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发射技术》2001,(4):F004-F004
《航天发射技术》是地面设备专业信息网和宇航学会发射工程及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是经正式批准、注册的内部发行季刊。本刊重点报导国内外有关航天发射技术、地面设备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科技管理、文献综述及动态、简讯等。刊登的栏目有总体技术、发射技术、车辆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宇航学会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成立,为中国宇航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之一,是负责开展火箭发射工程及其地面设备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的学术组织。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组织实施经中国宇航学会批准的本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计划,每年组织召开委员工作会议及学术交流年会。负责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的评选和表彰,向中国宇航学会推荐优秀论文和科普作品,向相应刊物推荐文章,如“航天发射技术”,向有关部门提供科技政策方面的建议,承接有关单位和部门委托的咨询工作。组织参加宇航学会组织的有关活动,承办宇航学会交办的其他事务。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由来自29个单位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热心学会工作的科学技术专家组成,挂靠在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和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设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5人,学术秘书2人。各委员单位包括中国航天系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所、厂、基地以及有关高等院校。本专业委员会主要专业技术有:发射方式研究、发射系统工程、发射设备、地面工程设施、吊装运输、推进剂加注、液压伺服随动、供配气、供配电、瞄准系统、发射控制、推进剂防护、废气废液处理、气象保障和环境保护等等。本专业委员会在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I0008-I0008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航科集团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网刊,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以及设备研制与专业测试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1,(12):40-40
中国宇航学会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于10月17日至20日在宁波市召开了2011年度学术交流会。来自总装备部、海军、第二炮兵、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以及有关军地院校等22家单位的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6):I0008-I0008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人机环境工程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2):228-228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人机环境工程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7.
航天发射技术是将卫星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技术集成,现阶段主要由运载火箭技术、测发模式构建与选择、发射场支持和保障技术等组成,未来随着技术突破和运用创新,航天发射技术的主要构件及实现方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现阶段航天发射技术的总体进展、运用特点,以及发展变革的主要突破方向和新技术运用构想等。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1):114-114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人机环境工程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9.
月面设施原位建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月面设施原位制造技术是未来航天科技发展的热点技术之一。以美、欧为代表的航天强国及组织均开展了月球原位制造技术的研究,研制了原位制造设备,并开展了相应的地面工艺验证工作,积累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技术参数。在充分调研及跟踪国内外月面设施原位建造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国内外月面设施原位建造技术的发展思路,为我国月球基地的建造提供参考,对我国的载人登月、月球基地等月球探测任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7,28(1):F0002-F0002
一、概况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目前己走过19年的发展历程,这里聚集了国内空间返回与再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涵盖了航天、航空、兵工、电子、机械、船舶、中科院、军方等领域,以及国内多家大专院校。随着近几年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学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载人航天“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更是将我国的航天返回事业推向了更高峰。专业委员会以促进国内外航天返回与再入技术学术交流为宗旨,以推动返回与再入技术在我国国防领域的应用为目标。每两年我们都定期召开全国返回与再入技术学术交…  相似文献   

11.
从航天遥测地面记录器到航天遥测地面系统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航天遥测系统地面记录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梳理记录专业的发展主线,提出以记录设备信息架构升级和扩展数据融合处理功能为基础逐步实现航天遥测地面系统云平台的发展途径。探讨软件定义存储和开源存储技术对设计新型地面记录设备的影响,并针对三类软硬件平台,给出基于国产自主可控技术的地面记录设备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12.
简讯     
航天地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95年9月5日至12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年会,地标委委员、标准起草人以及特邀代表共36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查通过了《地空导弹发射车控制系统通用规范》、《地地导弹发射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10,(10):6-7
9月13日-14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30周年暨第25届测控学术年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测控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已经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多样、天地一体的航天测控体系,圆满完成所有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取得了8大突破性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9,(3):46-46
朝鲜2月24日宣布其正在准备发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发言人当天宣布说,如果此次卫星发射取得成功,国家的航天科技将在建设经济强国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发射将在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的东海航天发射基地进行,将采用“银河”2型航天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试验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5.
航天电磁发射具有运载效率高、单次发射成本低、无污染、可适用于多种运载器型号、推射装置可重复使用、发射过程力学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本文在深入分析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航天装备试验鉴定条件和工具进行创新研究。基于低轨卫星发射试验任务应用需求,从总体设计思路、试验工艺流程、功能分区及主要设施等方面阐述航天电磁发射场总体方案,总结归纳与航天电磁发射场设计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实现未来航天发射场“快响型航班式运输投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遥测遥控》2012,(2):73-74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航天遥测遥控技术专业组将于2012年下半年(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的指示,将"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更名为"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本次科技大会的主题为"先进的空间通信导航技术"。本届科技大会旨在鼓励创新思维,展示我国空间通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27个专业委员会之一,是宇航学会下设的唯一计算机领域的二级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受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和监督,服务对象是航天计算机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讲座、展览等形式,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民间科技活动开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传播推广航天计算机先进技术和实践,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研讨航天计算机技术发展战略,发现、推荐、表彰、奖励优秀航天科技工作者,反映会员的建议和呼声,维护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也是专业委员会义不容辞的职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科技及军事等变革已经到来,作为中国宇航学会唯一的计算机领域专业委员会,要面向数字军工、数字航天;面向航天装备信息化、信息化航天装备;面向基础性、战略性、自主性等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做出我们新的、重要的贡献。二、组织机构:中国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该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5人、委员18人及学术秘书1人,共25人组成(名单附后)。全部委员均来自航天两大集团及军工院校,并由所在单位推荐、经宇航学会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18.
导弹地面测试发射设备研制过程中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可靠性与性能设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同步进行,是研制出性能好、可靠性高的地面测试发射设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08,17(6):32-32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一书于2007年10月出版。该书密切结合载人航天工程,从交会对接基本轨道原理与姿态运动出发,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交会对接过程中轨道动力学模型、交会对接的飞行策略、导引与控制规律、发射窗口等问题,全面完整地给出了工程实用的理论模型和工程仿真算例,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一本优秀教材和科技参考书。  相似文献   

20.
航天地面设备产品成熟度等级定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般工程产品成熟度等级、航天单机产品成熟度等级划分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地面设备产品的特点,提出了航天地面设备产品成熟度等级的定义,可应用于航天地面设备产品成熟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