涂层电子束熔覆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用纯奥氏体焊条A402、超低碳焊条A002、普通不锈钢焊条A132,对这三种焊条的熔敷金属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铁素体含量测定、-196℃低温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证实纯奥氏体平均冲击值最高,是最理想焊条;超低碳焊条不合格率为22%。~33%;普通不锈钢焊条不合格率83%。通过选用不同的线能量进行焊接试验,结果证实焊接线能量对-196℃低温冲击韧性无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神经网络对LF6铝合金的焊缝成形进行了建模,同时运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对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进行了扩展。首先根据实际确定焊缝的成形参数为正面熔宽、正面熔高、背面熔宽、背面熔高,焊缝成形的控制参数为对接间隙、送丝速度、焊接速度、焊接电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设计试验,使用较少的试验数据来获取焊缝成形信息。然后,进行试验,利用试验数据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采用BP算法对焊缝成形控制参数空间和焊缝成形参数空间进行了函数逼近,建立了BP网络模型。此模型能够对位于焊缝成形控制参数空间内的输入参数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对焊接参数进行修正以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并可减少焊接试验次数。  相似文献   

13.
以2.5D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和树脂浸渍裂解法制备了密度约1.35 g/cm3的热解碳C/C、热解碳+树脂碳C/C两种坯体,再经反应熔渗获得C/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碳基体组分C/C材料的熔渗特性及其微结构、拉伸性能及氧乙炔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热解碳的“薄壳”型孔隙结构,树脂碳的“狭缝”型孔结构增大了液Si与碳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熔渗动力,获得致密度和SiC含量高的C/C-SiC复合材料,提升抗烧蚀性能,在氧乙炔火焰下经400~600 s烧蚀的线烧蚀率降低24%,但树脂碳对液Si的诱导渗透增加了骨架承载体的损伤,使树脂碳+热解碳基C/C-Si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104±3)MPa低于热解碳基C/C-SiC的(118±3)MPa。  相似文献   

14.
航天继电器浪涌电流作用下电接触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卫星上的航天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触点粘连故障,经分析发现,虽然在继电器设计中均根据其稳态工作电流进行了一级降额设计,但由于非纯阻性负载的存在,继电器在通断瞬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浪涌电流,该浪涌电流可以使触点迅速熔蚀,甚至熔焊失效。文章针对继电器接通瞬间浪涌电流对触点的熔蚀现象开展研究,利用试验测试并验证航天继电器的抗浪涌电流能力,对触点熔蚀、熔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可以指导航天继电器的使用,提高继电器在轨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于1955年与美海军签订合同共同研究用熔硅制造天线罩的技术.1958~1959年间已获得了首批成果,并用熔硅浇铸了一批天线罩.1960年后继续研究并作了雨水滑撬试验.1963年与美空军签订合同为“开路先锋”(Trailblazer)导弹研制天线罩.意大利塞列尼亚公司曾和该学院合作进行了两年有关天线军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该项技术的“诀窍”,并运用于研制“阿斯派德”导弹的天线罩.乔治亚理工学院在研制陶瓷系列天线罩方面与美军方签订了多份合同,N00017—70—C—4438合同是其中之一.该合同共包括四篇技术报告,其目的在于开展研制工作和发展工艺,以便全面地挖掘将在高超音速导弹中作为结构元件用的陶瓷系统的潜力.本文是该合同的第二份技术报告,介绍了粉浆浇铸熔硅天线罩的加工技术规范及其理论基础,现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型导弹弹体大型模胎的材料结构历经硬木、铸铝、环氧塑料及铸铝填敷环氧塑料四次改革。在铸铝模胎上分区段填敷环氧塑料较之浇注法有更多的优越性。填敷法操作方便、节省原材料、不易发生暴聚且可避免因铸铝与塑料层的收缩率不一致所致弊病,所得模胎变形量小,刻线清析、耐磨,塑料层硬度高、耐冲击,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胎材料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冷金属过渡(CMT)电弧增材方法,以5356铝合金焊丝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送丝速度与焊接速度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成形的影响,并分析了熔覆层微观组织特性和增材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送丝速度和焊接速度是电弧增材制造尺寸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熔覆层微观组织可分为3个区域。不同焊接速度下,增材试样的力学性能均超过焊丝拉伸强度标准值,抗拉强度平均值达到274.7 MPa。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自锁阀激光焊接焦点位置与焊缝熔深之间的关系、焊接速度和激光功率与焊缝熔深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随着激光功率增加,不同焦点位置的焊接过程依次经历稳定热导焊,热导焊、深熔焊交替进行的不稳定焊接和稳定深熔焊接三种模式,进而研究了稳定焊接模式下工艺参数与焊缝熔深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自锁阀在稳定焊接模式下的最佳焊接工艺规范参数.采用该激光焊接工艺规范焊接的常压和高压自锁阀焊缝外观质量、气密、液压以及焊缝氦质谱检漏试验结果全部满足设计要求.常压和高压自锁阀已经应用于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东风导弹武器系统、货运飞船、921-3推进分系统、东方红三号等推进系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之中.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熔丝沉积快速制造成型技术与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束熔丝沉积快速制造技术制备了TC4钛合金薄壁结构和实体结构试样,分析了成型技术特点,探讨了组织形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对于薄壁结构,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获得的熔积层的宽度为7.4mm,层高为1.5mm;结构纵截面的组织形貌特征是原始β柱状晶与沉积高度方向大约成15°角,较为粗大,宽3~5mm,单个柱状晶贯穿几层到十几层熔积层不等。对于实体结构,熔积间距为4.7mm时得到的试样表面较为平整,熔积高度基本一致;试样纵截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层带,而原始β柱状晶垂直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间发动机中频繁出现的大熔深激光焊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工艺性气孔超标问题,在3种工艺模式下开展了气孔抑制技术研究:一为非熔透焊模式、稍快焊接速度、正向大幅提高离焦量(≥4 mm)、负方向适当倾斜入射(-10°)和辅以大功率补偿熔深;二为非熔透焊模式、普通焊接速度、正向少许提高离焦量、垂直入射、特定扫描波形(O形)、特定扫描频率(100~150 Hz)和特定扫描幅度(0.4~0.6mm);三为稳定熔透焊模式、稍慢焊接速度、表面聚焦、垂直入射、调整功率保证焊缝背宽比介于适宜范围内(0.45~0.65)。最终试验结果显示在4 mm熔深前提下,3种方法皆可将焊缝气孔率控制在5%以下,满足航天焊接标准的II级质量要求,且采用最佳工艺规范焊接的产品已通过了飞行试验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