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俊 《中国航天》2005,(2):37-41
军用卫星的发展,给军事行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军事卫星在局部战争中支援美军的地面行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的70多颗卫星在海湾上空组成了侦察、监视、情报、通信、导航、定位以及气象保障系统,美军称之为"第一场  相似文献   

2.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1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3.
石卫平 《中国航天》2004,(10):20-24
美国军用卫星系统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40多年来,美国军用卫星系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以侦察卫星系统、预警卫星系统、军事通信卫星系统和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为主组成的军用卫星系统已经发展成为美军军事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现代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战支援作用。美军已经认识到21世纪的战争将是“信息化战争”,夺取制信息权将成为取胜的关键,而空间因其高度优势在夺取制信息权的行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未来战争中能够控制空间或占有空间优势的一方,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夺取空间优势将成为夺取制信息权的保障。军用卫星系统作为夺取空间优势的重要武器装备,将成为军事作战系统信息链中的重要一环,成为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4.
“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美军的太空作战演习首次将太空作为作战行动的主要场所,标志着美军太空战略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演习的直接目的是检验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的作战指挥系统、航天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航天系统与地面系统的配合能力。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是 加强美军的太空战威慑能力,凭借其太空系统向美国的敌人发出微妙但却清晰的警告。本文分析了美国太空演习的种种情况,提出了建设航天作战实验室,以研究由空间军事开发而引起的太空作战理论、作战原则与战争形态嬗变性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一场信息战。海湾战争、波黑行动、科索沃战争都充分证明卫星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直接支持战场作战行动的重要支援保障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卫星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卫星微波成你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卫星系统和星上有效载荷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探讨了适应未来信息战;发展我国卫星侦察监视有效载荷技术的途径和需要尽快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航天电子对抗》2020,36(2):13-13
据美国军事与航空电子网站2020年3月27日报道,美太空军第1太空作战中队已经完成“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计划(GSSAP)”地面系统的大规模升级。第1太空作战中队于2017年开始对GSSAP地面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系统于2019年12月完成试验,2020年2月12日通过作战验收。这是该系统自2015年服役以来经历的最重要升级之一,能够有效支撑2020年下半年美国太空军增扩GSSAP星座的计划。GSSAP卫星可采集轨道上其他人造物体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美国太空监视网,以提高美军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还能执行交会和抵近操作,加强美军抵近侦察能力。该星座的前2颗卫星于2014年发射升空,2016年又补充2颗卫星,美国太空军计划2020年秋季发射第三批2颗GSSAP卫星。  相似文献   

7.
浅析了美国气象卫星发展过程,分析气象军事卫星主要的作战保障功能,并着重讨论了美军气象在未来环境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太空战及其作战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晨曦 《中国航天》2001,(10):40-45
太空战的特点所谓“太空战”,是指敌对双方在外层空间进行的军事对抗或双方在宇宙空间为陆战、海战、空战提供军事支援,以陆地、海面水下、空中为平台对敌方航天器进行的攻防行动。太空战是取得压倒对方的军事优势,保障实现战争计划的重要手段,其作战样式可采取“地对天”、“天对天”、“空对天”、“天地一体”等形式。太空战是整个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发生在战争过程中、战争爆发前或战争初期。根据不同的目的、条件和时间,太空战担负的主要任务有侦察、预警、监视、定位、通信、弹道导弹拦截直至摧毁航天兵器等。从19…  相似文献   

9.
卫星微波侦察技术现状、趋势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一场信息战。海湾战争、波黑行动、科索沃战争都充分证明卫星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直接支持战场作战行动的重要支援保障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卫星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卫星微波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卫星系统和星上有效载荷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探讨了适应未来信息战,发展我国卫星侦察监视有效载荷技术的途径和需要尽快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中东危机期间使用了至少12种军用卫星系统来监视伊拉克的行动并协调美军的作战。这些卫星包括:KH-11、KH-12系列高分辨率照像侦察卫星、曲辊球(Lacrosse)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卫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DSCSⅡ和DSCSⅢ)、美国海军的舰队通信卫星(FltSatCom)、辛康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1.
12.
能遨游太空的人,除了航天员,就是那些自费去太空的旅游者了。美国企业家格雷戈里·奥尔森是目前的七位自费太空旅游者之一,2005年他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旅行。后来,他写了一本记述相关详情的书籍:《一切皆有可能——企业家游太空》。本文即是摘录自该书。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和空间碎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享  刘静 《中国航天》2002,(2):18-23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  相似文献   

15.
邹振宁 《中国航天》2004,(11):35-36,39
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尤其是空间力量的发展及其在近期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应用,促使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拥有制陆权、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和制信息权。其中,制天权和制信息权是高技术战争致胜的基础,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而制信息权的取得又离不开制天权。可以说,获取制天权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空间技术实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空间技术发展的先驱和阶梯。本文以美国、苏联、印度、巴西为例说明空间技术实验在过去和未来对空间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文中研究了90年代世界空间技术实验的发展趋势和具体项目,探讨了我国空间技术实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7):29-31
美国航天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市场状况等。其研究数据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基金会于2009年4月发布的《2009年航天报告》由航天经济、航天产品与服务、基础设施、影响与劳动力以及展望五部分组成,记录了2008年各国政府、公司和创业者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继续利用和探测太空的大胆计划,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在空间站长期值守的航天员的业务生活,提出建立空间站网吧,为航天员提供因特网服务的构想。为此分析研究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提出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构建方案。结合这一系统构建方案,一是研究解决了支持复杂异构网络运行的空间因特网网络协议设计技术,空间站空间因特网直接采用TCP/IP协议,并通过系统设计,较好地克服了TCP/IP协议不能适应空间通信链路的难题,支持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商用货架(COTS)软、硬件产品,可明显降低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二是研究解决了涉及空间站测控通信网运行安全和空间信息安全的空间通信链路设计技术,空间站在同一条空间通信链路同时传输空间因特网数据和空间站测控通信数据,空间通信链路采用CCSDS的AOS协议,并通过建立虚拟的物理信道,解决了空间因特网数据和空间站测控通信数据的安全隔离问题,能满足空间站测控通信网运行安全和空间信息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Space weapons     
Bhupendra Jasani   《Space Policy》1985,1(2):164-178
  相似文献   

20.
Space Phoenix     
《Space Policy》1988,4(2):143-150
The US federal government is collaborating with a non-profit university consortium and its commercial project managers to develop the Space Shuttle fleet's expended external fuel tanks for scientific and commercial uses in space. Nearly a half dozen years in evolution, the Space Phoenix Program is a private-sector civil space programme with the long-term goal of opening the Earth's space to as many people,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as possibl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at the lowest cost to them as possible. In time it is expected to be a major focus for private-sector activities in space. This report describes how it will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