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人为失误是工效不研究的重要内容,航天员在航天中的失误直接关系到载人航天的安全。本文从载人航天安全的角度,对人为失误的性质,原因,种类发生概率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自1961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以来,迄今已经30多年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载人航天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了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等系列载人飞船和礼炮号、和平号系列空间站,近来又在努力试验航天飞机。美国先后研制成功了水星号、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试验性空间站和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他们实现了载人航天、太空行走、月球探险和365天22小时39分钟长期太空生活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7.
人为失误与载人航天安全吴国兴前言人为失误(Humaneror)是指操作人员不能按规定的精度、时间和顺序完成规定的操作,从而导致机器、设备和系统损坏或运行过程中断。也可以说是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决策和行为,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效率降低或性能受损。在民航飞机... 相似文献
8.
9.
美苏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分别开始于1959年和1960年。截止1990年底,美国和前苏联已为其载人飞行计划各进行了96次和195次发射。其历年发射情况见表1。 到1990年2月宇航员在空间(包括在月球上)的逗留时间和出舱活动时间分别为:美国——1886天7小时42分和538小时38分;前苏联——6714天74分和182小时34分。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以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立项论证为背景,从回顾和理解ISO42010、OMG系统建模语言(SysML)等标准规范中提出的视点(Viewpoint)、视图(View)等概念定义和架构描述方法出发,阐述了MBSE方法中视点、视图的作用,并以载人航天工程的总体研究论证部门实施任务立项论证过程的业务运行模式为实例,总结归纳了创建基于模型的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分析视图的主要过程,并利用商业化的系统建模工具实现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分析过程需求视点、方案视点和验证视点中部分视图模板的定制,通过对任务方案的系统建模,验证了提出的视图构建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外周血管与心脏两个方面出发,回顾了近年来大量有关失重(长期失重以及模拟失重)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分析评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最后展望了几个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航天大国运载火箭及推进技术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航天运载器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后续发展思路。通过对当前世界主流运载火箭的构型特点和推进技术水平的对比和发展趋势总结,对中国未来发展载人航天运载器和先进推进技术的主要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及其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给出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和技术指标,以及构型与布局、子系统设置与设备配套、飞行方案、发射窗口和飞行轨道等技术状态。概述了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试验问题归零、飞行任务引起的更改、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更改、其他原因引起的更改和工艺流程的变化等部分技术改进。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试验的成功表明,其技术可满足多人多天空间飞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实施,使中国突破和基本掌握了航天器交会对接及其组合体的控制与管理技术,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为空间实验室及后期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对国内外交会对接技术进行了对比,对所取得的技术成就进行了综述,指出任务成功具有提升国家威望、产生广泛社会效益、带动基础学科发展、推动航...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介绍了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准则、设计分析方法、设计措施以及试验验证等。地面试验以及飞行试验的验证表明:回收着陆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设计措施有效,试验验证充分,分系统的工作可靠,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满足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